引论 1
人性的本源 1
良好的社会才是人们生存与发展的依托 3
本书研究所运用的系统科学技术概要 5
第一卷 自然人性系统 23
第一章 人性的发展过程 23
第一节 社会整体人性的发展过程 23
第二节 个体人性的发展过程 28
第三节 社会整体人性水准与个体人性的关系 35
第二章 人的知性 38
第一节 知性的来源 38
第二节 智慧系统与获取知性的基础 41
第三节 印象与观念 46
第四节 空间与时间 49
第五节 盖然推断与怀疑主义 51
第六节 习惯与信念 59
第七节 提高知性的路径 64
第三章 人的情感 67
第一节 情感的本源与基础 67
第二节 观念与情感 70
第三节 情感划分 72
第四节 骄傲与谦卑(图1-7) 75
第五节 爱与恨 81
第六节 意志与信念 90
第七节 关于情感的控制与引导问题 104
第四章 人的道德 109
第一节 道德及其来源 109
第二节 人类的原始协议与正义 111
第三节 政府起源与忠顺 128
第四节 贞操与淑德 142
第五节 自然的德与恶 144
第六节 本章的结论 159
第五章 人性动力与人的行为 162
第一节 人性动力的来源 162
第二节 个体的人性动力特点 168
第三节 政府的特殊人性动力效应 173
第六章 自然人性系统与人性要求 175
第一节 自然人性系统 175
第二节 人的生物属性 178
第三节 人的社会属性 180
第四节 人的生物属性行为与社会属性行为的对立统一关系 183
第五节 人性要求 184
第二卷 国家机器的产生与发展 189
本卷概要 189
第一章 国家机器的进化过程 192
第一节 人类的社会自组织能力 192
第二节 人类社会的扩展与国家机器产生 198
第三节 国家机器的进化过程 208
第四节 近代社会的奇妙景象 215
第二章 国家机器的阶级逻辑 220
第一节 人类发明国家机器的本意是增强社会生存能力 220
第二节 人的生物属性与社会约束力松弛空隙结合致使人类滥用政治 223
第三节 由滥用的政治导致国家机器变形 224
第四节 国家机器的阶级逻辑决定着朝代的兴荣衰败 228
第三章 健康的国家机器需要系统科学设计 231
第一节 道德与正义构成国家机器的基石 231
第二节 国家机器与正义的相互作用 233
第三节 利益集团与国家机器 237
第四节 健康的国家机器需要系统科学设计 239
第四章 国家机器的系统科学设计 242
第一节 基本思路 242
第二节 国家综合集成系统模型构思 247
第三节 国家机器系统科学设计体系的组织 250
第四节 国家综合集成系统的运行思索 251
第五节 国家综合集成系统的运行效果期望 254
第三卷 人的才能发展与引导 263
第一章 人类个体的知性发展 263
第一节 自然人性系统给予了人类知性 263
第二节 人生的春夏秋冬 268
第三节 个体知性的发展过程 277
第四节 激活大脑潜能的时间窗口与人的才能 282
第二章 人的知性、情感及道德的关系 291
第一节 人的知性获取 291
第二节 情感与知性 305
第三节 道德与知性 312
第四节人的有效才能 314
第三章 影响个体才能的因素 317
第一节 人性导向(影响)要素(序参量) 317
第二节 才能影响因素的指向特性 323
第三节 习惯的本质与五个导向因素 327
第四节 人类等级的必然性 331
第四章 人的才能与人性引导的现状简评 335
第一节 人类教育的三种形式及其发展 335
第二节 人性才能导向的边界条件 338
第三节 现存教育体系的差异与融合问题 340
第五章 人生第一造化期的导引 348
第一节 胎儿的三个发育阶段 349
第二节 第一发育阶段的导引(母亲)指南 351
第三节 第二发育阶段的导引(母亲)指南 357
第四节 第三发育阶段的导引(母亲)指南 360
第五节 关于人生第一造化期导引的进一步说明 363
第六章 人生第二造化期的引导 365
第一节 婴儿期的引导 365
第二节 幼儿期的引导 402
第三节 儿童期的引导 438
第七章 人的逻辑与抽象思维发展成熟期引导 455
第一节 少年期的引导 455
第二节 青年早期的引导 471
第三节 青年晚期的引导 480
第八章 社会主导群体的人性能力引导 489
第一节 社会自组织功能对社会主导群体的人性能力影响 489
第二节 夏天人的引导 492
第三节 秋天人的引导 498
第四节 社会主导群体引导的困境与出路 499
第九章 教师队伍构建与系统化教学设计 502
第一节 略论系统化教学结构构建 502
第二节 略论教师队伍构建 503
第三节 系统化教学设计 506
主要参考文献 514
后记 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