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
一、西方社会学的兴起 1
二、实证主义、人本主义和马克思主义 7
三、现代化、后现代化和重建现代化 13
四、理解、选择、创造 18
第二章 孔德的社会实证论 24
一、社会实证论概况 24
二、孔德的学术背景 28
三、实证方法 33
四、社会三阶段 36
五、秩序与进步 41
六、人道教 45
第三章 斯宾塞的社会有机论 48
一、学术背景 48
二、寻求真正的客观性 51
三、社会有机体的分化与整合 55
四、社会有机体的进化类型 57
第四章 迪尔凯姆的社会团结理论 61
一、学术背景 61
二、社会事实的性质与解释 65
三、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 71
四、社会团结的威胁与维持 77
第五章 马克思的社会实践论 83
一、学术背景 83
二、实践的观点 89
三、社会实践的展开结构 95
四、社会结构的矛盾运动 102
五、社会实践的异化与批判 108
第六章 齐美尔的社会形式论 114
一、学术背景 114
二、社会互动形式 119
三、社会互动矛盾 123
四、社会互动规模 128
五、文化悲剧的困惑 132
第七章 韦伯的社会行动理解论 136
一、学术背景 136
二、社会行动的理解方式 141
三、社会行动的理想类型 146
四、权威类型与科层制 154
五、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现代化 160
第八章 米德的符号互动论 164
一、学术·背景 164
二、社会行为主义 166
三、主观定义与符号世界 169
四、自我意识的分化与发展 173
五、社会组织的心理基础 179
第九章 霍曼斯的人际交换论 183
一、学术背景 183
二、小群体的结构与功能 187
三、社会交换的基本形式 191
四、群体凝聚力与交换权力 196
第十章 布劳的交换结构论 201
一、学术背景 201
二、社会交换的结构 204
三、社会交换中的权力结构 209
四、社会交换与社会宏观结构 213
第十一章 帕累托的非理性实证论 220
一、学术背景 220
二、非逻辑的社会行为 226
三、支配社会行为的剩余物与派生物 231
四、精英统治循环论 234
第十二章 帕森斯的结构功能论 239
一、学术背景 239
二、社会行动理论 244
三、社会系统理论 253
四、A—G—I—L框架 258
五、结构分化与社会发展 265
第十三章 默顿的中程功能主义 274
一、学术背景 274
二、中程功能分析的基本原则 276
三、社会功能的复杂性 279
四、越轨、角色、人格 283
第十四章 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 289
一、学术背景 289
二、意识形态的本质与演化 293
三、政治意识形态与知识分子 298
四、知识社会学 305
五、计划重建论 314
主要参考文献 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