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东北边疆民族地区国家与基层社会的互动关系 1
第一节 基层社会组织及法制变迁原因 1
一 政治原因 1
二 经济原因 6
三 文化原因 10
第二节 基层社会组织变迁表现 12
一“村社制”向“里老制”的变迁 12
二“里老制”向“保甲制”的变迁 15
三 多种基层组织的并存 19
第三节 法制变迁表现 24
一 法律渊源的变迁 24
二 刑事法律制度的变迁 30
三 民事法律制度的变迁 36
四 纠纷解决机制的变迁 52
本章小结 59
第二章 北方边疆民族地区国家与基层社会的互动关系 61
第一节 基层社会组织及法制变迁原因 62
一 政治原因 62
二 经济原因 63
第二节 基层社会组织变迁表现 64
一 蒙元时期:千户、百户制到州县制 65
二 明朝的鄂托克和爱马克制 67
三 清朝盟旗牛录制和厅州县并立 69
第三节 法制变迁表现 74
一 法律渊源的变迁 74
二 刑事法律制度的变迁 80
三 民事法律制度的变迁 87
四 纠纷解决机制的变迁 94
本章小结 101
第三章 西北边疆民族地区国家与基层社会的互动关系 103
第一节 基层社会组织及法制变迁原因 103
一 政治原因 103
二 经济原因 109
三 文化原因 115
四 宗教原因 117
第二节 基层社会组织变迁表现 120
一 军府制的发展与完善 120
二 札萨克制度的出现 123
三 伯克制度 124
四 郡县制的推行及完善 128
五 里甲、乡约制和保甲制的推进 131
第三节 法制变迁表现 134
一 法律渊源的变迁 134
二 刑事法律制度的变迁 140
三 民事法律制度的变迁 146
四 纠纷解决机制的变迁 156
本章小结 169
第四章 藏族边疆民族地区国家与基层社会的互动关系 171
第一节 基层社会组织及法制变迁原因 171
一 政治原因 172
二 经济原因 173
三 宗教原因 174
第二节 基层社会组织变迁表现 176
一 西藏地区的基层社会组织变迁表现 177
二 安多、康区的基层社会组织 182
第三节 法制变迁表现 184
一 法律渊源的变迁 184
二 刑事法律制度的变迁 190
三 民事法律制度的变迁 196
四 纠纷解决机制的变迁 204
本章小结 219
第五章 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国家与基层社会的互动关系 220
第一节 基层社会组织及法制变迁原因 220
一 政治原因 220
二 经济原因 226
三 文化原因 239
第二节 基层社会组织变迁表现 245
一 西南及南方地区的基层行政组织形式 245
二 传统民间基层组织形式及其职能变迁 253
第三节 法制变迁表现 258
一 法律渊源的变迁 258
二 刑事法律制度的变迁 264
三 民事法律制度的变迁 271
四 纠纷解决机制的变迁 291
本章小结 304
结论 306
一 元明清时期边疆民族地区基层社会组织变迁的形式和特点 307
二 元明清时期边疆民族地区法制变迁的特点 319
三 元明清时期边疆民族地区国家与基层社会组织变迁互动关系的特点 327
四 价值与反思 332
参考文献 335
后记 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