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第一节 选题及意义 1
第二节 研究述评 14
第三节 研究理路 26
第一章 概念、理论及分析框架 34
第一节 基本概念 34
第二节 理论基础 47
第三节 分析框架 55
第二章 情境:转型时期中国政治的社会基础 62
第一节 社会阶层结构的分化组合 62
第二节 关于社会阶层类型的划分 70
第三节 社会阶层分化的政治影响 80
第三章 结构:“多元一体”的利益综合体系 89
第一节 从事利益综合活动的主要政治角色 89
第二节 承担利益综合功能的主要政治结构 100
第三节 “多元一体”结构的组织机制保障 113
第四章 功能:利益综合活动的复合政治效应 121
第一节 对政治体系的支持功能 121
第二节 对政府过程的调控功能 133
第三节 对公共政策的导向功能 138
第五章 过程:对利益综合活动的多角度观察 145
第一节 党代会“政治报告”的起草过程 145
第二节 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制定过程 153
第三节 《物权法(草案)》的制定过程 160
第六章 外部变量:利益综合活动的社会参与 168
第一节 “体制外”社团的有限参与 168
第二节 “双轨制”下的新闻舆论监督 177
第三节 互联网时代的“电子化参与” 191
第四节 民间思想库潜在的政策影响力 202
第七章 策略:发展党内民主建设“两会机制” 210
第一节 结构性问题制约着利益综合活动的实际效力 210
第二节 发展党内民主有助于提高党的利益综合能力 214
第三节 “两会机制”建设有助于完善利益综合机制 224
结语 242
参考文献 246
后记 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