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空导弹制导雷达收发设备》PDF下载

  • 购买积分:18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新全主编;刘晓凯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800348907
  • 页数:605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关于制导雷达收发设备(含频率源)的专业书,全书共分十四章,系统地叙述了制导雷达收发设备及其所属基本功能部件的理论、设计、测试等有关技术内容.本书注重结合工程实际,强调实用性。本书适合于从事雷达收发设备研制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和高等院校有关专业人员阅读。

第1章 概论&王新全 刘晓凯 李金生 1

1.1收发设备在制导雷达中的作用与地位 1

1.2发射设备的组成、分类及主要技术指标 2

1.2.1发射设备的组成与分类 2

1.2.2发射设备的主要技术指标 5

1.3接收设备的组成、分类及主要技术指标 11

1.3.1接收设备的组成与分类 11

1.3.2接收设备的主要技术指标 13

1.4现代制导雷达收发设备的特点与发展 18

参考文献 24

第2章 雷达发射机系统设计&李金生 陈永海 25

2.1非相参频率捷变雷达发射机 25

2.1.1非相参频率捷变雷达发射机的组成 27

2.1.2旋转调谐磁控管的结构特点 31

2.1.3旋转调谐磁控管的频率变化规律 32

2.1.4几种频率捷变方式 34

2.1.5非相参频率捷变雷达发射机的现状与展望 36

2.2前向波管雷达发射机设计与实践 37

2.2.1正交场前向波管放大链的设计 37

2.2.2通过特性 38

2.2.3激励放大特性 39

2.2.4电压特性 39

2.2.5频带特性 40

2.2.6相位特性 40

2.2.7前向波管的窄脉冲信号特性 41

2.2.8前向波管的脉冲压缩特性 41

2.2.9阴调前向波管放大器 41

2.2.10 B类前向波管放大器放大机理 44

2.2.11熄火脉冲波形设计 44

2.2.12 B类前向波管放大器的多模与振荡 47

2.2.13 B类工作状态的可靠性与发展前景 48

2.3发射机并联理论及其实践 52

2.3.1并联理论 52

2.3.2合成功率简便分析法 59

2.3.3发射机并联实践 60

参考文献 64

第3章 微波管&刘晓凯 66

3.1概述 66

3.2微波管的分类及其性能特点 68

3.3磁控管 72

3.3.1磁控管的应用与发展 72

3.3.2磁控管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75

3.4射频放大管 78

3.4.1正交场前向波放大管 79

3.4.2行波管 81

3.4.3多腔速调管 85

3.5微波固态功率源 88

3.5.1微波双极功率晶体管 89

3.5.2砷化镓功率场效应管 90

3.5.3固态发射组件 91

3.5.4砷化镓单片集成电路 95

参考文献 96

第4章 脉冲调制器&包忠正 97

4.1概述 97

4.1.1脉冲调制器基本参数的设计 97

4.1.2参差脉冲重复频率工作的波形问题 100

4.1.3脉冲串的波形问题 101

4.1.4用于频谱控制的整形脉冲 106

4.1.5脉冲调制器的组成和分类 107

4.2刚性开关调制器 111

4.2.1基本刚管调制器 111

4.2.2浮动板调制器 131

4.3线型调制器 150

4.3.1脉冲形成网络 150

4.3.2脉冲变压器 152

4.3.3宽匹配电路 152

4.3.4脉冲稳幅电路 154

4.3.5提高工作比的探讨 155

参考文献 157

第5章 高压电源&黄世茂 159

5.1概述 159

5.2常用高压电源的种类与特点 160

5.2.1整流型高压电源 160

5.2.2线性高压电源 161

5.2.3开关型高压电源 161

5.2.4组合式高压电源 163

5.3对雷达高压电源的性能要求 163

5.3.1高电压、大功率 164

5.3.2高稳定性、低纹波 165

5.3.3高效率、小体积 166

5.3.4高可靠性 167

5.3.5多功能 167

5.4高压电源的主要功能电路 168

5.4.1逆变器 168

5.4.2整流滤波电路 174

5.4.3调压稳压电路 175

5.4.4控制保护电路 177

5.5设计高性能电源的技术途径 179

5.5.1获得高电压的技术途径 179

5.5.2提高电压稳定性的途径 180

5.5.3减小输出纹波的途径 181

5.5.4提高效率、减小体积与质量的途径 182

5.5.5获得高可靠性的途径 183

5.6高压电源的发展趋向 183

5.6.1向谐振电源发展 184

5.6.2向高性能电源发展 184

5.6.3向脉冲电源发展 184

5.6.4向程控电源发展 186

参考文献 187

第6章 雷达发射机频域测量&李金生 188

6.1概述 188

6.2频率稳定度的测量 188

6.3寄生振荡测试 190

6.4背景噪声谱测量 191

6.5主副瓣比测量 191

6.6脉冲线性调频频谱的测量 194

6.7频率、相位起伏特性测量技术 197

6.7.1射频信号的起伏特性 197

6.7.2相位噪声测量原理 198

6.7.3幅度起伏测量 200

6.7.4时间起伏测量 201

6.7.5数据采集与FFT 201

6.8雷达发射机相位噪声测量 202

参考文献 206

第7章 发射机冷却&方光乾 207

7.1概述 207

7.2强迫风冷 207

7.3强迫液冷 211

7.3.1强迫液冷计算步骤 211

7.3.2水溶液物性变化对α,△P值的影响 212

7.3.3系统噪声治理 214

7.4蒸发冷却 219

7.5热管导热 222

7.6冷却系统设计要求 226

参考文献 226

第8章 频率源&叶定标 刘兴术 228

8.1概述 228

8.2频率稳定度的概念及其诸参数间的基本关系 231

8.2.1长期频率稳定度 231

8.2.2短期频率稳定度 232

8.3雷达系统对频率源主要技术指标的要求 244

8.3.1连续波多普勒测速雷达对短稳的要求 244

8.3.2脉冲多普勒雷达对相位噪声的要求 247

8.3.3动目标显示雷达对短稳的要求 255

8.3.4脉冲多普勒跟踪雷达对短稳的要求 260

8.3.5线性调频脉冲压缩雷达对频率源的要求 262

8.3.6接收机灵敏度对本振信号调幅噪声和杂散的要求 266

8.3.7全相参频率捷变雷达对频率源的要求 267

8.3.8指令制导系统对长稳的要求 269

8.3.9雷达系统对频率源的其他要求 270

8.4雷达频率源的主要类型 271

8.4.1直接模拟式频率合成器 271

8.4.2间接式频率合成器 273

8.4.3直接数字式频率合成器 276

8.4.4非相参频率捷变雷达本振系统 278

8.5主要技术指标的测量 285

8.5.1频谱测量 285

8.5.2短期频率稳定度的测量 286

8.5.3频率捷变时间的测量 292

8.5.4功率不平度的测量 293

8.5.5非相参本振频率跟踪精度的测量 294

8.6雷达频率源的应用 297

8.6.1制导雷达的直接式频率合成器 297

8.6.2频率分集雷达频率合成器 300

8.6.3全相参频率捷变雷达频率合成器 302

参考文献 304

第9章 接收机的基本功能部件&郭世岭 黄文鑫 袁德谦 307

9.1概述 307

9.2微波传输电路 309

9.2.1微波传输线的参数 309

9.2.2空心金属波导管 310

9.2.3同轴传输线 311

9.2.4带状线 315

9.2.5微带线 319

9.2.6微波传输线的不连续性 329

9.3微波控制电路 329

9.3.1微波开关和中频开关 332

9.3.2电控衰减器 344

9.3.3限幅器 346

9.3.4移相器 351

9.4微波放大器 359

9.4.1参量放大器 359

9.4.2晶体管放大器 360

9.5微波混频器 364

9.5.1混频器的组成、分类及发展概况 364

9.5.2平衡混频器 370

9.5.3镜像回收混频器 374

9.6微波滤波器 376

9.6.1半波长谐振器平行耦合线滤波器 377

9.6.2波导滤波器 377

9.6.3螺旋滤波器 378

9.6.4带介质谐振器的窄带带通滤波器 379

9.7线性中频放大器与中频滤波器 381

9.7.1主要技术指标 381

9.7.2电路组成 382

9.7.3中频滤波器 384

9.8对数中频放大器 385

9.8.1双增益对数放大器 386

9.8.2逐级检波式对数放大器 389

9.9正交相干检波技术 391

9.9.1正交相位检波器 391

9.9.2正交信号的误差校正 394

9.9.3中频直接采样与数字正交技术 397

参考文献 398

第10章 接收机的增益控制&林平苹 400

10.1概述 400

10.2自动增益控制系统的分类及工作原理 401

10.2.1自动增益控制系统的分类 401

10.2.2自动增益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404

10.3实现增益控制的方法 407

10.3.1控制放大器自身参数实现增益控制 407

10.3.2放大器级间插入可控衰减器实现增益控制 410

10.4连续AGC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412

10.4.1连续AGC系统的运动方程 412

10.4.2连续AGC系统的线性化 415

10.4.3连续AGC系统的传递函数与状态空间描述 417

10.4.4连续AGC系统性能分析 422

10.4.5连续AGC系统的设计 426

10.5离散AGC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429

10.5.1离散AGC系统的运动方程与线性化 429

10.5.2离散AGC系统的传递函数与状态空间描述 431

10.5.3离散AGC系统性能分析 432

10.5.4数字AGC系统设计举例 434

10.6接收机增益控制的其他方式 439

10.6.1时间灵敏度控制 439

10.6.2自动噪声电平控制 440

10.6.3杂波图增益控制 441

参考文献 442

第11章 自动频率控制&林弼 443

11.1概述 443

11.1.1自动频率控制系统的作用 443

11.1.2 AFC系统的原理 444

11.1.3 AFC系统的分类 446

11.2 AFC系统的分析方法 448

11.2.1剩余误差 449

11.2.2稳定工作点 453

11.3搜索式AFC系统 457

11.3.1本振频率搜索式AFC系统 457

11.3.2发射频率搜索式AFC系统 459

11.4 AFC系统的错误控制和克服方法 460

11.4.1鉴频器极性和控制特性极性不匹配 460

11.4.2本振频率搜索过宽引起错误控制 461

11.4.3谐波混频引起的错误控制 462

11.4.4中放非线性引起错误控制 462

11.4.5脉冲状态下鉴频曲线零点的多值性 463

11.4.6本振杂散频率幅度过大造成错误控制 463

11.5 AFC系统的设计 464

11.5.1 AFC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 464

11.5.2设计步骤 465

11.6 AFC系统的调试 467

11.6.1单元电路的测试 468

11.6.2系统开环测试 469

11.6.3系统闭环测试 469

11.7某制导雷达的AFC系统 470

11.7.1系统特点 470

11.7.2系统框图 470

11.7.3系统技术指标 472

参考文献 472

第12章 单脉冲接收机&毕正良 473

12.1概述 473

12.2单脉冲接收机分类及其工作原理 476

12.2.1振幅式单脉冲接收机 476

12.2.2相位式单脉冲接收机 478

12.2.3和差式单脉冲接收机 479

12.3两种实用的和差式单脉冲接收机 482

12.3.1典型三路和差式单脉冲接收机 482

12.3.2和差幅相式单脉冲接收机 486

12.4幅相特性不一致对测角精度的影响 493

12.4.1和差式接收机幅相特性不一致对测角的影响 493

12.4.2和差幅相式接收机幅相特性不一致对测角的影响 497

12.5提高测角精度的途径 498

12.5.1通道合并法 499

12.5.2“领示”脉冲法 500

12.6单脉冲接收机的自动检测 502

参考文献 504

第13章 脉冲压缩雷达接收机&王新全 郝玉泉 505

13.1概述 505

13.2脉冲压缩的基本原理及脉冲压缩波形 507

13.2.1脉冲压缩与匹配滤波和相关接收 507

13.2.2雷达信号的模糊函数和模糊图 508

13.2.3脉冲压缩信号的特点及分类 509

13.3线性调频脉冲压缩技术 513

13.3.1线性调频脉冲压缩的基本原理 513

13.3.2线性调频模拟脉冲压缩技术 516

13.3.3线性调频数字脉冲压缩技术 520

13.3.4距离旁瓣抑制 526

13.3.5系统失真对脉冲压缩的影响 529

13.4相位编码脉冲压缩技术 537

13.4.1二相编码信号及二元伪随机序列 537

13.4.2二相编码信号的产生及处理 541

13.4.3二相编码脉冲压缩设计中的若干问题 546

13.5 SAW脉冲压缩滤波器的设计与试验 550

13.5.1 SAW器件简介 551

13.5.2 SAW脉冲压缩滤波器设计 552

13.6脉冲压缩技术在制导雷达中的应用 562

13.6.1脉冲压缩主要技术指标及对雷达性能的影响 562

13.6.2脉冲压缩对雷达系统各部分的要求 563

13.6.3多普勒频移对线性调频脉冲压缩的影响 566

13.6.4脉冲压缩应用实例 567

参考文献 571

第14章 接收机系统设计、测试与应用&黄文鑫 572

14.1概述 572

14.2接收机系统设计 573

14.2.1接收机体制的选择 573

14.2.2接收机前端设计 575

14.2.3接收机动态范围及其设计 576

14.2.4增益计算及分配 579

14.2.5中频频率的选择和带宽的确定 581

14.3接收机的自动检测技术 583

14.3.1自动检测的功能与分类 583

14.3.2 BITE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原理 584

14.3.3预处理电路设计考虑 584

14.3.4软件设计的几点考虑 587

14.3.5自检项目的选择和检测点的设置 587

14.3.6领示脉冲校准技术 588

14.4接收机主要技术指标的测量 590

14.4.1灵敏度的测量 590

14.4.2嗓声系数的测量 591

14.4.3高、中频部分带宽的测量 592

14.4.4两路幅相一致性的测量 594

14.4.5 S曲线的测量 595

14.5接收机系统设计与应用实例 596

14.5.1精密制导雷达接收机 596

14.5.2毫米波精密跟踪雷达接收机 600

14.5.3数字波束形成试验系统接收机 601

参考文献 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