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 1
1.1旅游地理学基本概念 1
1.2旅游地理学研究进展 8
1.3旅游地理学的研究框架 13
第一篇 客源 19
2旅游现象发生的环境条件:客源地因素分析 19
2.1旅游现象的系统考察 19
2.2旅游现象产生的经济环境因素 25
2.3旅游现象产生的社会因素 26
2.4旅游现象产生的自然环境分析 27
3旅游现象发生的内在动力:旅游行为分析 30
3.1旅游与旅游者 30
3.2旅游行为的内在驱动力:旅游需要和动机 36
3.3旅游决策 43
3.4旅游空间行为 52
4旅游现象发生的宏观表现:旅游流空间结构 59
4.1旅游流概述 59
4.2旅游流的空间结构模式 66
4.3中国旅游流时空动态分析 76
第二篇 媒介 91
5旅游现象支持条件之一:旅游交通地理分析 91
5.1旅游交通概述 91
5.2旅游交通的发展 92
5.3现代旅游交通方式及其发展 94
5.4旅游者对交通方式的选择 96
5.5旅游交通方式的组合 103
6旅游现象的支持条件之二:旅行社地理分析 106
6.1从旅游产业视角认识旅行社 106
6.2我国旅行社业空间布局及其演变过程 110
6.3旅行社业和旅游经济的关联度分析 115
7旅游现象的支持条件之三:旅游饭店地理分析 118
7.1从旅游产业视角认识旅游饭店 118
7.2我国旅游饭店空间布局及其演变过程 121
7.3我国旅游饭店业和旅游经济的关联度分析 126
第三篇 目的地 133
8旅游目的地概述:基于旅游吸引物视角的分析 133
8.1旅游目的地的概念体系 133
8.2旅游资源概述 136
8.3 A级景区体系 141
8.4世界遗产 147
8.5优秀旅游城市体系 150
9旅游目的地管理的基础:旅游区划 154
9.1旅游区划概述 154
9.2旅游区划的影响因素分析 157
9.3中国旅游区划方案 158
10关东文化、白山黑水旅游区 163
10.1旅游地理环境及其评价 163
10.2核心旅游产品介绍 166
10.3旅游区联合开发构想 176
11燕赵文化、京畿之地旅游区 181
11.1旅游地理环境及其评价 181
11.2旅游区核心旅游产品介绍 182
11.3旅游开发构想与旅游区建设 190
12中原文化、华夏寻根旅游区 195
12.1旅游地理环境及其评价 195
12.2旅游区核心旅游产品介绍 196
12.3旅游开发构想与旅游区建设 207
13吴越文化、山水园林旅游区 210
13.1旅游地理环境及其评价 210
13.2旅游区核心旅游产品介绍 212
13.3旅游开发构想与旅游区建设 221
14荆楚文化、湖光山色旅游区 224
14.1旅游地理环境及其评价 224
14.2旅游区核心旅游产品介绍 225
14.3旅游区联合开发构想 234
15民族风情 岩溶山水旅游区 238
15.1旅游地理环境及其评价 238
15.2旅游区核心旅游产品介绍 240
15.3旅游区联合开发构想 248
16巴蜀文化、山川峡谷旅游区 252
16.1旅游地理环境及其评价 252
16.2旅游区核心旅游产品介绍 253
16.3旅游区联合开发构想 260
17岭南文化、南国风情旅游区 265
17.1旅游地理环境及其评价 265
17.2旅游区核心旅游产品介绍 267
17.3旅游区联合开发构想 275
18多元文化、海岛风光旅游区 279
18.1旅游地理环境及其评价 279
18.2旅游区核心旅游产品介绍 281
18.3旅游区联合开发构想 286
19丝路文化、大漠风光旅游区 291
19.1旅游地理环境及其评价 291
19.2旅游区核心旅游产品介绍 294
19.3旅游区联合开发构想 302
20藏族文化、雪域高原旅游区 306
20.1旅游地理环境及其评价 306
20.2旅游区核心旅游产品介绍 309
20.3旅游区联合开发构想 314
参考文献 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