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星云大师 1
凡例 1
敦煌佛教律仪制度研究&湛如 1
第一章 引论 1
第二章 敦煌佛寺禅窟兰若的组织及性质 29
第一节 前言 29
第二节 汉地早期的寺院轨制 30
第三节 敦煌寺院纲管 37
第四节 三所禅窟的组织结构 52
第五节 敦煌兰若的头陀思想与社的职能 59
第六节 敦煌佛寺特点 66
第三章 戒坛的流变与敦煌方等道场 77
第一节 序说 77
第二节 戒坛的起源与成立 79
第三节 戒坛的流变 85
第四节 敦煌的方等道场与临坛大德 100
第五节 后论 123
第四章 敦煌所出戒牒·戒仪·度牒研究 125
第一节 引言 125
第二节 八关斋戒的内容与受持 127
第三节 八关斋戒的授受仪规 130
第四节 敦煌八关斋戒牒的构成与特色 136
第五节 菩萨戒经的翻译与流传 140
第六节 菩萨戒授受仪轨 147
第七节 菩萨戒牒 156
第八节 度牒 166
第五章 敦煌布萨文与布萨次第新探 175
第一节 缘起 175
第二节 部派佛教的波罗提木叉与布萨 180
第三节 敦煌佛教布萨文与布萨次第 190
第四节 后论 208
第六章 敦煌结夏安居考索 213
第一节 序说 213
第二节 律藏的《安居犍度》与早期佛教的安居形态 216
第三节 敦煌佛教夏安居与冬安居 228
第四节 后论 242
第七章 论敦煌净土教赞文 245
第一节 赞文、偈赞与净土教赞文 245
第二节 净土教赞文之研究 251
第三节 后论 276
第八章 敦煌的斋文斋会法会辨析 283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283
第二节 斋的源流与演变 286
第三节 唐五代的斋会与庶民信仰 297
第四节 敦煌的斋文 308
第五节 斋琬文与佛教行事 325
第六节 敦煌的斋会 331
第七节 敦煌的斋会与民间信仰 350
第八节 敦煌无遮大会 359
后论 367
主要参考文献 378
悟真事迹初探&续华 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