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1
导论 1
一 母题诸说 1
二 母题研究法 6
三 六朝小说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12
四 本书研究的立足点、价值和用母题研究法研究六朝小说的意义 16
五 本书主要内容及所据资料 18
第一章 唐前佛教的传播和六朝士人与佛教关系的两种范式 21
第一节 唐前佛教传播概述 22
一 佛教作为一种方术的传播 22
二 义理佛教:从格义到玄佛合流 27
三 唐前封建国家政权对佛教的调节和控制 32
四 佛教民俗化 36
第二节 义理佛教和学理型士人 41
一 学理型士人的形成途径 41
二 学理型士人的本体分析 46
第三节 皈依风尚和践修型士人 50
一 践修型士人的皈依渊源 51
二 践修型士人的本体分析 54
第二章 佛经文学与六朝小说创作 58
第一节 佛经文学与仙道类小说创作 59
一 对佛典影响六朝道经之考察 59
二 佛典对仙道类小说创作的影响 62
第二节 佛经文学与“世说体”小说创作 69
一“世说体”小说对佛经故事的袭用 69
二《佛说维摩诘经》对“世说体”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影响 74
第三节 佛经文学与宣佛小说创作 78
第三章 变化与感应:佛经文学与六朝小说神通类母题 86
第一节 两种神通观的碰撞交融 86
一 中土固有之神通观 86
二 从平实到神通:佛教神通观的演变 89
第二节 支解复形母题 95
一 佛经文学中的支解复形故事 95
二 六朝小说中的支解复形母题 99
三 支解复形母题在后世小说中的显现 103
第三节 分身术母题 105
一 佛经文学对分身术的描写 105
二 六朝小说中的分身术母题 107
三 分身术母题在后世小说中的显现 108
第四节 感应征验母题 110
一 中土传统的感应观和佛典对奉佛有验说法的记载 111
二 六朝小说中的感应征验母题 117
三 感应征验母题在后世小说中的显现 123
第四章 报恩与考验:佛经文学与六朝小说劝善类母题 126
第一节 动物报恩母题 126
一 献身救众与动物报恩:佛经中的动物感恩故事 127
二 六朝小说中的动物报恩母题 130
三 动物报恩母题在后世小说中的显现 132
第二节 三生缘母题 134
一 佛教之三生说及佛典对三生说的演绎 134
二 六朝小说中的三生缘母题 139
三 三生缘母题在后世小说中的嬗变演化 141
第三节 修佛考验母题 144
一 佛典中的修佛考验故事 144
二 六朝小说中的修佛考验母题 147
三 修佛考验母题在后世的显现 148
第五章 离魂与冥游:佛经文学与六朝小说魂游地狱母题 151
第一节 中土固有灵魂观和佛教灵魂观的交融 151
第二节 魂游地狱母题 156
一 中土冥界观与佛家地狱说 156
二 佛经中和早期西域胡人创造的魂游地狱故事 160
三 六朝宣佛小说中的魂游地狱母题 165
四 魂游地狱母题在后世小说中的嬗变演化 168
结束语 171
参考文献 176
附录 六朝小说研究年表(1919—2009) 190
后记 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