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中医药名家刘仕昌》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钟嘉熙,林培政编著
  • 出 版 社: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35957771
  • 页数:320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为《岭南中医药文库》中的一册,全面总结了岭南一代名医刘仕昌教授丰富的临证经验、良好的医德医风、精彩的人生经历,展现了医家精彩的一生,对中医后来从业者具有极强的学习和借鉴作用。

引言 1

医家小传 3

一、天高地阔,自甘医囚 4

(一)少承家学,矢志从医 4

(二)省城深造,造福乡梓 7

(三)负笈再造,留校任教 9

二、慈怀济世,德艺双馨 11

(一)仁慈心:仁者爱人,无有分别 12

(二)悲悯心:医寓天道,誓救苍生 15

(三)圣贤心:淡泊名利,与世无争 18

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22

(一)治学严谨,因材施教 22

(二)重视实践,推陈出新 25

(三)君子谦谦,精勤不倦 28

术业精粹 33

一、承前启后,融汇创新 34

(一)学宗叶、吴,融汇创新 34

(二)拓宽温病诊断方法——辨咽喉 36

(三)丰富温病治疗方法——三法并举 37

(四)推崇伏气学说 40

二、温病辨治,注重地区特色 41

三、力倡经典,善治急症 44

(一)主张经典回归临床 44

(二)擅用温病辨治疫病 45

(三)运用温病“三宝”经验丰富 45

临证一得 47

一、病毒性脑膜炎治验 48

(一)病因病机 48

(二)临床表现 49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49

(四)分期辨证施治 50

二、登革热治验 55

(一)热毒壅盛、毒瘀交结为其病机 55

(二)临床证候变化复杂 56

(三)治疗以清解疫毒为本 58

(四)病案举隅 58

三、流行性出血热治验 60

(一)毒热夹湿为其病机 60

(二)治以清热解毒祛湿为本 61

(三)后期治宜清余热、补气阴 61

(四)对危重症状应及时处理 62

(五)病案举隅 62

四、肠伤寒治验 64

(一)清热祛湿,贯穿始末 64

(二)疏理气机,治疗关键 65

(三)分型辨治,灵活变通 66

(四)变证需防,余邪宜清 67

(五)病案举隅 68

五、肺炎治验 69

(一)治以宣肺为本 69

(二)寒热虚实宜分 70

(三)四时季节用药各异 71

(四)应变必须及时 71

(五)病案举隅 72

六、病毒性肝炎治验 74

(一)清热化湿以泻肝 74

(二)行气活血以疏肝 74

(三)滋阴养液以柔肝 75

(四)益气健脾以养肝 75

(五)病案举隅 76

七、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治验 77

(一)心肝肾虚为本,心脉瘀阻为标 77

(二)遣方用药,攻补兼施 78

(三)兼证繁复,灵活辨治 78

(四)病案举隅 79

八、肝硬化治验 81

(一)虚实夹杂,攻补兼施 81

(二)培土解郁,肝脾同治 82

(三)祛湿养阴,软坚散结 82

(四)药食同疗,调摄生活 83

(五)病案举隅 84

九、原发性肝癌治验 86

十、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治验 87

(一)本为脾虚,运化无权 88

(二)标为湿困,邪滞肠道 88

(三)治以理脾化湿,清补并用 89

(四)病案举隅 90

十一、慢性肾炎治验 92

(一)审病机,关键在脾肾 92

(二)辨证候,须分寒热虚实 93

(三)论治法,重在扶正祛邪 94

(四)病案举隅 94

十二、慢性前列腺炎治验 96

(一)湿热蕴结,气滞血瘀为其病机 96

(二)详察证候虚实 97

(三)实则清利,虚则补益 97

(四)病案举隅 98

十三、糖尿病治验 100

(一)养胃阴以滋化源 100

(二)补脾气以生化源 102

十四、功能性低热治验 103

(一)病因病机 104

(二)分型辨治 105

十五、暑湿治验 109

(一)察病因,明病机,为辨证关键 110

(二)辨证型,析证候,为论治重心 110

(三)清暑温,保津气,为治疗法则 112

(四)病案举隅 113

十六、时邪类疟治验 114

(一)病因病机 114

(二)分型辨治 115

十七、胃脘痛治验 119

(一)肝胃不和,虚实夹杂为其基本病机 119

(二)辨证论治 119

(三)病案举隅 121

十八、痹证治验 122

(一)风淫湿滞,痹证所因 122

(二)气血盛衰,寒热所偏 123

(三)祛风除湿,逐邪为主 123

(四)病案举隅 125

十九、头痛治验 126

(一)病因病机 127

(二)辨证用药特色 127

(三)病案举隅 129

二十、失眠治验 132

(一)心脾两虚 132

(二)痰浊阻滞 133

(三)肝气郁结 134

(四)阴虚火旺 135

二十一、谈谈清暑益气法的运用 137

二十二、对小儿温病的认识及治疗经验 142

(一)小心温病,多先犯肺 142

(二)易夹湿滞,证候多变 143

(三)审察咽喉,细按胸腹 144

(四)遣方用药,轻巧灵活 145

(五)病案举隅 146

二十三、耳鼻喉热性病的常用内治法 148

二十四、运用止嗽散的经验 154

二十五、中风的用药经验 160

(一)活血祛瘀,通腑泄热 160

(二)清热涤痰,开窍醒脑 161

(三)平肝熄风,育阴潜阳 161

(四)祛风化痰,舒筋活络 162

(五)病案举隅 163

医案采菁 165

一、麻疹(1例) 166

二、风温(3例) 167

三、感冒(1例) 170

四、咳嗽(2例) 173

五、哮喘(3例) 176

六、暑湿病(8例) 181

七、湿温病(3例) 193

八、大头瘟(1例) 197

九、眩晕(5例) 199

十、胸痹(3例) 204

十一、痹证(6例) 209

十二、腰痛(1例) 216

十三、郁证(1例) 217

十四、失眠(5例) 218

十五、便血(2例) 226

十六、面瘫(2例) 229

十七、消渴(2例) 231

验方撷英 235

一、茵芩薏苡仁汤 236

二、涤暑透湿汤 236

三、少阳分消汤 237

四、前列宝 239

五、平消渴方 240

六、痹痛方 241

七、头痛三宝 242

八、刘氏湿热清 243

九、健脑丸 244

诊余医话 247

一、叶天士学术思想及其对后世医学的影响 248

(一)叶氏著作小览 248

(二)叶氏在医学上的贡献 249

二、对吴瑭学术思想的初步研讨 256

三、叶天士小儿温病学说初探 273

(一)阐发小儿温病病理特点 273

(二)确立小儿温病四时辨治体系 275

四、试论温病神昏谵语的辨治 277

(一)病因病理 278

(二)辨证施治 279

五、试论温病斑疹 282

六、温病诊疗的几个问题 286

(一)临证诊察要全面 286

(二)病因病理须辨明 287

(三)立法用药宜精当 288

(四)病案举隅 290

七、略谈温病与治法 291

(一)温病的概念 291

(二)温病的治法 296

薪火相传 301

一、传人选介 302

二、朝花夕拾 308

(一)学习刘老敬业精神,为中医药文化增添光彩(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彭胜权) 308

(二)杏林奇葩,教师楷模(广州中医药大学原副校长林培政、钟嘉熙教授、史志云教授) 312

年谱大事 315

一、医家年谱 316

二、大事专记 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