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问题的提出 3
1.3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8
1.3.1研究的目的 8
1.3.2研究的意义 8
1.4研究方法 9
1.5主要创新点 10
2文献综述 13
2.1农户借贷相关研究 13
2.1.1农户借贷的主要特征 13
2.1.2农户借贷中的信息不对称 23
2.1.3农户借贷市场的二元金融结构 25
2.1.4农户获得贷款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30
2.2一般声誉理论相关研究 36
2.2.1声誉理论概况 36
2.2.2声誉的基本功能 39
2.2.3声誉机制起作用的基本条件 42
2.3借方声誉相关研究 46
2.3.1借方声誉的国外相关研究 46
2.3.2借方声誉的国内相关研究 51
3借贷市场中农户声誉的动态形成及其作用机制的博弈分析 55
3.1引言 55
3.2农户与农户声誉 56
3.2.1农户的内涵 56
3.2.2农户声誉的内涵 58
3.3借贷市场中农户声誉形成的过程——一个动态博弈模型 60
3.3.1声誉形成的研究文献简概 60
3.3.2借方声誉形成的动态博弈模型 61
3.3.3博弈分析 64
3.3.4简要结论 67
3.4声誉效应抑制农户借贷中逆向选择的博弈分析 67
3.4.1农户借贷中可能的柠檬问题 67
3.4.2农户声誉的信号传递博弈模型 69
3.4.3声誉机制对农户借贷中逆向选择的抑制过程 74
3.4.4简要结论 76
3.5声誉效应约束农户借贷中道德风险的博弈分析 77
3.5.1隐性契约与KMRW声誉模型 77
3.5.2重复博弈下的农户声誉对农户行为的约束作用 79
3.5.3嵌套博弈下的农户声誉对农户行为的约束作用 83
3.5.4简要结论 87
3.6农户声誉效应的实施机制与作用条件 88
3.6.1农户声誉效应的实施机制 88
3.6.2农户声誉效应的作用条件 89
3.7本章小结 91
4农户借贷中声誉机制的理论模型 92
4.1引言 92
4.2农户声誉的基本构成 94
4.2.1农户声誉基本构成的概念化 94
4.2.2农户声誉基本构成的访谈研究 95
4.2.3农户声誉的基本构成假设 97
4.3农户借贷结果的表征变量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的逻辑关系推演 100
4.3.1农户借贷结果的表征变量——农户借贷可得性的界定 100
4.3.2农户借贷可得性主要影响因素归纳 101
4.3.3农户借贷可得性主要影响因素的关系推演 103
4.3.4变量选择 105
4.4农户声誉对农户借贷结果影响的理论假设 107
4.4.1基于声誉理论的农户借贷可得性的逻辑推演 107
4.4.2农户声誉信息效应对农户借贷结果的影响 109
4.4.3农户声誉资本效应对农户借贷结果的影响 112
4.4.4贷方类型的调节作用模型 118
4.4.5整体模型 119
4.5本章小结 120
5理论检验的研究设计 122
5.1问卷设计 122
5.1.1问卷调查对象 122
5.1.2问卷设计过程 124
5.1.3问卷的主要内容 125
5.2变量测量 126
5.2.1农户声誉基本构成相关变量度量 126
5.2.2农户声誉信息效应变量测量 127
5.2.3农户声誉资本效应变量测量 127
5.2.4结果变量—农户借贷可得性的测量 127
5.3数据收集 128
5.3.1样本来源与样本量 128
5.3.2抽样方法与抽样过程 131
5.3.3数据获取过程 133
5.4数据分析方法与工具 135
5.4.1数据分析方法 135
5.4.2主要分析工具 141
5.5本章小结 141
6数据分析 142
6.1数据描述 142
6.1.1样本的村庄分布情况 142
6.1.2调查对象的描述性统计 143
6.1.3调查问卷的描述性统计 147
6.2数据质量检验与量表分析 148
6.2.1数据质量检查 148
6.2.2信度分析 149
6.2.3效度分析 150
6.3假设检验 153
6.3.1农户声誉基本结构的二阶验证性因子分析 153
6.3.2农户借贷中的声誉信息效应假设检验 156
6.3.3农户借贷中的声誉资本效应机制——声誉资本中介作用检验 164
6.3.4贷方类型的调节效应检验 173
6.4结论与讨论 183
6.4.1农户声誉具有多维结构 183
6.4.2农户声誉的信息效应机制 183
6.4.3农户声誉的资本效应机制 184
6.4.4贷方类型对农户声誉效应的调节作用 185
6.5本章小结 188
7案例研究——农户借贷中声誉作用的现实分析 190
7.1案例研究目的与方法 190
7.1.1案例研究目的 190
7.1.2案例研究方法 191
7.2典型案例分析 191
7.2.1案例一 191
7.2.2案例二 195
7.2.3案例三 198
7.3本章小结 202
8结论与展望 203
8.1本书的主要结论 203
8.1.1结论一 204
8.1.2结论二 204
8.1.3结论三 205
8.1.4结论四 205
8.1.5结论五 207
8.2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208
8.2.1理论价值 208
8.2.2实践意义 210
8.3不足及进一步研究展望 212
8.3.1本书中的不足 212
8.3.2进一步研究展望 212
参考文献 214
后记 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