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药食两用中药基本知识与鉴别方法 1
一、药食两用的含义 1
二、卫生部对药食两用物品的界定 2
三、中药品种与质量现状 5
四、中药实用鉴别方法 7
第二部分 常见药食两用中药的实用鉴别技术 11
一、花类及叶类中药 11
丁香 11
红花 12
玫瑰花 12
罗布麻叶 13
金银花 14
菊花 14
野菊花 15
淫羊藿 16
番泻叶 17
蒲黄 18
槐花(附:槐角) 19
二、果实种子类中药 21
八角茴香 21
刀豆 21
大枣 22
小茴香 22
山茱萸 23
山楂 25
女贞子 25
木瓜 26
五味子(附:南五味子) 27
牛蒡子 28
乌梅 29
火麻仁 29
龙眼肉 30
白果(附:银杏叶) 31
白扁豆(附:白扁豆花) 31
肉豆蔻 32
决明子 33
麦芽 34
花椒 34
豆蔻 35
吴茱萸 36
佛手 37
沙苑子 37
诃子 38
补骨脂 39
陈皮(附:橘红 化橘红) 40
青皮 41
苦杏仁(附:甜杏仁) 42
郁李仁 43
罗汉果 44
金樱子 44
荜茇 45
胡芦巴 46
枳壳(附:枳实) 46
柏子仁 48
栀子 48
枸杞子 49
砂仁 50
韭菜子 51
香橼 51
胖大海 52
莲子(附:荷叶) 53
桃仁 54
益智 55
黄芥子 55
菟丝子 56
淡豆豉 57
紫苏子(附:紫苏叶紫苏梗) 57
黑芝麻 58
蒺藜 59
酸枣仁 60
薏苡仁 61
覆盆子 61
三、茎类及皮类中药 62
五加皮 62
地骨皮 63
肉桂 63
竹茹 64
杜仲(附:杜仲叶) 65
牡丹皮 66
厚朴(附:厚朴花) 67
桑白皮(附:桑枝桑叶桑椹) 68
四、根及根茎类中药 70
人参(附:人参叶红参) 70
三七 72
干姜(附:生姜) 73
土茯苓 75
山药 75
川贝母(附:平贝母 湖北贝母) 76
川牛膝 78
川芎 79
天冬 80
天麻 81
木香 82
太子参 83
牛膝 83
升麻 84
丹参 85
巴戟天 86
玉竹 87
甘草 88
北沙参 89
生地黄(附:熟地黄) 89
白及 90
白术 91
白芍 92
白芷 93
玄参 93
西洋参 94
百合 95
当归 96
红景天 97
麦冬 97
远志 98
赤芍 99
苍术 99
何首乌(附:制何首乌 首乌藤) 100
知母 101
泽泻 102
茜草 103
骨碎补 104
香附 105
姜黄 105
桔梗 106
党参 107
高良姜 108
浙贝母 109
黄芪 109
黄精 110
葛根(附:粉葛) 111
鲜白茅根 112
鲜芦根 113
薤白 114
五、全草类中药 114
小蓟(附:大蓟) 114
木贼 115
车前草(附:车前子) 116
石斛(附:铁皮石斛) 117
佩兰 119
鱼腥草 119
泽兰 120
香薷 121
淡竹叶 122
蒲公英 122
薄荷 123
六、动物类中药 124
马鹿茸 124
乌梢蛇 125
石决明 126
牡蛎 128
龟甲 129
阿胶 130
鸡内金 131
珍珠 131
蛤蚧 133
蜂蜜 134
鳖甲 134
附录 136
中文笔画索引 136
汉语拼音索引 138
参考文献及网站 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