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1
第一章 宪法的基本理论 6
第一节 宪法的概念及其本质 6
第二节 宪法的基本原则 11
第三节 宪法的形式和宪法规范 16
第四节 宪法的分类 22
第五节 宪法的作用 24
第六节 宪法的解释和修改 30
第二章 宪法的历史发展 37
第一节 近代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37
第二节 旧中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42
第三节 新中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50
第四节 宪法的发展趋势 56
第三章 国家性质 60
第一节 国家性质概述 60
第二节 我国的国家性质 62
第三节 我国的政党制度 69
第四节 我国的政治协商制度 73
第四章 政权组织形式 78
第一节 政权组织形式概述 78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82
第三节 选举制度 88
第五章 国家结构形式 99
第一节 国家结构形式概述 99
第二节 行政区划 101
第三节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04
第四节 特别行政区 108
第六章 经济制度 112
第一节 经济制度概述 112
第二节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115
第三节 非公有制经济 123
第四节 分配制度、自然资源、土地与财产保护制度 128
第五节 经济模式与发展国民经济的指导方针 134
第七章 精神文明建设 137
第一节 精神文明概述 137
第二节 思想道德建设 141
第三节 文化建设 146
第四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现途径 149
第八章 社会主义法治与法治国家建设 154
第一节 法治概述 155
第二节 法治国家的特征与法治基础条件的优化 158
第三节 推进法治发展的形式和途径 165
第九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172
第一节 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概述 172
第二节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175
第三节 保护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的合法权利和利益 194
第四节 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195
第五节 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与自由权利行使的原则 199
第十章 中央国家机关 204
第一节 国家机构概述 204
第二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211
第三节 国家主席 219
第四节 国务院 221
第五节 中央军事委员会 225
第六节 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 227
第十一章 地方国家机关 228
第一节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228
第二节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235
第三节 特别行政区的国家机关 238
第十二章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245
第一节 人民法院 245
第二节 人民检察院 249
第三节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的关系 251
第十三章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252
第一节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概述 252
第二节 居民委员会 257
第三节 村民委员会 259
第十四章 国家标志 263
第一节 国旗 263
第二节 国徽 266
第三节 国歌 267
第四节 首都 269
第十五章 宪法的实施及其监督保障与违宪审查 271
第一节 宪法的实施 271
第二节 宪法监督保障与违宪审查 276
参考书目 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