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1
人物 3
一个真正的人,一个特殊的庆典 3
了不起的沈铁梅 6
导演陈蔚胸有成竹,英雄“八女”整装待发 11
水墨益瑶忽然来临 14
第十三代名叫范曾 19
粉墨登场怎敢没戏 23
对面坐着蔡少华 27
刘迅对中国美术馆说:不要宣传,不要展览,不要奖励 30
老旦袁慧琴:歌唱着,呻吟着,执著着 36
那位“缕缕的”叶小纲 41
曾子墨:美女鸟瞰全球财经 46
白燕升:我在梨园很开心 53
陈丹燕:我要的真的不多 59
关栋天:给京剧以特别的关怀 64
李大爷:一扇门敞开着 70
唐国强:其实从来不奶油 77
吴碧霞:像“夜莺”一样歌唱 80
张维良:民乐其实是变数 87
冯晓泉曾格格:民乐男女灿烂走红 93
时间、宋飞、小桃儿 97
茅威涛VS郭小男:“工作室”不是“夫妻店” 101
从《伤痕》到《细节》 108
刘敏:生命能够如此生动 111
耶胡迪·梅纽因与《老子》同行 117
让文字变成不败的鲜花 119
陈其钢:我们宁愿朝前走一些 123
《较量》就是这么痛快 126
用生命感悟非洲 129
好人一生平安 133
郭文景:为最伟大的庆典而作 141
长城脚下一个动人的故事 143
在光阴的道路上 146
星星总是不言不语 148
战旗飘飘永不倒 151
北京交响乐团熬成半成品其实不易 156
《生死场》实验的胜利 160
长城不会忘记 163
访谈录 167
张颂:谁说播音无学? 167
大使有张中国面孔 173
宝藏都在大脑里 176
“我是一条淡水鱼” 180
楚庄之“我说” 184
给中国文化以深刻的关怀 189
精致人生 192
谈“爱乐女”及高雅艺术的繁荣 197
让我们为中国自豪 201
京都文丐却是文化富翁 205
坎坷不误上进 209
美丽的林子是小鸟的家 212
面对一双双干干净净的眼睛 216
走近了才能看清楚 220
生活·读书·新知:追求一流 224
不同的语言相通的心 227
从纸上谈兵到真格的练 230
罗国杰:家和万事兴 234
年轻的电视制片人和鲜活的电视文化 237
热爱它才能钻进去 240
万物都有点人的味道 243
为周末茶座划句号 247
文化部春节晚会:从幼儿园到五年级 250
文化厅长的三重角色 253
我们要昂扬向上的精神 256
暂且不说世界第几 259
走在活泼泼的人群中 263
希望田野上的民营剧团 266
艺术仍然是件严肃的事儿 272
《媚俗通行证》琅琅上口 276
为了中国京剧这金字招牌 280
越位的进攻是无效的 284
一个名字,一场演出,一种事业,一次谈话 288
《霜冷长河》时有个《秋千架》 293
听郭汉城、刘厚生二老谈京剧 297
越剧《孔乙己》在20世纪末的意义 303
上海大剧院:是“宰人”还是与国际接轨 307
张海迪在想什么 310
为萨克斯正名 314
关于泡沫批评 317
风雨之后见彩虹 320
拿起摄像机当笔 324
日本对中国的文化侵略 327
我们对我们的事业充满信心 331
时代坐标上的文化问题 336
一个大家是一座高峰 339
写好书,出好书,评好书 342
历史文化名城:无字的文化典籍 345
欣然话读书 348
榜样的力量 351
《秦始皇》是个大事儿 353
2007威尼斯:艺术双年展将是什么味道 357
隐隐约约的野史,清清楚楚的人性 364
国家博物馆收藏、保护、展示文明成果,联结过去、现在和未来 368
让我们做时代薪火的传递人 374
走过坎坷走向复兴 383
澳门:弹丸之地兀自海量 393
金铁霖:我和学生是合作者 400
阿来不动声色 407
赵汝蘅:“大红灯笼”不是足球 411
王志:凡事都有一个度 417
读书与译书 423
给爸爸这样的伟人做儿女 426
一个人的名字和几代人的歌 429
我们必须脱胎换骨 434
田沁鑫:我做戏,因为我悲伤 439
张艺谋:我忙得很充实 444
张广天:我站在民众的立场 450
一个文艺评论家的情感和立场 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