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PDF下载

  • 购买积分:18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青之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45807318
  • 页数:647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民国时期影响最大、学术成就最高的教育史研究著作,共六编六十五章,详细介绍了各时代教育概况、教育制度、教育家及学说。陈氏认为:“中国有了学校就有了科举,有学校制度就有科举制度。二千年的教育制度史就是一部科举制度史。”而产生于五代之末的书院制度,“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点特色”。

第一编 原始氏族社会时代的教育 1

第一期 自商代以上(3500—1123B.C.) 1

第一章 初民的生活与教育的起源 1

第二章 汉人臆造之上古教育制度 3

第二编 封建时代的教育 6

第一期 西周(1122—771B.C.) 6

第三章 西周社会的概观 6

第四章 后人傅会之西周教育制度 10

第一节 学制系统 10

第二节 学校之内容 13

第三节 女子教育 18

第四节 结论 19

第二期 东周(770—222B.C.) 21

第五章 东周之社会与思想 21

第六章 东周教育家及其学说 23

第一节 概论 23

第二节 老子 24

第三节 孔子(551B.C.—479B.C.) 27

第四节 墨子 33

第五节 孔门弟子 37

第六节 孟子(372B.C.—289B.C.) 42

第七节 庄子 49

第八节 荀子 52

第三编 半封建时代前期的教育 60

第一期 秦汉(221B.C.—219) 60

第七章 半封建社会形成之第一幕 60

第八章 儒家学术之独占与教育 62

第九章 两汉学风 68

第十章 两汉教育制度及其实施 71

第一节 概论 71

第二节 太学 73

第三节 鸿都门学与宫邸学 77

第四节 郡国学校 78

第五节 选举 80

第十一章 两汉教育家及其学说 84

第一节 概论 84

第二节 贾谊 85

第三节 董仲舒(160B.C.—?) 86

第四节 扬雄 91

第五节 王充(27—96) 94

第六节 马融与郑玄 99

第七节 荀悦与徐干 102

第二期 魏晋南北朝(220—588) 109

第十二章 魏晋六朝之政局与民族 109

第十三章 魏晋六朝之学风 111

第十四章 魏晋六朝之教育 114

第一节 魏晋之教育 114

第二节 南北朝之教育 117

第十五章 本期教育家及其学说 119

第一节 概论 119

第二节 傅玄与颜之推 120

第三节 葛洪与刘勰 122

第三期 隋唐及五代(589—959) 125

第十六章 隋唐之国力与士气 125

第十七章 隋唐学风 127

第十八章 唐之教育制度及其实施 128

第一节 概论 128

第二节 中央六学二馆 130

第三节 郡县学校 136

第四节 医学 138

第五节 玄学 139

第六节 科举 140

第七节 结论 142

第十九章 隋唐教育家及其学说 144

第一节 概论 144

第二节 王通(587—?) 144

第三节 韩愈(768—824) 146

第四节 李翱 149

第二十章 唐末及五代 151

第四编 半封建时代中期的教育 154

第一期 宋(960—1276) 154

第二十一章 宋之政治与教育的关系 154

第二十二章 宋代学风及学派 156

第二十三章 宋代教育制度及其实况 158

第一节 概论 158

第二节 国子监 160

第三节 太学 160

第四节 六专门学校 164

第五节 三短期学校 166

第六节 贵胄学校及国立小学 166

第七节 地方学校 167

第八节 科举 169

第九节 书院 173

第十节 结论 174

第二十四章 北宋教育家及其学说 176

第一节 概论 176

第二节 胡安定(993—1059) 177

第三节 周濂溪(1017—1073) 180

第四节 王荆公(1019—1086) 183

第五节 张横渠(1020—1077) 187

第六节 程明道(1032—1085) 193

第七节 程伊川(1033—1108) 199

第八节 程门弟子 208

第二十五章 南宋教育家及其学说 216

第一节 概论 216

第二节 罗豫章(1072—1135)与李延平(1093—1163) 217

第三节 胡五峰(?—1155) 221

第四节 朱晦庵(1130—1200) 223

第五节 张南轩(1132—1180) 237

第六节 吕东莱(1137—1181) 242

第七节 陆象山(1139—1192) 248

第八节 朱门弟子 256

第九节 真西山(1178—1235) 261

第二期 元(1277—1367) 263

第二十六章 蒙古帝国之政治经济与教育 263

第二十七章 元代教育制度及其实况 265

第一节 概论 265

第二节 中央学校 266

第三节 地方学校 268

第四节 科举 269

第二十八章 元代教育家及其学说 271

第一节 概论 271

第二节 赵复 272

第三节 许鲁斋(1209—1281) 272

第四节 刘静修(1249—1293) 276

第五节 金履祥(?—1303)与许谦(1270—1337) 277

第六节 吴草庐(1249—1333) 280

第三期 明(1368—1643) 285

第二十九章 蒙古帝国瓦解与汉族主权恢复 285

第三十章 明代学风之三变 287

第三十一章 明代教育制度及其实况 288

第一节 概论 288

第二节 国子监 290

第三节 郡县学校 293

第四节 其他学校 296

第五节 科举 297

第六节 结论 298

第三十二章 初明教育家及其学说 301

第一节 概论 301

第二节 曹月川(1376—1434) 302

第三节 薛敬轩(1389—1464) 303

第四节 吴康斋(1391—1469) 308

第五节 胡敬斋(1434—1484) 310

第三十三章 中明教育家及其学说 313

第一节 概论 313

第二节 陈白沙(1427—1500) 314

第三节 湛甘泉(1466—1560) 317

第四节 王阳明(1472—1528) 320

第五节 罗整庵(1465—1542)与吕泾野(1479—1547) 333

第六节 王门弟子 337

第三十四章 晚明教育家及其学说 341

第一节 概论 341

第二节 东林学派 342

第三节 刘蕺山(1578—1645) 348

第五编 半封建时代后期的教育 357

第一期 清(1644—1911) 357

第三十五章 满清帝国之政治与教育 357

第三十六章 清代学风之复古 359

第三十七章 清代教育制度及其实况 361

第一节 概论 361

第二节 国子监 363

第三节 地方学校 367

第四节 其他学校 370

第五节 书院 373

第六节 科举 373

第七节 结论 375

第三十八章 清代教育家及其学说(一) 377

第一节 概论 377

第二节 孙夏峰(1584—1675) 378

第三节 李二曲(1627—?) 382

第四节 张杨园(1611—1674) 387

第五节 陆桴亭(1611—1672) 392

第六节 陆稼书(1630—1692) 399

第三十九章 清代教育家及其学说(二) 403

第一节 概论 403

第二节 黄梨洲(1610—1695) 404

第三节 顾亭林(1613—1682) 408

第四节 颜习斋(1635—1704) 412

第五节 李恕谷(1659—1733) 416

第四十章 清代教育家及其学说(三) 419

第一节 概论 419

第二节 吴中惠氏 420

第三节 江永(1681—1762) 423

第四节 戴东原(1723—1777) 424

第五节 王鸣盛与钱大昕 430

第四十一章 清代教育家及其学说(四) 432

第一节 概论 432

第二节 方望溪(1668—1749)与姚惜抱(1731—1815) 433

第三节 章实斋(1738—1801) 434

第六编 初期资本主义时代的教育 438

第一期 自英法联军至中日之战(1862—1894) 438

第四十二章 社会之变迁与新教育之产生 438

第一节 社会的变迁 438

第二节 新教育之产生 441

第四十三章 萌芽期的新教育之趋势及种类 443

第一节 概论 443

第二节 方言教育 444

第三节 水师教育 447

第四节 陆军教育 448

第五节 留学教育 449

第六节 结论 451

第二期 自甲午之役至辛亥革命 453

第四十四章 外力之压迫与新教育之勃兴 453

第一节 外力压迫之警醒 453

第二节 新教育之勃兴 455

第四十五章 本期教育思潮与宗旨 458

第一节 中学为主西学为辅的思潮 458

第二节 教育宗旨 460

第四十六章 教育行政机关的组织 461

第一节 概论 461

第二节 中央教育行政机关 462

第三节 地方教育行政机关 463

第四十七章 学校制度及实施 465

第一节 概论 465

第二节 直系教育 467

第三节 师范教育 475

第四节 实业教育 478

第五节 学堂行政组织及职教员 481

第六节 管理考试及奖励 483

第七节 结论 485

第四十八章 学部成立后学堂教育之推进 486

第一节 概论 486

第二节 女子教育与简易学塾 487

第三节 中小学与师范教育 489

第四节 高等教育 492

第五节 结论 494

第四十九章 留学教育 496

第一节 游学与游历 496

第二节 资格与学科 498

第三节 管理与奖励 500

第四节 结论 501

第五十章 本期教育家及其学说 503

第一节 概论 503

第二节 张之洞(1837—1909) 504

第三节 梁启超(1873—1928) 510

第三期 自民国建元至欧战告终(1912—1918) 517

第五十一章 民国成立后七年内之教育背景与教育 517

第一节 辛亥革命与教育 517

第二节 复古运动与教育 519

第五十二章 教育思潮与宗旨 522

第五十三章 本期教育制度 532

第一节 教育行政组织 532

第二节 学校系统 533

第三节 直系教育 535

第四节 师范教育 538

第五节 实业教育 541

第六节 结论 543

第五十四章 小学教育之改制 544

第五十五章 本期教育之实际情形 547

第一节 各种学校之概况 547

第二节 义务教育与国语运动 551

第四期 自五四运动至三一八惨案(1919—1926) 555

第五十六章 一九一九年之解放运动 555

第一节 何谓解放运动 555

第二节 解放运动与教育 558

第五十七章 教学法之进步 565

第五十八章 教育制度之改造 570

第一节 概论 570

第二节 学校系统 571

第三节 中小学课程标准 575

第四节 县市教育行政机关 581

第五+九章 三种教育之运动 582

第一节 职业教育的运动 582

第二节 平民教育的运动 586

第三节 国家主义教育的运动 588

第六十章 结论 592

第五期 自国民政府建都南京至现今(1927—1934) 595

第六十一章 国民革命与教育 595

第六十二章 中国国民党之教育宗旨及教育政策 598

第六十三章 国民政府之教育制度 603

第一节 概论 603

第二节 教育行政制度之一度改造 605

第三节 学校系统 608

第四节 各项学校令及其规程 611

第五节 各级学校课程标准 613

第六节 毕业会考及成绩核算法 619

第六十四章 现今教育之趋势 620

第一节 生产教育 620

第二节 乡村教育 627

第三节 结论 632

第六十五章 中国教育今后之出路 634

第一节 中国现在之国情 634

第二节 已往教育之错误 636

第三节 今后教育之出路 641

第四节 结论 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