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1
大事记 6
第一编 建置 31
第一章 境域 31
第一节 位置面积 31
第二节 区划 31
第三节 县界 32
第二章 乡镇场区概况 33
第一节 巴里坤镇 33
第二节 博尔羌吉镇 35
第三节 大河镇 37
第四节 奎苏镇 40
第五节 花园乡 42
第六节 石人子乡 45
第七节 三塘湖乡 47
第八节 萨尔乔克乡 49
第九节 大红柳峡乡 52
第十节 海子沿乡 54
第十一节 下涝坝乡 56
第十二节 八墙子乡 58
第十三节 良种场 60
第十四节 山南开发区 62
第十五节 黄土场开发区 63
第三章 驻县团场 65
第一节 红山农场 65
第二节 伊吾马场 66
第二编 自然环境 68
第一章 地质 68
第一节 地质构造 68
第二节 地层分布 68
第三节 地质演变 69
第二章 地貌 69
第一节 山地 70
第二节 山原性高原 72
第三节 盆地 73
第四节 湖泊 73
第三章 气候 74
第一节 气候 特点 74
第二节 日照 76
第三节 气温 77
第四节 降水 湿度 77
第五节 风 78
第六节 物候 78
第四章 自然资源 81
第一节 水文 81
第二节 矿藏 83
第三节 土壤 84
第四节 植被 89
第五节 野生动植物 90
第五章 自然灾害 92
第一节 地震 92
第二节 风灾 干旱 93
第三节 大雪 酷寒 93
第四节 霜冻 倒春寒 94
第五节 冰雹 雷电 94
第六节 暴雨 山洪 95
第三编 人口 民族宗教 96
第一章 人口 96
第一节 人口总量与分布 96
第二节 人口变动 97
第三节 人口构成 100
第四节 人口普查 107
第五节 人口控制 108
第六节 姓氏 家族 114
第二章 民族宗教 116
第一节 哈萨克族 116
第二节 汉族 118
第三节 其他民族 120
第三章 人民生活 122
第一节 人民收入 122
第二节 社会消费 124
第四编 畜牧业 126
第一章 机构 126
第一节 行政机构 126
第二节 事业机构 127
第二章 牧业体制 128
第一节 国营牧场经营管理体制 128
第二节 牧业公社经营管理体制 129
第三节 牧业生产责任制 129
第四节 草场有偿使用责任制 130
第三章 草场 130
第一节 草场的分布与利用 130
第二节 草场建设与保护 132
第三节 草场管理及承包 137
第四节 牧草 饲草料 137
第四章 畜禽品种与改良 138
第一节 巴里坤马 138
第二节 羊 138
第三节 牛 140
第四节 骆驼 141
第五节 其他畜类 142
第六节 特色养殖 142
第五章 畜群结构及经济效益 143
第一节 牲畜结构 143
第二节 经济效益 145
第三节 商品畜及畜产品 146
第四节 畜牧产业化 147
第六章 放牧管理与抗灾保畜 148
第一节 四季轮牧 149
第二节 抗灾保畜 149
第七章 牧区基本建设 152
第一节 牧民定居点建设 152
第二节 棚圈建设 153
第八章 疫病防治 153
第一节 群防群控 154
第二节 传染病防治 154
第三节 检疫检测 156
第九章 牧业分区 156
第一节 草原畜牧业 156
第二节 农区畜牧业 158
第五编 农业 160
第一章 机构 160
第一节 行政机构 160
第二节 事业机构 161
第二章 农村体制改革 162
第一节 人民公社 162
第二节 农业生产责任制 163
第三章 农村经济 164
第一节 农村经济收入分配 164
第二节 农村集体资产管理 169
第四章 种植区划 种植结构和产量 170
第一节 种植区划 171
第二节 种植结构和产量 172
第五章 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176
第一节 新品种推广 176
第二节 土壤分析与化肥使用 177
第三节 地膜与新灌溉技术推广 178
第四节 农作物保护 178
第六章 农业机械 179
第一节 机构 179
第二节 农机分布作业 180
第三节 农机引进和推广 181
第四节 农机监理 183
第五节 农机技术培训 185
第六节 农机供应 186
第六编 林业 187
第一章 机构 187
第一节 行政机构 187
第二节 事业机构 188
第二章 林木资源 188
第一节 林木品种及分布 188
第二节 森林覆盖状况及古树 189
第三章 植树造林 190
第一节 苗木培育 190
第二节 林业工程 190
第三节 全民义务植树 192
第四章 森林 湿地保护 192
第一节 护林 林权 192
第二节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194
第三节 野生动植物保护 196
第四节 湿地保护 196
第七编 水利 198
第一章 机构队伍 198
第一节 机构 198
第二节 队伍 200
第二章 水利工程 200
第一节 蓄水工程 201
第二节 输水工程 204
第三节 提水工程 206
第四节 坎儿井 207
第五节 水电站 207
第六节 田间水利工程 208
第七节 人畜饮水与改水工程 209
第三章 水利管理 214
第一节 机电井产权制度改革 214
第二节 工程管理 215
第三节 用水管理 215
第四节 水利执法 218
第五节 “天山杯”劳动竞赛 219
第四章 防汛与抗旱 219
第一节 防汛 219
第二节 抗旱 222
第三节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223
第五章 水产 224
第一节 水产养殖 224
第二节 卤虫 225
第八编 工业 226
第一章 机构 226
第一节 经贸局 226
第二节 体改办 经协办 227
第三节 乡镇企业局 煤炭局 228
第二章 煤炭 化工 石油 电力 黄金 229
第一节 煤炭 229
第二节 化工 231
第三节 石油 234
第四节 电力 235
第五节 黄金 236
第三章 建筑 纺织 印刷企业 237
第一节 建筑企业 237
第二节 纺织企业 238
第三节 印刷企业 239
第四章 其他工业 239
第一节 皮毛厂 239
第二节 缝纫社 239
第三节 轻工修造厂 240
第四节 矿泉水厂 240
第五节 酿酒厂 240
第九编 城乡建设 242
第一章 机构 242
第一节 行政机构 242
第二节 企事业单位 243
第二章 县城建设 246
第一节 建设规划 246
第二节 公用事业 247
第三节 市政建设 251
第四节 标志性建筑 256
第五节 城市执法管理 257
第三章 乡镇建设 258
第一节 农区建设 258
第二节 牧区建设 259
第四章 房地产管理 260
第一节 住房制度改革 260
第二节 住房公积金管理 261
第三节 房地产管理 261
第四节 房地产开发 262
第五节 物业管理 262
第十编 环境保护 263
第一章 机构 263
第一节 行政机构 263
第二节 事业机构 263
第三节 企业 264
第二章 环境质量与监测 264
第一节 空气质量与监测 265
第二节 水质状况与监测 265
第三节 土壤质量状况与监测 266
第四节 噪声状况与监测 266
第三章 环境治理与保护 267
第一节 环境治理 267
第二节 环境保护法制建设 270
第十一编 交通 271
第一章 机构 271
第一节 行政管理机构 271
第二节 运输管理机构 272
第三节 公路管养机构 274
第四节 交通安全管理机构 277
第五节 运输维修企业 277
第二章 古道 达坂 279
第一节 古道 279
第二节 达坂 280
第三章 公路 280
第一节 省道 281
第二节 县乡公路 282
第三节 专用公路 292
第四节 公路养护 293
第五节 桥涵 294
第四章 养路费征收与管理 298
第一节 养路费征收 299
第二节 养路费用途 300
第五章 交通运输 300
第一节 运输工具 300
第二节 货运 301
第三节 客运 302
第六章 交通运输管理 304
第一节 路政管理 304
第二节 交通运输市场管理 304
第三节 维修管理 306
第十二编 邮政 通信 307
第一章 邮政 307
第一节 机构 队伍 307
第二节 邮政业务 308
第三节 封发 投递 310
第四节 邮政设备 311
第二章 电信 313
第一节 机构 313
第二节 电信业务 314
第三节 电信设备和网络建设 317
第四节 电信资费 318
第三章 移动 联通 321
第一节 移动通信 322
第二节 联通通信 323
第十三编 商贸 粮油 旅游 325
第一章 商贸 325
第一节 机构 325
第二节 物资流通 327
第三节 市场与商场 328
第四节 社会服务业 328
第二章 供销合作 329
第一节 机构 队伍 330
第二节 供销企业改制 331
第三节 供销经营 331
第四节 边境贸易 337
第三章 粮油 338
第一节 机构 338
第二节 粮油购销 339
第三节 粮油仓储 341
第四节 粮油食品加工企业 341
第四章 旅游 343
第一节 机构 343
第二节 旅游开发与规划 344
第三节 旅游资源 345
第四节 旅游服务 347
第五节 旅游经济效益 348
第十四编 经济管理 349
第一章 计划 349
第一节 机构队 伍 349
第二节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350
第三节 重点工程建设 352
第四节 物价管理 353
第五节 招商引资 358
第二章 统计 360
第一节 机构 360
第二节 统计调查 361
第三节 统计服务 364
第四节 监督检查 369
第三章 审计 369
第一节 机构 370
第二节 审计工作 371
第三节 审计监督 374
第四章 工商行政管理 374
第一节 机构 374
第二节 行政管理 376
第三节 市场管理 380
第四节 合同管理 383
第五节 行政执法 384
第五章 质量技术监督 386
第一节 机构 386
第二节 质量监督 387
第三节 计量和标准化管理 388
第四节 行政执法 389
第六章 食品药品监督 390
第一节 机构 390
第二节 食品安全管理 391
第三节 药品安全管理 392
第七章 安全生产 394
第一节 机构 394
第二节 监督管理 395
第八章 国土资源 397
第一节 机构 397
第二节 土地资源管理 398
第三节 矿产资源管理 405
第四节 国土监察 408
第十五编 财政 税务 409
第一章 财政 409
第一节 机构 409
第二节 财政体制改革 410
第三节 财政收入 412
第四节 财政支出 414
第五节 财政管理与监督 416
第六节 农牧业税收征管 420
第七节 附加及自筹资金收支 421
第八节 国有资产管理 421
第二章 国税 423
第一节 机构 队伍 423
第二节 税种 税率 425
第三节 税收征管 427
第四节 税收收入 428
第五节 税收稽查 431
第六节 信息化建设 432
第七节 税收宣传与纳税服务 433
第三章 地税 433
第一节 机构 队伍 433
第二节 税种 税率 435
第三节 税收收入 436
第四节 税收征管 445
第五节 税务稽查 446
第六节 税法宣传与信息化管理 448
第十六编 金融 保险 449
第一章 金融 449
第一节 机构 449
第二节 货币 453
第三节 存款管理 453
第四节 贷款管理 455
第五节 国库管理 458
第六节 中间业务 459
第七节 金融监管 459
第八节 金融服务 461
第二章 保险 462
第一节 财产保险 462
第二节 人寿保险 464
第十七编 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 466
第一章 党员 466
第一节 发展概况 466
第二节 党员培训和教育 468
第二章 党代会 470
第一节 中共巴里坤县第六届代表大会 470
第二节 中共巴里坤县第七届代表大会 471
第三节 中共巴里坤县第八届代表大会 471
第四节 中共巴里坤县第九届代表大会 472
第五节 中共巴里坤县第十届代表大会 472
第三章 组织机构 472
第一节 县委 473
第二节 县委工作部门 477
第三节 基层党委 482
第四节 系统党(工)委和党组 482
第四章 党务 484
第一节 组织工作 484
第二节 宣传工作 488
第三节 统一战线工作 491
第四节 政法工作 493
第五节 信访工作 494
第六节 其他党务工作 495
第五章 纪检监察 497
第一节 机构 队伍 498
第二节 党风廉政教育 499
第三节 领导干部廉洁自律 501
第四节 信访举报 502
第五节 案件检查 503
第六节 纠风工作 503
第七节 执法监察 504
第八节 行政效能监察 505
第九节 督察 506
第六章 援疆工作 507
第一节 机构 507
第二节 广东省援疆工作 509
第三节 河南省援疆工作 510
第七章 重大活动 511
第一节 落实政策平反冤假错案 511
第二节 整党工作 511
第三节 “三讲”教育 512
第四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 512
第五节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513
第六节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514
第七节 创先争优活动 515
第八节 “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活动 516
第十八编 地方人大 518
第一章 换届选举 518
第一节 第八届换届选举 518
第二节 第九届换届选举 518
第三节 第十届换届选举 519
第四节 第十一届换届选举 519
第五节 第十二届换届选举 519
第六节 第十三届换届选举 520
第七节 第十四届换届选举 520
第八节 第十五届换届选举 520
第二章 机构 521
第一节 领导机构 521
第二节 工作机构 523
第三节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机构 526
第三章 代表会议及人大常委会议 527
第一节 代表会议 527
第二节 人大常委会议 537
第三节 代表议案 539
第四章 地方立法 540
第一节 讨论《宪法》及相关法律法规 541
第二节 制定地方法规 542
第五章 职权行使 543
第一节 监督工作 543
第二节 人事任免 546
第三节 信访工作 546
第六章 日常工作 547
第一节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 547
第二节 代表工作 548
第三节 与乡镇人大的联系 548
第十九编 政府 550
第一章 机构 550
第一节 县人民政府 550
第二节 工作部门 555
第三节 基层政权 560
第二章 政务工作 561
第一节 外事侨务工作 561
第二节 依法行政 562
第三节 扶贫开发工作 563
第四节 电子政务 565
第五节 语言文字工作 566
第六节 应急工作 566
第七节 机关后勤管理和公务接待 567
第八节 老龄工作 567
第三章 重要会议与施政决策 568
第一节 县人民政府重要会议 568
第二节 重大施政决策 570
第二十编 政协 573
第一章 政协委员 573
第一节 政协委员的产生 573
第二节 政协委员界别 573
第二章 组织机构 574
第一节 政协常务委员会 575
第二节 常设机构 576
第三章 县政协主要会议 578
第一节 政协委员会议 578
第二节 主席会议 580
第三节 常委会议 580
第四章 主要工作 581
第一节 农牧业视察调研 581
第二节 教育卫生视察调研 581
第三节 工商企业视察调研 581
第四节 宗教工作视察调研 583
第五节 其他视察调研 583
第六节 提案工作 584
第七节 文史资料征编 585
第二十一编 群众团体 586
第一章 工会 586
第一节 机构 586
第二节 代表大会 588
第三节 工会工作 588
第二章 共青团 591
第一节 机构 队伍 591
第二节 团代会 592
第三节 共青团工作 593
第四节 少先队工作 593
第三章 妇女联合会 595
第一节 机构 595
第二节 妇代会 595
第三节 妇女工作 596
第四章 工商联合会 597
第一节 机构 597
第二节 代表大会 597
第三节 工商联工作 598
第五章 红十字联合会 599
第一节 机构 599
第二节 主要工作 599
第六章 残疾人联合会 602
第一节 机构 603
第二节 残疾人代表大会 603
第三节 残疾人工作 603
第七章 其他团体 604
第一节 消费者协会 604
第二节 私营个体经济协会 604
第三节 文联 605
第四节 学会 协会 605
第二十二编 法治 606
第一章 公安 606
第一节 机构 606
第二节 治安管理 607
第三节 户政管理 610
第四节 刑事侦查 610
第五节 交通安全管理 611
第六节 网络安全管理 614
第七节 出入境管理 614
第八节 消防管理 614
第九节 接警投诉 614
第十节 监所管理 614
第二章 检察 615
第一节 机构 615
第二节 审查批捕 616
第三节 刑事案件检察 617
第四节 贪污贿赂和渎职侵权案件检察 618
第五节 控告申诉检察 622
第六节 民事行政检察 624
第七节 监所检察 625
第八节 预防职务犯罪 626
第三章 审判 627
第一节 机构 627
第二节 审判工作 628
第三节 案件执行 632
第四节 立案与信访 633
第四章 司法行政 634
第一节 机构 634
第二节 普法活动 636
第三节 法律服务 639
第二十三编 民政 劳动社会保障 641
第一章 民政 641
第一节 机构 641
第二节 基层政权建设 643
第三节 社会福利 643
第四节 社会救济 645
第五节 双拥共建 650
第六节 优抚安置 651
第七节 烈士褒奖 653
第八节 社团管理 653
第九节 社会事务管理 653
第二章 劳动社会保障 656
第一节 机构 656
第二节 劳动就业 658
第三节 社会保险 659
第二十四编 人事 编制 666
第一章 人事 666
第一节 机构 666
第二节 工资福利 667
第三节 干部队伍 668
第四节 人才资源开发 672
第五节 专业技术人才管理 673
第六节 公务员管理 675
第二章 编制 676
第一节 机构 676
第二节 行政机构编制管理 677
第三节 事业机构编制管理 679
第二十五编 民族宗教事务管理 682
第一章 机构 队伍 682
第一节 机构 682
第二节 队伍 683
第二章 民族政策的宣传与贯彻落实 683
第一节 民族政策宣传 683
第二节 民族政策贯彻落实 684
第三章 宗教事务管理 685
第一节 宗教场所及管理 685
第二节 宗教活动管理 685
第三节 宗教人员管理 686
第二十六编 军事 687
第一章 机构 687
第一节 人武部 687
第二节 69330部队 689
第三节 县中队 689
第四节 边防大队 689
第二章 防务设施 689
第一节 古代防务设施 690
第二节 兵营 691
第三章 兵役 691
第一节 兵役制度 691
第二节 兵员征集 692
第三节 预备役 693
第四章 民兵 693
第一节 民兵教育 693
第二节 民兵训练 694
第三节 民兵整组 695
第四节 装备管理 695
第五节 其他工作 696
第五章 国防教育和人民防空 697
第一节 国防教育 697
第二节 人民防空 698
第二十七编 教育 科技 699
第一章 教育 699
第一节 机构 699
第二节 教育改革 704
第三节 基础教育 705
第四节 职业教育 718
第五节 学历教育 720
第六节 成人教育 722
第七节 教师 724
第八节 教育行政管理 728
第九节 社会助学 731
第二章 科学技术 732
第一节 机构 733
第二节 科技队伍 735
第三节 科技规划与经费 736
第四节 科技工作 737
第五节 科技服务 738
第六节 科普活动 739
第七节 科技成果 741
第二十八编 文化 体育 744
第一章 文化 744
第一节 机构 744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 748
第三节 群众文化活动 752
第四节 表演 753
第五节 文艺 754
第六节 展览 757
第七节 图书发行与馆藏 758
第八节 文物 759
第九节 文化市场 761
第二章 广播 影视 762
第一节 机构 762
第二节 广播 764
第三节 电影 765
第四节 电视 765
第三章 史志 767
第一节 机构 767
第二节 地方党史工作 767
第三节 地方志工作 768
第四章 档案 769
第一节 机构 769
第二节 馆藏与存档 770
第三节 档案管理 771
第四节 档案利用 771
第五章 体育 771
第一节 机构 队伍 772
第二节 设施 772
第三节 群众体育 773
第四节 学校体育 774
第五节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775
第六节 竞技体育 776
第七节 体育彩票 778
第二十九编 卫生 780
第一章 机构 队伍 780
第一节 机构 780
第二节 队伍 785
第二章 医疗 788
第一节 医疗制度 789
第二节 诊疗技术 792
第三节 医疗设施 793
第三章 疾病预防与控制 795
第一节 传染病防治 796
第二节 地方病防治 803
第三节 疫情监测 804
第四章 卫生保健 805
第一节 妇女保健 805
第二节 儿童保健 808
第三节 婚前保健 810
第四节 老年保健 811
第五章 经费管理 811
第一节 预算经费管理 811
第二节 收费管理 812
第六章 医药卫生管理 813
第一节 医政管理 813
第二节 药政管理 815
第七章 公共卫生监督管理 816
第一节 食品卫生 816
第二节 劳动卫生 818
第三节 学校卫生 818
第四节 卫生检验监测 819
第五节 爱国卫生 819
第三十编 精神文明建设 822
第一章 机构 822
第一节 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 822
第二节 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823
第二章 宣传教育与组织管理 823
第一节 爱国主义教育 823
第二节 开展“三优一学”活动 824
第三节 思想道德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826
第四节 民族团结 830
第五节 破陋习 树新风 831
第三章 创建活动 831
第一节 文明县创建 832
第二节 文明村镇创建 833
第三节 文明单位创建 834
第四节 文明社区创建 838
第五节 文明家庭创建 839
第六节 文明个人评选 839
第三十一编 人物 843
第一章 人物传 843
第二章 人物名表 850
附录 871
一、巴里坤县2011—2014年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 871
二、大事记 877
三、2011年1月至2014年5月县级领导名录 881
四、法规文件 883
后记 897
资料员名单 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