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星云大师 1
凡例 1
中国佛教雕塑形式体系的建立&王鲁豫 1
序言——思考的视点 1
第一章 造型品种生长的土壤 7
第一节 宗教信仰的成熟 7
第二节 动乱时代的契机 11
第三节 造型艺术的发达 18
第四节 中外交通的拓展 23
第二章 佛陀东来 27
第一节 印度佛教的发展 27
第二节 印度佛教美术的播播 31
第三节 佛教造像在中国的出现 38
第三章 圣像的树立 45
第一节 非佛教性的佛教塑像 45
第二节 经典规范的制约 48
第三节 圣像的树立 53
第四章 在圣像背后 67
第一节 中国佛教雕塑之制 67
第二节 中国佛教雕塑之缘 76
第三节 中国佛教雕塑之相 84
第五章 造型形式的基本完备 97
第一节 中国佛教雕塑的构成形式 97
第二节 中国佛教雕塑的造像形式 107
第三节 中国佛教雕塑的手法形式 119
第五章 形式体系的建立 139
第一节 体系建立的人为因素 139
第二节 体系建立的审美选择 149
第三节 形式体系的模式 154
文字主要参考书目 157
能海法师评传&王心革 161
前言 161
壹 能海法师所处时代的佛教状况 163
贰 能海法师生平传略 167
参 能海法师的修行实践 185
肆 功德事业 203
伍 能海法师在近代佛教中的地位和影响 217
参考书目 221
《一切宗派源流与教义善说晶镜史》一书研究&孙悟湖 223
引言 225
第一章 论土观对藏传佛教宁玛派传承见地之评介 225
第二章 论土观对藏传佛教萨迦派传承见地之评介 249
第三章 论土观对藏传佛教噶举派传承见地之评介 263
第四章 论土观对藏传佛教觉囊派传承见地之评介 271
参考书目 281
佛教与中国传统艺术审美思维&唐忠毛 283
第一章 绪论 283
第一节 宗教思维与艺术思维 283
第二节 佛教美学特点述要 284
第二章 佛教对中国传统艺术审美思维的主要影响 287
第一节「佛玄互证」与「重神轻形」的审美思潮 287
第二节 禅定之学与艺术虚静之思 292
第三节 唯识、禅宗与艺术意境 298
第四节 佛教「顿悟」之说与艺术直觉悟思 305
第五节 禅宗与审美思维的创造性 312
第六节 佛教「圆融思维」与艺术审美 315
第三章 佛教影响中国传统艺术审美思维的根本途径 319
第一节道、佛互渗的审美之路 319
第二节「心」的宗教与「心」的艺术 322
主要参看书目 325
中国汉传佛教艺术与佛教传播初探&李桂红 327
第一章 宗教艺术对宗教传播的作用 327
第一节 宗教艺术对宗教传播的支持 327
第二节 基督教艺术、道教艺术的传播特点 330
第三节 佛教的传播及中国汉传佛教艺术的逐渐发达 335
第二章 中国汉传佛教伎乐艺术与佛教传播 339
第一节 音乐 339
第二节 戏剧 348
第三章 中国汉传佛教美术与佛教传播 357
第一节 绘画 357
第二节 雕塑 366
第二节 书法 373
第四章 中国汉传佛教建筑艺术与佛教传播 383
第一节 寺庙 383
第二节 石窟 390
第二节 佛塔 395
结语 401
主要参考书目 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