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性化学物中毒诊断与救治》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黄金祥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117245401
  • 页数:335 页
图书介绍:本书组织国内30余名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专家共同撰写,阐述了引起中毒的刺激性化学物近400个品种,每种化学物的内容包括概述、接触机会、毒性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诊断原则及分级、中毒救治、案例分析及救治教训。本书的内容既全面又重点突出,着重介绍刺激性化学物中毒的诊断要点和救治原则,而对发病机制和一些不成熟的理论、动物实验则不做过多赘述。特别是专家们对每种化学物导致中毒的案例进行详细的分析,有助于加深读者对每个刺激性化学物中毒病例的发生原因、病程及救治的理解,可预防和杜绝再次发生类似情况,使本书能成为实用参考书。本书内容不仅对中毒专业职业病科医务人员有较大参考价值,同时也可供从事内科、急诊科和全科医师在抢救刺激性化学物中毒时作为临床诊治紧急参考的工具书。

第一篇 总论 3

第一章 概论 3

第一节 刺激性化学物定义 3

第二节 刺激性化学物理化特性 3

第三节 刺激性化学物毒代动力学 3

第四节 刺激性化学物中毒机制 4

一、病理表现 4

二、毒性机制 4

第五节 刺激性化学物常见种类 8

一、按刺激性化学物的化学结构分类 8

二、按刺激性化学物的化学特性分类 9

第六节 刺激性化学物的接触机会和中毒原因 9

第七节 刺激性化学物中毒防治的必要性 10

第二章 刺激性化学物中毒临床表现 12

第一节 潜伏期 12

第二节 临床类型 12

一、急性咽喉炎、喉水肿 12

二、急性化学性气管-支气管炎 13

三、化学性肺炎 13

四、急性肺水肿(包括间质性肺水肿和肺泡性肺水肿) 13

五、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14

六、吸入性呼吸道黏膜损伤 14

七、反应性气道功能不全综合征 14

八、猝死 14

九、其他脏器损害 15

第三节 辅助检查 15

一、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分类 15

一、胸部影像学检查 15

三、动脉血气分析和酸碱平衡 18

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诊断价值 20

第三章 常见刺激性化学物中毒的临床特征 21

第一节 氯气 21

第二节 光气 22

第三节 有机氟化合物 22

一、有机氟品种及组分的特点 22

二、氟塑料分解物的毒性组分特点 22

三、其他毒作用 23

四、临床表现特点 23

第四节 氮氧化物 24

第五节 硫酸二甲酯 25

第六节 腐蚀性强的刺激性化学物 26

第四章 刺激性化学物中毒的常见并发症、后遗症 29

第一节 并发症 29

一、自发性气胸 29

二、纵膈气肿及皮下气肿 31

三、肺不张 31

四、肺部感染 32

五、气道黏膜脱落 33

六、中毒性心肌损害 33

七、休克 34

第二节 后遗症 34

一、纤维化 34

二、阻塞性肺气肿 35

第五章 刺激性化学物中毒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37

第一节 诊断原则与诊断依据 37

一、急性刺激性化学物中毒的诊断原则 37

二、急性刺激性化学物中毒所致肺水肿与ARDS的诊断依据 38

第二节 诊断与分级标准 40

一、急性刺激性化学物中毒诊断分级标准 40

二、ALI/ARDS诊断分级标准 41

第三节 鉴别诊断 42

一、心源性肺水肿 42

二、非心源性肺水肿 42

三、弥漫性肺感染性疾病 42

四、其他非感染性疾病 43

第六章 刺激性化学物中毒的救治 44

第一节 现场救援 44

一、损伤分类 44

二、中毒现场救援措施 46

三、转运 50

第二节 院内救治 50

一、病因治疗 51

二、潜伏期内医学监护 51

三、肾上腺糖皮质激素(GC)的正确合理使用 51

四、合理氧疗,尽快纠正低氧血症 56

五、保持呼吸道通畅、建立人工气道 59

六、防治继发性呼吸道感染 60

七、纤维支气管镜对刺激性化学物中毒救治的作用 60

八、高压氧对急性刺激性化学物中毒性肺水肿的治疗作用 61

九、胆碱能阻滞剂莨菪碱类药物的应用 62

十、ARDS肺损伤的防治 62

十一、其他治疗措施 64

十二、眼、皮肤损伤的救治 67

第三节 刺激性化学物防护 72

一、组织管理等措施 72

二、工程控制技术措施 73

三、个人防护措施 73

四、工作场所监测措施 74

第二篇 各论 79

第七章 卤素及其化合物 79

第一节 氟及其无机化合物 79

一、概述 79

二、元素氟及氟化氢类 79

三、四氟化硅 86

四、氟化钠 86

五、其他无机氟化合物 86

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 88

一、氯气 88

二、氯化氢及盐酸 93

三、二氧化氯 98

四、四氯化硅 100

五、氯磺酸 100

六、二氯亚砜 101

七、氯化砜 102

八、氯化硫 102

九、一氧化二氯 103

十、一氧化氯 103

十一、六氧化氯 103

十二、七氧化氯 103

第三节 溴及其化合物 104

一、溴 104

二、溴酸 107

三、溴化羰 107

四、溴化氰 108

第四节 碘及其无机化合物 108

一、碘 108

二、碘化氢 110

三、氯化碘 112

第八章 其他元素及其化合物 113

第一节 氨、氮、氧化合物 113

一、氨 113

二、氮的氧化物 117

三、一氧化氮 121

四、三氧化二氮 122

五、四氧化二氮 122

六、五氧化二氮 122

第二节 氮的其他化合物 123

一、氟光气 123

二、氢氧化铵 123

三、三氯化氮 123

四、过氧化合物 124

五、过氧化氢 124

六、臭氧 124

七、肼 125

八、重氮甲烷 125

九、三氟化氮 126

第三节 磷及其化合物 126

一、磷化氢 126

二、五氯化磷 131

三、三氯化磷 131

四、三氯氧磷 134

五、五氧化二磷 137

六、三硫化四磷 138

七、五硫化二磷 138

八、三氟化磷 138

九、五氟化磷 138

十、磷化铝 139

第四节 硫及其化合物 140

一、硫 140

二、一氯化硫 140

三、二氯化硫 140

四、硫酰氯 141

五、二氧化硫 141

六、三氧化硫 143

七、硫化氢 144

八、一氟化硫 147

九、四氟化硫 147

十、五氟化硫 147

十一、六氟化硫 147

十二、十氟化硫 147

十三、硫酰氟 148

第五节 硼、硅及其化合物 148

一、二硼烷 148

二、三氯氢硅 150

三、烷基氯硅烷和苯基氯硅烷 151

四、四乙氧基甲硅烷 152

第六节 硒及其化合物 153

一、二氧化硒 153

二、硒化氢 154

第七节 酸雾及酸酐 155

一、酸雾 155

二、酸酐 159

第九章 氨基与硝基烃 161

第一节 脂肪胺和环脂胺类 161

一、概述 161

二、一甲胺 162

三、二甲胺 168

四、三甲胺 168

五、一乙胺 169

六、二乙胺 169

七、正丙胺 170

八、异丙胺 171

九、二异丙胺 171

十、戊胺 171

十一、乙烯亚胺 172

十二、环己胺 173

十三、乙二胺 173

十四、己二胺 176

十五、三亚乙基四胺 176

第二节 脂肪族硝基化合物 177

一、四硝基甲烷 177

二、硝基烯烃类 178

三、氯化苦 178

第十章 有机酸及其衍生物 181

第一节 概述 181

第二节 脂肪族单羧酸类 182

一、甲酸 182

二、异丁烯酸 183

三、丙烯酸 183

四、丁烯酸 184

第三节 卤代羧酸类及其他取代羧酸类 184

一、氯乙酸 184

二、溴乙酸 185

三、过氧乙酸 185

第四节 二羧酸及酸酐类 186

一、邻苯二酸酐 186

二、均苯四甲酸二酐 186

三、顺式丁烯二酸酐 186

第五节 酰卤类 187

一、苯酰氯 187

二、乙酰溴 187

第六节 无机酯酸类 188

一、硫酸二甲酯 189

二、氯磺酸甲酯 194

三、氯磺酸乙酯 195

四、0,0-二乙基氯硫代磷酸酯 195

五、三异氰酸酯 195

第七节 有机酸酯类 196

一、乙酸乙酯 196

二、乙酸丙酯 197

三、乙酸丁酯 197

四、丙烯酸甲酯 198

五、氯甲酸甲酯 199

六、醋酸甲酯 201

七、氯甲酸丙酯 202

八、氯甲酸异丙酯 202

九、氯甲酸氯甲酯 203

十、氯乙酸乙酯 203

十一、碘乙酸乙酯 204

十二、碳酸二甲酯 204

第十一章 醛、醚及酮类 206

第一节 醛和缩醛类 206

一、甲醛 206

二、乙醛 208

三、丙醛 209

四、丁醛 209

五、丙烯醛 210

六、甲缩醛 211

第二节 醚类 212

一、氯甲醚 212

二、双(氯甲基)醚 213

三、二氯乙醚 213

第三节 酮类 214

一、乙烯酮 215

二、异亚丙基丙酮 215

三、环己酮 216

第十二章 环氧化合物 217

第一节 概述 217

第二节 环氧乙烷 217

一、概述 217

二、接触机会 218

三、毒性机制 218

四、临床表现 219

五、诊断 220

六、中毒救治 221

第三节 二缩水甘油醚 221

一、概述 221

二、接触机会 221

三、毒性机制 221

四、临床表现 221

五、中毒救治 222

第四节 烯丙基缩水甘油醚 222

一、概述 222

二、接触机会 222

三、毒性机制 222

四、临床表现 222

五、中毒救治 222

第五节 缩水甘油醛 223

一、概述 223

二、接触机会 223

三、毒性机制 223

四、临床表现 223

五、中毒救治 223

第六节 环氧树脂 223

一、概述 223

二、接触机会 224

三、毒性机制 224

四、临床表现 224

五、中毒救治 224

第十三章 氰和腈类化合物 226

第一节 氰类化合物(卤代氰化物) 226

一、概述 226

二、氰化氢 226

三、氯化氰 227

四、溴化氰 228

五、碘化氰 228

六、氰 228

第二节 腈类 229

一、氯乙腈 229

二、丙酮氰醇 229

三、溴代苯乙腈 229

四、氰尿酰氯 230

五、聚丙烯腈 230

六、己二腈 230

第三节 异腈类 231

一、概述 231

二、甲胩 231

三、乙胩 231

四、烯丙胩 231

五、二氯代苯胩 231

第四节 异氰酸酯类 232

一、异氰酸甲酯 232

二、二异氰酸甲苯酯 232

三、二苯亚甲基二异氰酸酯 233

四、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 233

五、萘二异氰酸酯 234

六、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 234

七、四异氰酸硅酯 234

第五节 异硫氰酸酯类 234

一、概述 234

二、临床表现 235

三、中毒救治 235

第十四章 卤烃化合物 236

第一节 脂肪族卤代烃类概述 236

第二节 氟代烃类(有机氟) 239

有机氟类热裂解物 239

第三节 氯代烷烃类 247

一、氯甲烷 247

二、二氯甲烷 249

第四节 溴、碘代烷烃类 253

一、溴甲烷 253

二、四溴化碳 256

三、1,2二溴乙烷 256

四、碘甲烷 257

第五节 氯代烯烃类 260

氯丁二烯 260

第六节 卤代烯烃类 263

一、苄基碘 263

二、苄基溴 263

第十五章 烃类化合物 265

第一节 饱和脂肪烃类 265

一、正己烷 265

二、辛烷 265

第二节 不饱和脂肪烃类 265

一、乙烯 265

二、异戊二烯 266

三、氯丁二烯 266

四、乙炔 267

第三节 混合烃类 267

一、原料天然气(混有硫化氢) 267

二、石油醚 269

三、柴油废气 270

四、汽油废气 270

第四节 脂环烃类 270

一、环戊二烯 270

二、环己烷 271

三、松节油 271

第五节 芳香烃类 271

联苯 271

第十六章 醇和酚类 272

第一节 醇类 272

一、异庚醇 272

二、甲基环己醇 272

三、2-乙基己醇 272

四、糖醇 273

五、二氯丙醇 273

六、2-氯乙醇 274

七、烯丙醇 275

第二节 酚类 276

一、醌 276

二、对叔丁基酚 277

第十七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278

第一节 轻金属 278

一、铍及其化合物 278

二、羰基镍 280

三、铬及其化合物 283

四、铝及其化合物 285

五、钒及其化合物 286

六、镍及其化合物 289

第二节 重金属 290

一、镉及其化合物 290

二、锰烟尘 299

三、汞 300

四、有机锡化合物 301

第三节 碱性金属 303

一、氢氧化钾 304

二、过氧化钠 304

三、氧化钙 304

四、碳酸钠 305

第十八章 火灾烟雾 306

第一节 概述 306

第二节 卤化氢 306

第三节 氮氧化物 306

第四节 有机刺激物 307

第五节 烟尘 307

第六节 氰化氢 308

第十九章 军用毒剂 309

第一节 刺激性毒物 309

光气和双光气 309

第二节 刺激剂 314

一、催泪剂 314

二、喷嚏剂 317

三、辣椒油树脂 319

第三篇 刺激性化学物中毒的影像学表现 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