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城市建设 理论、方法与关键技术》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但新球,但维宇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503863530
  • 页数:308 页
图书介绍:本书就城市森林培育和森林城市创建的理论、方法与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同时展示了贵州遵义市中心城区十万亩生态风景林建设规划、湖南浏东公路廊道风景林建设规划,以及湖南南键森林养生园建设规划等优秀成果等内容。

一、城市森林建设理论 2

第1章 城市森林的概念及内涵 2

第1节 城市森林的由来 2

第2节 城市森林的定义与范围 4

第3节 国家森林城市的定义 7

第4节 城市森林的建设特点 7

第2章 城市森林建设背景 10

第1节 城市森林建设的国际背景 10

第2节 城市森林建设的国内背景 11

第3章 城市森林建设理论——以贵州遵义市城市森林建设为例 13

第1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 13

第2节 近自然森林经营理论 14

第3节 景观生态学理论 16

第4节 生态经济学理论 19

第5节 循环型经济理论 20

第6节 碳汇理论 23

第7节 生态足迹理论 25

第8节 和谐与小康社会建设理论 26

第9节 城市氧平衡理论 27

第10节 绿视率理论 28

第11节 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理论 30

第12节 负氧离子、森林精气与人类健康 32

第13节 森林文化与森林美学 34

第14节 科学发展理论 36

第15节 反规划理念 36

第16节 景观生态规划理念 38

第17节 文化设计理念 38

第4章 城市森林的作用与功能——以贵州遵义市城市森林建设为例 40

第1节 生态作用与功能 40

第2节 社会作用与功能 42

第3节 经济作用与功能 43

第4节 森林的城市支撑作用与功能 43

第5节 绿化树种的植物精气 45

第6节 城市森林对人类的健康作用与功能 48

二、城市森林建设规划 52

第5章 城市森林建设的必要性分析——以贵州遵义城市森林建设为例 52

第6章 城市森林建设规划基本理念 56

第1节 贵州省遵义市城市森林建设规划理念——以地级市为例 56

第2节 樟树市城市森林建设规划理念——以县级市为例 57

第7章 城市森林建设规划基本原则与要求 59

第1节 城市森林建设规划基本原则 59

第2节 城市森林建设规划工作要求 62

第8章 城市森林主要建设内容 63

第1节 城市森林建设的五大体系 63

第2节 城市森林建设的基本布局要求 64

三、城市森林五大体系建设 68

第9章 森林围城建设工程规划 68

第1节 森林基质建设 68

第2节 城市绿色廊道网络建设工程 70

第3节 城镇建成区绿地系统建设与生态恢复工程 72

第4节 避灾绿地建设工程 74

第5节 村镇绿化工程 77

第6节 城镇立体绿化工程 78

第7节 废弃土地生态恢复与重建工程 80

第10章 森林生态保护体系建设规划 81

第1节 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 81

第2节 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 82

第3节 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 82

第4节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程 83

第5节 森林防火工程 85

第6节 古树名木保护工程 87

第7节 石漠化治理保护工程 88

第8节 矿区植被保护与生态恢复工程 88

第11章 森林产业体系建设规划 90

第1节 用材林产业建设工程 90

第2节 林木种苗花卉产业工程 91

第3节 名特优经济林产业工程 91

第4节 “十百千”生态林业示范工程 92

第5节 森林生态休闲产业工程 92

第12章 森林生态文化体系建设规划 94

第1节 森林生态物质文化建设工程 94

第2节 森林生态制度文化建设工程 96

第3节 森林生态精神文化建设工程 98

第13章 城市森林管理体系建设 100

第1节 城市森林资源管护能力建设 100

第2节 林权制度改革 101

第3节 林业科技能力建设 102

第4节 城市森林资源档案与信息管理——国家森林城市数字林业 103

第5节 城市森林建设效果的检查、考核与监测 104

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 108

第14章 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的基本理念与工作的基本要求 108

第1节 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的基本理念 108

第2节 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的基本内容 110

第15章 森林城市创建模式与城市森林特色建设 112

第1节 森林城市建设模式 112

第2节 贵州省遵义市城市森林特色规划——红色基质,绿色文明 113

第3节 江西樟树市城市森林特色规划——绿色、健康、宜居、宜业 115

第4节 河南省漯河市城市森林特色规划——绿色、健康、安全 115

第5节 河南平顶山市城市森林特色规划——绿色生活,生态修复,和谐健康 116

第6节 城市森林建设如何体现森林文化 117

第16章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与案例分析——以遵义市为例 119

第1节 “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试行) 119

第2节 遵义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案例分析 123

第17章 中国城市森林论坛 133

第1节 第一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贵州省贵阳市 133

第2节 第二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辽宁省沈阳市 134

第3节 第三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湖南省长沙市——绿色·城市·文化 136

第4节 第四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四川省成都市——科学发展·和谐城乡 139

第5节 第五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广东省广州市——城市森林与生态文明 142

第6节 第六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浙江省杭州市——城市森林·品质生活 143

第7节 第七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湖北省武汉市——城市森林,低碳城市,两型社会 145

第8节 第八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辽宁省大连市——城市森林·绿色经济·幸福家园 147

五、城市森林建设关键技术 152

第18章 城市森林建设关键技术 152

第1节 生态风景林改造 153

第2节 近自然林目标林分的改造 154

第3节 风景林植物的季相配置 155

第4节 居住区与单位绿化 155

第5节 建成区核心片林 157

第6节 公园和广场绿化 157

第7节 道路林 158

第8节 水系林 158

第19章 村镇林建设关键技术 160

第1节 村镇林建设关键技术 160

第2节 混农庭院林经营关键技术 161

第3节 村镇水岸林 165

第4节 村镇道路林建设关键技术 167

第5节 观光林业发展(森林人家) 168

第20章 城市森林建设中的树种选择——以江西省新余市为例 171

第1节 道路绿化树种 171

第2节 停车场绿化树种 172

第3节 公路、铁路、高速干道绿化树种 172

第4节 庭园树种 173

第5节 防护林树种 173

第6节 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绿化树种 174

第7节 特殊用途树种 175

第8节 观赏树种 176

第9节 城市庭园树种 177

第10节 石场垦复绿化树种 179

第11节 绿篱树种 179

第12节 湿生和水生植物 179

第13节 对江西新余市优化绿化树种选择的几点建议 180

第21章 森林廊道景观建设技术与模式——以长沙市浏东公路绿色走廊景观建设为例 186

第1节 项目区基本情况 187

第2节 总体设计 189

第3节 主要作业模式设计 201

第4节 生态风景林设计 217

第5节 道路景观设计 219

第6节 主题景观园设计 223

第22章 风景林建设技术与模式——以遵义市中心城区10万亩生态风景林建设项目为例 225

第1节 项目背景 225

第2节 项目区基本情况 225

第3节 设计指导思想与原则 227

第4节 工程范围与布局 229

第5节 立地类型及其评价 230

第6节 生态风景景观设计 232

第7节 施工设计 240

第8节 低效生态风景林改造 243

第23章 城市森林的近自然改造技术与模式——以平顶山市杨树人工林近自然改造为例 245

第1节 近自然林概念及其经营理论 245

第2节 平顶山人工林经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46

第3节 人工林近自然经营途径和措施 247

第4节 平顶山杨树人工林近自然森林经营方法 248

第5节 平顶山杨树人工林近自然改造模式 250

第24章 城市森林健康经营技术——以平顶山森林健康经营为例 252

第1节 森林健康经营基本理论 252

第2节 森林健康经营措施与技术 253

第25章 城市养生保健森林培育的关键技术——以湖南南健森林养生园规划为例 255

第1节 城市森林的养生保健机理 255

第2节 影响城市森林养生保健机理的因子 257

第3节 设计采用的树种及其养生保健功能 260

第4节 养生保健森林培育的关键技术 268

第26章 水生植物种植关键技术 270

第1节 水生植物的水深适应性 270

第2节 水生植物的种植季节 272

第3节 水生植物的种植规格标注 273

第4节 水生植物的种植密度 275

第5节 水生植物浮岛种植技术 277

第6节 水生植物种植施工作业若干难点的处理 278

第7节 水生植物的南北差异 279

第8节 沉水植物的种植技术 281

第9节 水生木本植物选择 282

第27章 森林生态文化建设关键技术要求——以平顶山为例 284

第1节 森林生态物质文化建设 284

第2节 森林生态精神文化建设 288

第3节 森林生态制度文化建设 291

参考文献 295

后记 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