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师应试指导 2013》PDF下载

  • 购买积分:2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本社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811368215
  • 页数:945 页
图书介绍:本书根据新发布的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进行修订。

第一章 中医基础理论 1

第一单元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1

第二单元 精气学说 2

第三单元 阴阳学说 4

第四单元 五行学说 7

第五单元 藏象学说 10

第六单元 五脏 10

第七单元 六腑 14

第八单元 奇恒之腑 16

第九单元 精、气、血、津液、神 16

第十单元 经络 21

第十一单元 体质 24

第十二单元 病因 26

第十三单元 发病 30

第十四单元 病机 31

第十五单元 防治原则 37

第十六单元 养生与寿夭 40

第二章 中医诊断学 41

第一单元 绪论 41

第二单元 望诊 41

第三单元 望舌 48

第四单元 闻诊 52

第五单元 问诊 54

第六单元 脉诊 58

第七单元 按诊 62

第八单元 八纲辨证 64

第九单元 病因辨证 66

第十单元 气血津液辨证 67

第十一单元 脏腑辨证 69

第十二单元 六经辨证 74

第十三单元 卫气营血辨证 76

第十四单元 三焦辨证 77

第三章 中药学 78

第一单元 中药的性能 78

第二单元 中药的作用 79

第三单元 中药的配伍 79

第四单元 中药的用药禁忌 80

第五单元 中药的剂量与用法 80

第六单元 解表药 81

第七单元 清热药 87

第八单元 泻下药 96

第九单元 祛风湿药 98

第十单元 化湿药 101

第十一单元 利水渗湿药 102

第十二单元 温里药 105

第十三单元 理气药 107

第十四单元 消食药 109

第十五单元 驱虫药 111

第十六单元 止血药 112

第十七单元 活血化瘀药 115

第十八单元 化痰止咳平喘药 119

第十九单元 安神药 124

第二十单元 平肝熄风药 126

第二十一单元 开窍药 129

第二十二单元 补虚药 130

第二十三单元 收涩药 140

第二十四单元 攻毒杀虫止痒药 143

第二十五单元 拔毒化腐生肌药 144

第四章 方剂学 145

第一单元 总论 145

第二单元 解表剂 147

第三单元 泻下剂 151

第四单元 和解剂 153

第五单元 清热剂 155

第六单元 祛暑剂 161

第七单元 温里剂 162

第八单元 表里双解剂 164

第九单元 补益剂 165

第十单元 固涩剂 171

第十一单元 安神剂 173

第十二单元 开窍剂 174

第十三单元 理气剂 175

第十四单元 理血剂 177

第十五单元 治风剂 181

第十六单元 治燥剂 184

第十七单元 祛湿剂 186

第十八单元 祛痰剂 191

第十九单元 消食剂 193

第二十单元 驱虫剂 194

第五章 针灸学 195

第一单元 经络系统 195

第二单元 经络的作用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197

第三单元 腧穴的分类 198

第四单元 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 198

第五单元 特定穴 199

第六单元 腧穴的定位方法 203

第七单元 手太阴肺经、腧穴 205

第八单元 手阳明大肠经、腧穴 205

第九单元 足阳明胃经、腧穴 206

第十单元 足太阴脾经、腧穴 208

第十一单元 手少阴心经、腧穴 209

第十二单元 手太阳小肠经、腧穴 210

第十三单元 足太阳膀胱经、腧穴 211

第十四单元 足少阴肾经、腧穴 213

第十五单元 手厥阴心包经、腧穴 214

第十六单元 手少阳三焦经、腧穴 215

第十七单元 足少阳胆经、腧穴 216

第十八单元 足厥阴肝经、腧穴 217

第十九单元 督脉、腧穴 218

第二十单元 任脉、腧穴 219

第二十一单元 奇穴 220

第二十二单元 毫针刺法 222

第二十三单元 灸法 226

第二十四单元 拔罐法 227

第二十五单元 其他针法 227

第二十六单元 头针、耳针 230

第二十七单元 治疗总论 236

第二十八单元 内科病证的针灸治疗 238

第二十九单元 妇儿病证的针灸治疗 249

第三十单元 皮外骨伤科病证的针灸治疗 253

第三十一单元 五官科病证的针灸治疗 255

第三十二单元 其他病症的针灸治疗 257

第六章 中医内科学 259

第一单元 肺系病证 259

第二单元 心系病证 274

第三单元 脑系病证 288

第四单元 脾胃病证 296

第五单元 肝胆病证 313

第六单元 肾系病证 323

第七单元 气血津液病症 332

第八单元 肢体经络病证 356

第七章 中医外科学 364

第一单元 中医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机 364

第二单元 中医外科疾病辨证 365

第三单元 中医外科疾病治法 372

第四单元 疮疡 377

第五单元 乳房疾病 383

第六单元 瘿 388

第七单元 瘤、岩 389

第八单元 皮肤及性传播疾病 391

第九单元 肛门直肠疾病 405

第十单元 泌尿男性疾病 412

第十一单元 其他外科疾病 418

第十二单元 周围血管疾病 422

第八章 中医妇科学 427

第一单元 绪论 427

第二单元 女性生殖器官 428

第三单元 女性生殖生理 429

第四单元 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 432

第五单元 妇科疾病的诊断与辨证 435

第六单元 妇科疾病的治疗 437

第七单元 月经病 443

第八单元 带下病 463

第九单元 妊娠病 465

第十单元 产后病 476

第十一单元 妇科杂病 484

第十二单元 计划生育 492

第十三单元 女性生殖功能的调节与周期性变化 495

第十四单元 妇产科特殊检查与常用诊断技术 498

第九章 中医儿科学 504

第一单元 儿科学基础 504

第二单元 儿童保健 511

第三单元 新生儿疾病 513

第四单元 肺系疾病 519

第五单元 脾系病证 527

第六单元 心肝病证 536

第七单元 肾系病证 546

第八单元 传染病 552

第九单元 虫证 564

第十单元 其他疾病 566

第十章 诊断学基础 572

第一单元 症状学 572

第二单元 问诊 591

第三单元 检体诊断 592

第四单元 实验室诊断 632

第五单元 心电图诊断 657

第六单元 影像诊断 664

第七单元 病历与诊断方法 679

第十一章 传染病学 684

第一节 传染病学总论 684

第一单元 感染与免疫 684

第二单元 传染病流行过程 686

第三单元 传染病的特征 687

第四单元 传染病的诊断 688

第五单元 传染病的治疗 689

第六单元 传染病的预防 690

第二节 病毒感染 692

第一单元 病毒性肝炎 692

第二单元 流行性感冒 699

第三单元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701

第四单元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703

第五单元 艾滋病 709

第六单元 流行性出血热 711

第七单元 狂犬病 714

第八单元 流行性乙型脑炎 717

第三节 细菌感染 723

第一单元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 723

第二单元 伤寒 726

第三单元 细菌性痢疾(菌痢) 730

第四单元 霍乱 733

第四节 消毒与隔离 736

第一单元 消毒 736

第二单元 隔离 737

第三单元 医院感染 738

第十二章 西医内科学 739

第一单元 呼吸系统疾病 739

第二单元 循环系统疾病 751

第三单元 消化系统疾病 780

第四单元 泌尿系统疾病 800

第五单元 血液系统疾病 809

第六单元 内分泌及代谢疾病 819

第七单元 结缔组织病 829

第八单元 神经系统疾病 836

第九单元 常见急危重症 843

第十三章 医学伦理学 859

第一单元 绪论 859

第二单元 医学伦理学的历史发展 860

第三单元 医学伦理学的理论基础 863

第四单元 医学道德的规范体系 864

第五单元 医患关系道德 867

第六单元 临床诊疗工作中的道德 871

第七单元 医学科研工作的道德 875

第八单元 医学道德的评价、教育和修养 876

第九单元 生命伦理学 880

第十四章 卫生法规 910

第一单元 卫生法概述 910

第二单元 卫生法律责任 912

第三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914

第四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916

第五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924

第六单元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938

第七单元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940

第八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 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