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原始社会和夏、商、西周的教育 1
第一节 教育的起源和古代学校的萌芽 1
第二节 西周的教育制度 8
第二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 16
第一节 官学的衰落和私学的兴起 16
第二节 孔子的教育思想 23
第三节 孟子的教育思想 41
第四节 荀子的教育思想 49
第五节 墨子的教育思想 56
第六节 道家的教育思想 64
第七节 法家的教育思想 70
第八节 《礼记》中的教育思想 74
第三章 秦、汉教育 85
第一节 秦代教育 85
第二节 汉代文教政策 90
第三节 汉代学校教育制度 93
第四节 汉代察举制度 101
第五节 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106
第六节 王充的教育思想 114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 121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的学校教育制度 121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士制度 127
第三节 嵇康的玄学教育思想 130
第四节 颜之推及其《颜氏家训》 136
第五章 隋唐时期的教育 140
第一节 隋唐文教政策 140
第二节 隋唐学校教育制度 143
第三节 隋唐科举制度 150
第四节 韩愈的教育思想 159
第五节 柳宗元的教育思想 166
第六章 宋元时期的教育 170
第一节 宋代的文教政策和教育制度 170
第二节 宋代的科举制度 180
第三节 宋代的书院 183
第四节 辽金的教育 187
第五节 元代的教育 189
第六节 朱熹的教育思想 195
第七章 明代的教育 203
第一节 明代的文教政策和教育制度 203
第二节 明代的科举制度 209
第三节 宋元明时期的私学 211
第四节 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214
第八章 鸦片战争前的清代教育 221
第一节 清代的文教政策和教育制度 221
第二节 清代的科举制度 227
第三节 明末清初的进步教育思想 230
第四节 王夫之的教育思想 234
第五节 颜元的教育思想 239
第九章 鸦片战争到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 245
第一节 清末封建教育的衰败与教会教育的开端 245
第二节 龚自珍、魏源等对清末教育的批评和改革主张 258
第三节 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 261
第四节 张之洞的教育思想 271
第十章 维新运动和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 278
第一节 维新运动时期的教育改革 278
第二节 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 288
第三节 留学教育 300
第四节 教会教育的新阶段 306
第五节 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的教育思想 315
第十一章 民国初期的教育 329
第一节 辛亥革命前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教育活动 329
第二节 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 337
第三节 文化教育战线复古与反复古的斗争 342
第四节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347
第十二章 “五四”运动和大革命时期的教育 355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推动下的教育改革和教育思潮 355
第二节 1922年的“新学制” 370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传入和实践 375
第四节 第一次国共合作下的革命教育 384
第十三章 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 389
第一节 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宗旨与政策 389
第二节 国民政府的教育改革与学校教育的发展 395
第三节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村教育运动 403
第四节 陶行知的教育活动与思想 410
第五节 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 417
第六节 陈鹤琴的教育思想 421
第十四章 反对教会教育与反对日伪奴化教育的运动 425
第一节 反对教会教育的斗争 425
第二节 反对日伪奴化教育的斗争 434
第十五章 革命根据地教育 439
第一节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教育 439
第二节 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教育 444
第三节 解放区的教育建设 452
第十六章 从新民主主义教育向社会主义教育的转变 456
第一节 改造旧教育,创建新教育 456
第二节 独立探索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470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对社会主义教育的全面破坏 479
第十七章 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 490
第一节 教育领域中的拨乱反正 491
第二节 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498
第三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深化 507
主要参考文献 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