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1
导论 1
问题的提出 3
本书的结构 4
相关概念界定与解释 4
1 从战争形态历史性说起——军事耗散结构系统(MDSS)的提出 11
1.1 军事耗散结构系统概念界定 13
1.2 军事耗散结构系统发展历程中的“突变” 21
1.3 军事耗散结构系统的演化图谱 30
1.4 从系统科学视角对军事系统的另一种解读 32
2 制胜之魂——信患时代军事系统的本质 37
2.1 军事系统的时间特性 39
2.2 军事系统的空间特性 41
2.3 时空物理分离与本质连续的统一 43
2.4 军事系统的总体作战特征 45
2.5 军事系统的分项作战特征 48
2.6 军事系统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转变 53
3 制胜之本——信息时代的军事主体 57
3.1 军事主体的新时代特征 59
3.2 军事主体的编制与编成 65
3.3 军事主体的矩阵式管理 67
3.4 军事技术创新主体的自组织协同 68
3.5 军事技术创新主体的创新本质 73
4 制胜之谜——信息时代的军事客体 77
4.1 关于信息化战争的本质 79
4.2 打赢信息化战争的三个制胜理念 82
4.3 幸福天国、复杂系统科学及信息化之魂 83
4.4 关于军队信息化的断想 86
4.5 囚徒困境与信息优势 94
4.6 信息力对其他战斗力要素的影响 97
4.7 网络中心战并非无懈可击 99
4.8 陆军走向何方 102
4.9 信息化作战装备保障 105
5 制胜之基——信息时代的军事工具 111
5.1 世界武器装备发展趋势 113
5.2 对几个基本问题的再认识 119
5.3 必须攻克的关键军事技术 123
5.4 从微型无人机看无人平台的发展 135
5.5 难以预料的新概念武器 139
6 制胜之方——信息时代的军事方法 145
6.1 综合集成的方法论 147
6.2 军事系统工程方法 149
6.3 军事需求论证方法 152
6.4 军事预先实践方法 157
6.5 军事技术设计方法 159
6.6 军事技术试验方法 161
6.7 军事技术评价方法 161
6.8 军事技术创新方法 162
6.9 军事创新思维方法 172
7 拿起信息化的枪——对建设信息时代军事系统的思考 177
7.1 军事思维方式变革是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突破口 180
7.2 充分发挥理论先导作用 186
7.3 走自主创新之路 190
7.4 把“以人为本”作为重要的建军治军理念 193
7.5 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军事网格 197
7.6 在协同环境中加强逻辑集成 201
7.7 基于军事文化的软实力是军事系统的“序参量” 204
跋 212
后记 214
参考文献 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