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非营利组织的身份建构研究 以(上海)基督教青年会为例》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黄海波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7552003086
  • 页数:266 页
图书介绍:本书共分六章,内容包括:导论;教会与社会之间:夹缝中的双重身份及其平衡(1949年以前);为基督教服务的组织:失去现实基础的组织身份及其模糊化(1949-1966)等。

序:“教会”与“社会”之间的尴尬与方便/李向平 1

Abstract 1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4

一、“宗教背景”:模糊的界定 6

二、淡化与强化:处理宗教背景的不同方式 12

三、视角的转换:从“背景”到“身份” 14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15

一、基督教青年会:组织身份的断裂 16

二、当代大陆基督教社会服务:成绩与挑战 19

三、我国台湾地区的宗教社会服务研究:宗教组织的两难困境 25

四、超越宗教慈善:美国的宗教性非营利组织及相应制度安排 29

五、小结 41

第三节 分析框架:合法性约束下的组织身份建构 44

一、基本概念:组织身份与组织合法性 44

二、分析框架:合法性约束下的组织身份建构 56

第四节 篇章结构及相关说明 58

一、篇章结构 58

二、相关说明 62

第二章 教会与社会之间:夹缝中的双重身份及其平衡(1949年以前) 64

第一节 主导性的宗教身份之起源 65

第二节 基督教青年会的组织特征 68

第三节 合法性约束下宗教身份的表达 72

一、宗教身份在早期发展中的合法性功能 73

二、宗教身份的结构与行动基础 76

三、宗教身份的成员认同基础 78

第四节 由于宗教身份导致的合法性流失 80

一、非基督教运动:来自教内、教外的合法性冲击 80

二、社会福音解释能力的衰落 83

三、北美基督教青年会的世俗化趋势 84

第五节 事业及资源:立足于世俗领域 86

一、非宗教性质的社会事业及其构成 87

二、资源构成 91

第六节 教会与社会之间:身份重构的努力及其困扰 95

一、组织身份的困扰 95

二、组织身份的重构 99

三、本章小结 105

第三章 为基督教服务的组织:失去现实基础的组织身份及其模糊化(1949—1966) 108

第一节 基督教青年会继续存在的合法性基础 110

一、政治合法性 112

二、功用合法性 116

第二节 行动领域的变化 120

一、宗教领域边界的刚性化 121

二、基督教青年会行动领域的限定 123

第三节 组织身份的进一步模糊化 126

一、合法性机制下与教会组织的趋同 128

二、缺乏行动基础的宗教身份 133

三、国家管理体制及组织身份的外部认知 137

四、本章小结 140

第四章 身份重建:现代非营利组织(1980年代以来) 142

第一节 组织身份重建的制度基础 143

一、宗教政策的调整落实与基督教青年会组织的恢复 144

二、世界基督教青年会的开放趋势 147

三、非营利组织行动领域的制度化 151

第二节 独立建置:身份重建的组织基础 155

一、“四会合一”下与单位体制的同构 155

二、社团领域的制度支持与上海青年会自立诉求的实现 160

第三节 身份重建:意义与合法性获得 166

一、恢复初期“拾遗补缺”的组织定位与组织身份危机的再现 167

二、走出会所,走向社区 170

三、现代非营利组织:身份的确立 172

四、基于现代非营利组织的身份意识及其行动引导 180

五、本章小结 182

第五章 无形的十字架:基督教要素在组织生活中的呈现 185

第一节 体现为组织文化的基督教要素 186

一、理事们 186

二、干事与职员 198

三、组织文化 202

第二节 嵌入在组织外部形象中的基督教要素 208

一、“组织形象”的构建 208

二、“非营利组织”概念的深入 212

第三节 建构虚拟组织身份的基督教要素 213

一、虚拟组织身份的两个案例 214

二、本章小结 218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221

第一节 基本结论 221

一、组织身份建构的动因:不同合法性要求之间的差异 222

二、组织身份建构过程中合法性来源与类型的变化 225

三、组织身份建构的基本条件:行动领域的多元化与制度化 233

第二节 进一步讨论:当代宗教参与公益事业的组织化形式 238

一、当代宗教与社会公益事业 238

二、如何在非营利组织行动领域获得足够的支撑 241

参考文献 246

附录一 深度访谈记录编码表 259

附录二 本书所使用的图表 261

后记 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