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章 经济学 1
第一节 经济学之目的 1
第二节 经济是否有自然之公例 3
第三节 经济学之构成法 5
第二章 经济学之学派 9
第一节 方法之分别 9
第二节 学派按解决之分别 12
第三章 欲望与价值 25
第一节欲 25
第二节 效用 29
第三节 价值 31
第四节 价值之成因 33
第五节 衡量价值之法 39
第六节 价值标准之校正法——物价指数表 42
第一卷 生产 49
第一编 生产之要素 49
第一章 自然 49
第一节 环境 49
第二节 原料 52
第三节 动力 53
第四节 生产之报酬渐减又曰非比例的定理 55
第五节 对于机器之太过的奢望 58
第六节 机器是否有害于工人 60
第七节 移徙与拓殖 63
第二章 劳力 67
第一节 劳力在生产上之效果 67
第二节 劳力之种类 68
第三节 劳动生产力之观念之发达 70
第四节 痛苦为劳力之要素 73
第五节 时间为劳力之要素——工作之年限 75
第六节 艺徒与职业教育 78
第三章 资本 82
第一节 资本之二种意义 82
第二节 生产的资本与生息的资本 84
第三节 生产的资本之意义 86
第四节 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 88
第五节 资本之来源 90
第二编 生产之组织 92
第一章 生产之调节 92
第一节 企业与生产费 92
第二节 生产之自然的调节 95
第三节 竞争 98
第四节 生产过剩与市场定理 100
第五节 恐慌 102
第二章 分工 109
第一节 分工之方法 109
第二节 分工之前提 111
第三节 分工之利弊 112
第三章 生产之集中 115
第一节 生产发达之顺序 115
第二节 集中之定理 118
第三节 工业之专一与并合 120
第四节 大商店 122
第五节 在家中之工作 125
第六节 农业之企业化的发达 129
第四章 生产团体 133
第一节劳动的生产团体 133
第二节 资本的生产团体 135
第三节 托辣斯与卡忒尔 139
第四节 农业团体 144
第五节 工商业协作社 147
第五章 国家任生产事业 151
第一节 中央事业与地方事业之发达 151
第二节 国家事业与地方事业之弊 155
第三节 国家事业之方法 158
第二卷 流通(交易) 162
第一章 交易 162
第一节 交易之沿革 162
第二节 昔日之以货换货分为买卖两事 163
第三节 交易价值(亦曰价格) 165
第四节 供求定理 169
第五节 价格之变动 173
第六节 交易之利 178
第二章 运输 181
第一节 运输之困难与费用 181
第二节 铁路 184
第三节 商船 192
第四节 商埠 200
第五节 运河等水路 203
第六节 思想运输之方法 204
第三章 商人 207
第一节 商人之历史与职务 207
第二节 交易所及期买期卖 210
第三节 度量衡 213
第四章 硬币 215
第一节 货币史略 215
第二节 货币之用是否在其他财货之上 219
第三节 金钱之价值是否继续无限下落 221
第四节 良金钱应具之条件 224
第五节 格勒善定理 226
第五章 币制 229
第一节 数种金属之需用及其困难 229
第二节 複本位国何以实际上仅有一种主币 231
第三节 单本位制宜否采用 234
第六章 纸币 238
第一节 金钱可否代以纸币 238
第二节 纸币之行用是否等于财富之发生 241
第三节 纸币之危害及其防御之法 243
第四节 支票 244
第五节 贸易进步何以有复返于货换货之趋势 247
第七章 国际贸易 249
第一节 通商差额之真义 249
第二节 国际账目之均衡如何维持 254
第三节 国际贸易之利何在 257
第四节 国际贸易何故有损害于或等人 260
第八章 商业政策 262
第一节 国际贸易之沿革 262
第二节 保护主义之说 269
第三节 自由贸易之说 273
第四节 商约 279
第五节 法国之关税法 283
第六节 生产奖励金 288
第七节 母国与殖民地之贸易 290
第九章 信用制度为交易制之推广 294
第一节 信用之意义 294
第二节 信用之沿革 295
第三节 信用何以可免除金钱之支付 298
第四节 信用能生资本否 300
第五节土地信用 302
第六节 农业信用 304
第七节 平民信用 308
第八节 国家信用——基金 311
第十章 银行 317
第一节 银行之职务与银行之发达 317
第二节 存款 320
第三节 贴现 321
第四节 银行兑换券之发行 323
第五节 兑换券与纸币之区别 325
第六节 专利乎竞争乎——国立银行乎私立银行乎 327
第七节 发行兑换券之大银行 330
第八节 发行之取缔 333
第九节 外国汇兑 339
第十节 贴现率之提高 343
第三卷 分配 347
第一编 分配方法 347
第一章 现行之分配方法 347
第一节 财富之不均 347
第二节 分配之起源 350
第三节 物权之根据 353
第四节 物权之目的物及物权之所有者 356
第五节 物权之性质——继承 358
第二章 各种社会主义之分配的主张 363
第一节 均分主义 363
第二节 共产主义 367
第三节 自由集合主义 369
第四节 集产主义 372
第五节 协作主义(协助互助合作) 379
第二编 分受财富之各界 384
绪言 384
第一节 社会中各阶级 384
第一章 地主 390
第一节 土地所有权 390
第二节 土地之收入——地租公例 395
第三节 地租之增高与剩馀价值 398
第四节 享受地租之当否 401
第五节 田地之放租 404
第六节 地主与耕户分得收穫之放租制度 406
第七节 土地国有制度 408
第八节 分裂大地产之方法 411
第九节 保存大地产之制度 417
第十节 都市财产 420
第十一节 森林所有权 421
第十二节 鑛产所有权 424
第十三节 水权 428
第二章 资本家 430
第一节 资本家之地位 430
第二节 放债收息之沿革——重利 432
第三节 利息之法理与利息之取缔 434
第四节 资本何以能生息 437
第五节 利息之率 440
第六节 息率是否渐渐下降 443
第三章 受工资(劳银佣金)者 446
第一节 何为受工资者 446
第二节 工资制之沿革 447
第三节 工资之契约 449
第四节 工资之定理 456
第五节 工资之增高 462
第六节 工联 467
第七节 罢工 471
第八节 和解与公断 476
第九节 劳动情形之取缔 478
第十节 危险之预防 487
第十一节 分红与夥合 501
第十二节 生产协作社 506
第十三节 工资制之将来 508
第四章 企业家(起业家) 512
第一节 企业家之沿革 512
第二节 何为赢馀 515
第三节 应否有嬴馀之问题 517
第四节 企业家之废除 523
第五章 贫困 526
第一节 贫困之种类 526
第二节 济贫之流弊 528
第三节 济贫之组织 531
第六章 国家 535
第一节 国家在分配上之职务 535
第二节 国家在分配上所得之部份——租税 536
第四卷 消费 543
第一章 消费与生产之关系 543
第一节 消费之意义 543
第二节 生产是否能依消费之增加而增加——马尔萨斯之定理 544
第三节 消费者之地位——买消费品之人之团结 547
第二章 费用 551
第一节 费用支出之分酩 551
第二节 消费者之团体 552
第三节 房屋——房屋建筑会 553
第四节 消费的信用——典当 558
第三章 奢侈 561
第一节 有毒之消费——酒害 562
第二节 不住在财产所在地方之财主 565
第三节 国家调节消费 566
第四节 国家之费用 570
第四章 节省 574
第一节 节省之二义 574
第二节 储蓄之先决条件 578
第三节 便利储蓄之机关 579
第四节 保险 583
第五节 投资 587
第六节 资本之出国 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