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学术 1223
引言 1223
一、励学篇 1227
种子也,家世之招牌也。 1227
读书贵在有志、有识、有恒 1234
活到老学到老的读书种子 1236
二、求学篇 1240
勤奋是求学的不二法门 1247
向高明人求教是治学捷径 1249
师友相交,共同促进 1252
三、溯学篇 1256
求源溯流,把握中国文化的正宗 1297
纵览百家,于学问无所不窥 1302
宗韩苏之文,有清一代大手笔 1309
继桐城遗风,被尊为近代诗坛领袖 1314
四、为学篇 1317
看、读、写、作,缺一不可 1338
要专精一业 1339
勿求强记,但求明晰通晓 1340
做读书笔记,深化理解 1341
读书贵在多疑 1343
读书最要虚心 1344
曾氏治学之法的深远影响 1344
五、论学篇 1348
作文重阳刚雄肆 1375
文章以“气”为主 1377
骈散相间,珠圆玉润 1378
情理融合,兼收并蓄 1380
学诗得法,开江西诗派 1381
书法之道,用笔贵勒贵努 1386
六、新学篇 1389
顺应时势,以读书求变 1393
延揽科技人才,传播近代科技 1397
翻译西学书籍,泽及后代 1398
齐家术 1403
引言 1403
一、家风篇 1405
家法守得一分,家道多保几年 1416
俭入奢如下水,奢返俭如登天 1418
曾国藩说:“家和福自生” 1420
宁做孝友之子,莫作官宦之家 1422
“不求好地,但求平安” 1424
倾注心血齐“第一世家” 1426
二、孝敬篇 1428
“割股疗亲”真孝情 1443
曾国藩敢“先于孝而后于忠” 1445
奉甘旨以佐父母康健 1448
孝父母贵“得以欢心” 1450
诲儿与长辈休戚一念 1451
“永言孝思,孝思维则” 1453
三、谦俭篇 1457
子弟之坏莫如骄奢 1467
“虚心涵泳”与“切己体察” 1469
“八字三不信”之祖训 1471
不留钱财与子孙 1474
“修品行”以“立功德” 1476
“淫逸骄奢”走向“败家断孙” 1478
四、关爱篇 1481
骨肉最亲,手足情深 1492
兄以弟得“坏名”而忧,弟以兄得“好名”而乐 1494
手足结好,同闯风浪 1497
贵于直,犹见谅:一语道破兄弟情 1499
弟德进一步,兄孝长一分 1500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1502
五、亲和篇 1505
盛时常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 1520
“宽一虽点翰林,不可靠他吃饭” 1522
子侄行步戒:“姑息”车马 1524
用财太侈,戒阿弟之大端也 1526
不求全满唯求缺 1528
六、睦邻篇 1530
亲近邻,家运必盛 1543
钱财松于邻而苛于己 1545
知人善任,识身边众豪杰 1547
宽待人,严律己,总有分寸 1549
艳服遭人指,位高被人妒 1551
近邻无预,慎之又慎 1553
七、济亲篇 1555
肥私一家,莫如尽“区区之心” 1571
办“社仓”以广济族人 1573
举“定例”,使亲戚家家受恩 1575
济亲:断无近名之心 1577
境地须看莫如自己的 1580
交游术 1587
引言 1587
一、处世通则 1589
曾国藩的“背景” 1625
时来运转的原因何在? 1627
怕什么来什么 1630
如临渊履薄,一生谦退 1633
二、慎择师友 1637
与何种人为伍? 1663
湘乡三剑客 1667
“三不忘”的朋友 1670
“曾胡” 1674
三、善待他人 1679
善自孝悌始 1694
“孝悌”的意义 1698
人待人无价之宝 1700
治世之道,专以致贤养民为本 1703
四、廉洁其身 1709
日课与日记 1722
修身“八德” 1726
五、忠厚诚敬 1734
磨难见平和 1756
与左、沈之间 1758
不喜虚伪狡诈 1762
差一点儿当了皇帝 1764
理财术 1771
引言 1771
一、箴言篇 1773
理财之道,全在酌盈剂虚 1789
“理财须先得人” 1790
“好处太全,恐盈极生亏” 1792
理财之道,不在过求速效 1793
二、生财篇 1796
筹饷为治军第一要义 1828
多方筹措,广为开源 1830
筹饷有方,可鉴后世 1833
三、用财篇 1837
家庭用财:以节约为本 1857
精用钱财,财用才能不乏 1859
统筹得当,财少而足用 1861
四、理财篇 1862
治家有术,善为“巧妇” 1895
临危不慌 巧理军饷 1897
思路灵活 理财得力 1898
任贤理财 后顾无忧 1890
五、用人篇 1902
有财可理与有人可用 1923
用人唯信,疑人不用 1924
慎选人才,量材而用 1926
不当其任,即行裁撤 1927
奖惩并用,人尽其才 1929
六、节财篇 1931
点滴之财,皆应慎用 1950
裁汰烦冗,节款省财 1951
能省则省,当紧则紧 1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