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星云大师 1
凡例 1
三论宗佛学思想研究&李勇 1
第一章 三论宗佛学思想的基本框架 1
第二章 三论宗的缘起性空思想 17
第一节 三论宗「一切皆空」思想的来源 17
第二节 三论宗的「缘起论」 19
第三节 三论宗「空」的论述 35
第三章 三论宗的语言观 49
第四章 三论宗的「二谛」理论 65
第一节 三论宗「二谛」思想的来源 65
第二节 三论宗的「二谛是教,不关理境」 68
第三节 三论宗的「教二谛」、「于二谛」 77
第四节 三论宗的「二谛一体」与「第三谛」 84
第五节 三论宗的「三种二谛」与「四重二谛」 91
第六节 对其他学派「二谛」说理论的批判 97
第五章 三论宗的「中道」理论 103
第一节 三论宗「中道」思想的来源 103
第二节 三论宗「中道」的含义 106
第三节 三论宗的「八不」与「中道」 118
第六章 三论宗的「二智」理论 135
第一节 三论宗「二智」的定义及种类 135
第二节 三论宗的二智相即与二智优劣 143
第三节 三论宗的二智即解脱 149
第七章 三论宗的佛性思想 155
第一节 三论宗佛性思想的形成 155
第二节 三论宗的「中道佛性」 160
第三节 三论宗众生无佛性与草木有佛性 173
第四节 三论宗的如来藏思想 181
第五节 三论宗的心性论 197
结论 209
参考文献 214
吉藏二谛思想研究&纪华传 219
前言 219
第一章 吉藏二谛思想的形成 221
第一节 吉藏二谛思想的背景 221
第二节 吉藏二谛问题的提出 224
第三节 吉藏二谛思想的基本架构 226
第二章 二谛唯是教门,不关境理 231
第一节「于谛」与「教谛」 231
第二节 二谛与假名 234
第三节 二谛绝名与不绝名 237
第四节 说不可言说 240
第三章 二谛以中道为体 245
第一节 二谛一体、异体及以中道为体 245
第二节 中道与二谛的关系 249
第三节 中道之涵义 251
第四章 四重二谛 255
第一节 四重二谛的内容与目的 255
第二节 破邪显正的方法论 259
结束语 263
主要参考文献 273
《金刚经》般若思想初探&李利安 277
龙树的空观与商羯罗的吠檀多不二论&康绍邦 357
宗喀巴及其《中论广释》&许得存 407
否定性的直觉思维—《中论》思维方法述评&华方田 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