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集群发展的机制路径 基于江苏实践的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8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费钟琳,王京安,许景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09624593
  • 页数:128 页
图书介绍:本书共分五个部分。首先,在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及识别标准基础上,回顾历史上的美国铁路业、德国化学工业、以美国为主导的全球信息产业等发达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历程,分析其发展特征。其次,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载体,包括高科技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产业园区的功能定位及其所能提供的产业基础设施与服务,以此说明上述载体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发挥的作用。第三,分析了以知识为核心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要素,包括作为产业单元的企业内部知识要素及其与企业能力的关系;企业与企业,以及企业与高校、研究机构之间的知识共享对产业创新的影响;以及知识活动成果的资本形式——知识产权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贡献。第四,通过分析特定区域内的“产业链”治理措施,基于知识共享的主体互动对集群发展的影响,促进主动互动的隐性激励机制,以及政府在集群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作用,揭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的机制与路径。第五,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分析各阶段政策手段与目标;以波特钻石模型为理论框架确定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指标并建立政策体系;结合调查问卷中的企业反映,分析现有政策覆盖面与满

1战略性新兴产业识别标准及发展规律 1

1.1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义及阶段性特征 2

1.1.1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义 2

1.1.2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阶段性特征 5

1.2战略性新兴产业识别标准 7

1.2.1现有文献的识别标准 7

1.2.2本书的识别标准 11

1.3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历程及发展特征 15

1.3.1美国钢铁产业的发展历程 15

1.3.2德国化工产业的发展历程 16

1.3.3以美国为主导的全球信息产业的发展历程 18

1.3.4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特征 19

2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载体 21

2.1各类载体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发挥的作用 22

2.1.1载体功能定位 22

2.1.2产业基础设施 23

2.1.3产业服务 24

2.2无锡新区培育物联网产业的实践 26

2.2.1无锡新区物联网产业发展基础 26

2.2.2无锡新区培育物联网产业的措施及成效 28

2.3南工大“三创”载体在区域新兴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30

2.3.1“三创”载体建设背景与目的 30

2.3.2“三创”载体促进区域新兴产业发展的措施与成效 32

2.4常州“一核八园”培育新兴产业的实践 34

2.4.1以“一核八园”布局新兴产业发展的思路 34

2.4.2风力发电装备产业园在“一核八园”规划下的发展 36

3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撑要素 39

3.1企业内部知识要素与企业能力 40

3.1.1企业内部知识要素 40

3.1.2金刚网络的知识要素对其企业能力的影响 43

3.2企业间知识互动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48

3.2.1知识共享对产业创新的支撑 48

3.2.2太阳能光伏企业的知识共享对产业创新的支撑 50

3.3产学研合作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54

3.3.1产学研合作对创新效率影响 54

3.3.2江苏省医药产业产学研合作对创新效率的影响 57

3.4知识产权制度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60

3.4.1知识产权与产业发展 60

3.4.2江苏省知识产权制度对产业发展的贡献 61

4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的机制与路径 71

4.1区域产业链治理 72

4.1.1产业链治理内容与措施 72

4.1.2连云港新材料产业链发展及治理措施 74

4.2基于知识共享的主体互动对集群发展的影响 79

4.2.1集群内主体互动类型与知识共享 79

4.2.2丹阳高性能金属材料产业集群主体互动对集群发展的影响 80

4.3促进集群主体互动的激励机制 85

4.3.1信任和声誉机制对集群主体互动的激励作用 85

4.3.2信任与声誉机制对丹阳高性能金属材料产业集群主体互动的影响 86

4.4政府在集群发展中的作用 89

4.4.1政府在集群发展中角色定位和阶段性特征 89

4.4.2武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政府作用分析 91

4.4.3常州光伏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政府作用分析 95

5政府培育和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措施 100

5.1新兴产业发展各阶段的政策手段与目标 101

5.2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 106

5.2.1政策指标选取 106

5.2.2指标体系构建 108

5.3现有政策覆盖面与满意度 111

5.3.1指标分析结果及启示 111

5.3.2不同规模企业的政策感知 114

5.4政策工具与措施 116

5.4.1市场培育与规制 116

5.4.2资金与人才政策 117

5.4.3知识产权制度与服务 118

5.4.4产业集群政策 119

参考文献 120

后记 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