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研究主线与理论框架 1
一、为什么研究社会风险与城乡统筹 1
二、本研究重点关注的几个概念——人、利益、风险和制度 2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7
第一章 社会风险及其管理 10
第一节 关于风险 10
一、风险是什么 11
二、风险类别及特点 11
第二节 风险社会与社会风险 13
一、风险社会的提出与特点 13
二、社会风险是社会福利的损失吗? 15
第三节 社会风险管理 16
一、何谓社会风险管理? 17
二、社会风险管理工具 18
三、治理风险社会需要探索新思路 20
四、建立全球风险责任伦理 22
第二章 城乡统筹的社会风险 25
第一节 城乡统筹:实现全面现代化的核心战略 25
一、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26
二、城乡差距:制约现代化进程 28
三、城乡统筹:全面现代化的关键 31
第二节 城乡统筹的中国探索 33
一、从城乡分割到城乡统筹的发展战略 33
二、新时期城乡统筹发展着力点 35
第三节 城乡统筹的问题与风险 38
一、城乡统筹探索的共性特征 38
二、城乡统筹的问题与困难 39
延伸阅读一:成都城乡统筹的探索及启示 41
三、城乡统筹风险 45
第三章 城乡统筹风险防范的人本战略与制度 49
第一节 社会风险与人的因素 49
一、社会风险的人为性 50
二、社会风险中的人的因素 53
三、人如何认知社会风险? 56
第二节 以人为中心的城乡统筹风险防范战略 58
一、防范城乡统筹风险应关注人的利益 58
二、建立防范城乡统筹风险的利益均衡机制 60
三、以人为中心的城乡统筹风险防范思路 63
第三节 防范风险的城乡统筹人本战略 65
一、一般性城乡统筹思路评析 65
二、以人为中心的城乡统筹发展战略 69
三、防范风险的城乡统筹发展重点 73
第四节 协调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型城镇化 78
一、城镇化应重点关注“人” 78
二、关注“人”需要协同推进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 79
三、“挤压效应”有利于协同推进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 80
四、走大中小城镇建设并举道路 82
延伸阅读二:海龙村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启示 83
第四章 城乡统筹中重点人群风险管理 88
第一节 城乡统筹过程中的重点人群风险分析 88
一、城乡统筹过程中的人口结构变化 88
二、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90
三、城乡统筹应重点关注的人群及潜在风险 92
第二节 户籍制度改革:农民工市民化的关键 97
一、我国农民工发展状况 97
二、户籍制度是妨碍农民工市民化的最大障碍 99
三、农民工市民化的系统解决方案 101
第三节“4+1”模式:留守儿童的关爱与培养 105
一、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4+1”培养模式探索 106
二、“4+1”模式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110
三、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政策建议 123
第四节 人才自由流动:城乡统筹的基础 126
一、建立人才“全方位自由流动”机制 127
二、人才流动现状及特点分析 128
三、当前急需调整的人才流动政策 131
四、规范人才流动的政策及措施建议 132
第五章 人本导向的群体性事件预防与处置 135
第一节 群体性事件及其发生规律 135
一、对群体性事件的理论解释 136
二、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基本模型 140
三、群体性事件发生机理分析 142
第二节 参与者行为特征与群体性事件 149
一、群体性事件与经济社会发展、人员素质的关系 149
二、群体性事件与参与者动机的关系 151
三、群体性事件与参与者对特定诱因认知的关系 152
四、群体性事件与参与者决策行为的关系 154
五、群体性事件中的群体行为规律 155
第三节 群体性事件中“关键角色”的作用机理 157
一、“意见领袖”与“关键角色”扮演者 157
二、“关键角色”扮演者的特点及类型 159
三、“关键角色”扮演者的作用发挥机理 162
第四节 群体性事件的人本化预防处置策略 165
一、群体性事件发生新动向 165
二、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思路与措施 168
三、基于群体性事件参与人员行为特点的预防处置思路 170
四、基于群体性事件案例分析的预防处置思路 173
第六章 社会风险防范与和谐社会建设 177
第一节 中国进入风险社会了吗? 177
一、中国进入“风险社会”的标志 177
二、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179
三、转型中国社会风险的特点 181
第二节 转型中国的风险源:社会管理滞后于经济发展 185
一、经济体制改革优先战略保障经济高速发展 185
二、经济优先发展的惯性致使社会管理滞后 187
三、社会管理滞后可能带来的后果 190
第三节 防范社会风险需要创新社会管理 193
一、社会管理及其创新提出的背景 194
二、社会管理及其创新的理论认识 196
三、公平正义是创新社会管理的根本遵循 198
四、社会管理及其创新的基本思路 201
第四节 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思考 206
一、社会建设的历史路径考察 207
二、关于经济社会现实的基本判断 209
三、复合治理机制建设和谐社会 211
四、社会风险防范战略与制度构想 214
主要参考书目 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