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高等教育组织趋同研究的背景 1
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 1
二、院校分化与趋同化现象并存 4
三、促进院校多样化成为国家战略 7
第二节 高等教育组织趋同研究的基础与思路 9
一、研究的基础 9
二、研究方法与思路 11
三、内容结构 15
第二章 理论与框架:组织趋同的辨识透镜 17
第一节 开放系统下的组织趋同理论 17
一、种群生态学及对组织趋同研究的影响 20
二、制度学派及其对组织趋同研究的影响 21
三、资源依附理论及其对趋同研究的影响 27
第二节 高等教育组织趋同的制度逻辑 31
一、组织分层 31
二、制度的功能 33
三、制度的标准化 36
本章小结 38
第三章 问题与表征:高等院校趋同化的现状 40
第一节 高等院校层次升格 40
一、高等院校升格 41
二、高等院校改名 42
第二节 高等院校学术漂移 53
一、发展研究生专业 53
二、专业设置趋同 54
三、追求综合化 59
四、普遍重视科研 62
本章小结 65
第四章 结构与分化:组织趋同的探究前提 67
第一节 中国高等院校结构的形成 67
一、隶属结构 67
二、科类结构 71
三、层次结构 72
第二节 高等院校分化的意义 76
一、院校层次 76
二、社会需求层次 79
三、系统层次 84
第三节 高等院校分化的测量 86
一、高等院校分化指数 86
二、高等院校的分化趋势 88
三、高等院校外部分化的机制 92
本章小结 96
第五章 合法性与同形:组织趋同的形成机制 98
第一节 强迫机制 98
一、高等学校设置评议 99
二、学科发展与专业设置 102
三、委员会社会学分析 105
第二节 规范机制 107
一、本科教学评估 107
二、大学排名的影响 114
第三节 模仿机制 122
一、目标模糊所导致的模仿趋同 122
二、高声望组织合法性的吸引 125
三、组织不确定性与专业分化 127
第四节 资源依附 133
一、政府教育资源配置规则特征 133
二、办学资源和专业分化 135
本章小结 138
第六章 转型与合法性:组织趋同的案例 142
第一节 案例研究的框架 142
第二节 X学院成为综合大学的案例 145
一、学院发展为综合大学的思想起源是什么? 145
二、组织转型的思想是如何形成决策的? 146
三、这一政策是如何执行的? 148
四、这种变化对学校和教师产生什么影响? 151
第三节 案例研究的发现和讨论 154
一、模仿趋同:身份和声望的追求 155
二、重建学术生活 155
三、整体性和矛盾:交互交织 158
四、实践:转型因素 162
五、总结 164
本章小结 167
第七章 多样化与趋同:来自美国的案例 168
第一节 美国院校的多样化 169
一、高等院校多样化 169
二、高等院校多样化的形成机制 172
第二节 美国院校趋同表现 177
一、院校升格 177
二、学术漂移 186
三、院校趋同的机制 189
第三节 美国院校趋同的案例 195
一、学院改名与升格的案例 195
二、学院转型与升格案例 199
三、院校学术漂移的争论 202
四、案例研究的发现和讨论 204
第四节 促进高等院校分化的政策 209
一、州政府加强高等教育协调 209
二、州高等教育评议会的功用 212
本章小结 218
第八章 高等院校组织趋同研究启示 220
一、院校组织趋同是过程性而非终结性问题 220
二、院校组织趋同分析模型的形成 221
三、社会文化所形成的非正式压力对院校组织趋同有间接影响 222
四、政府目标与行为的矛盾性是院校趋同的关键影响因素 222
五、大学组织具有趋同性的制度特征 223
六、中美高等院校分化和趋同具有不同的机制 224
七、政府角色定位与政策引导是促进分化的关键 225
主要参考文献 228
后记 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