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导论 1
1.1文献综述:媒介演进理论——从人际传播到沉浸传播 1
1.1.1“第一媒介时代”和“第二媒介时代” 2
1.1.2媒介形态演进趋向“共进共存”及“人性化” 5
1.1.3媒介空间、环境、生态理论,界定媒介、人与环境的关系 8
1.1.4传播方式和模式演进至“边界消失”,重构传播工具与传播关系 12
1.2“沉浸”相关概念溯源及理论演变 14
1.2.1“沉浸”相关概念的溯源 14
1.2.2传播意义上“沉浸”概念的提出及在虚拟现实的应用 16
1.2.3“沉浸”用于“遥在”,“沉浸传播”概念出现 19
1.3媒介技术及社会发展:“沉浸传播”演进的条件和环境 22
1.3.1从“信息化”生存向“后信息化”生存转变 24
1.3.2从“本地化”生存向“泛在化”生存转变 28
1.3.3人类不仅现实生存,也虚拟生存 31
1.4现有理论的局限及研究意义 34
1.4.1媒介形态突破传统“空间”范畴 35
1.4.2“在场”概念发生质变 36
1.5小结 37
第2章 沉浸传播的定义 39
2.1新定义的思维逻辑 39
2.1.1“技术决定论”“决定”了沉浸作为新传播方式的出现 39
2.1.2“人性化趋势”让人为了生存而选择最适合需求的东西 42
2.2对沉浸传播的定义 43
2.3新定义对已有相关定义的突破 44
2.3.1沉浸传播对三大“空间”的重构 44
2.3.2沉浸对媒介与人的关系的重构,是最热、也是最冷的媒介 47
2.4小结 49
第3章 沉浸传播的形态特征 50
3.1传播以人为中心:一切皆为媒介,人也是媒介形态 50
3.2传播无时不在:现在、过去与未来融合,虚拟与现实同在,即时与恒久同在 52
3.3传播无处不在:“遥在”与“泛在”融合,固定、移动、虚拟并存 54
3.4传播无所不能:娱乐、工作和生活边界消失,云计算整合一切 56
3.5小结 57
第4章 沉浸传播的信息构成和运动方式 59
4.1语言形态 60
4.1.1以前所有的媒介语言 60
4.1.2大环境中的泛媒介语言:智能城市监控摄像、环境广告 61
4.1.3人作为媒介语言及信息内容 62
4.1.4虚拟世界的语言 62
4.2沉浸媒介的语言霸权 63
4.2.1沉浸传播的思想呈现:润物细无声 64
4.2.2沉浸传播的媒介广告及社会话语权 65
4.3信息呈现方式 66
4.4沉浸传播信息运动的途径及特征 67
4.5小结 68
第5章 沉浸传播模式及模式图 70
5.1传播学现有主要传播模式分析 70
5.2沉浸传播模式 74
5.2.1传播过程: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全方位连接 75
5.2.2传播关系:以人为中心的传播结构 76
5.2.3传播目标和效果:传播的沉浸指数CII 77
5.3沉浸传播功能模式:IC矩阵图 78
5.3.1 IC矩阵图说明 79
5.3.2 IC矩阵图25个交叉点的意义 80
5.3.3 IC矩阵图的理论突破和研究贡献 82
5.4沉浸传播过程模式:IC立体螺旋图 82
5.4.1 IC立体螺旋图说明 82
5.4.2 IC立体螺旋图的意义 83
5.5沉浸传播关系模式:IC示意图 83
5.5.1 IC示意图说明 83
5.5.2 IC示意图的意义 84
5.6小结 84
第6章 沉浸传播模式的应用及验证 86
6.1沉浸传播模式的应用 86
6.1.1沉浸传播模式图的一般应用 86
6.1.2用沉浸传播模式划分三大媒介时代 93
6.2沉浸传播模式的案例验证 94
6.2.1第一媒介时代:前厅传单+单向传递 95
6.2.2第二媒介时代:电梯电视+分众意识 95
6.2.3第三媒介时代:全景监控+个性服务 98
6.3小结 103
第7章 沉浸传播引导“第三媒介时代”的形成 108
7.1“第三媒介时代”形成的必然原因 109
7.1.1媒介本体的变革,带来社会生产力的变革 110
7.1.2媒介空间的变革,带来人类生存空间的变革 112
7.1.3媒介社会功能的变革,带来社会关系的变革 115
7.2“第三媒介时代”的概念及特征 116
7.2.1“第三媒介时代”的概念 117
7.2.2“第三媒介时代”的特征 119
7.3小结 125
第8章“沉浸人”及其生产生活特征 128
8.1“沉浸人”的信息获取方式 129
8.1.1“受者”身份强化:对应“最热”媒介特质 129
8.1.2“自媒介”身份强化:对应“最冷”媒介特质 130
8.2“沉浸人”的生活方式 131
8.3“沉浸人”的生产方式 134
8.4“沉浸人”的娱乐方式 136
8.5“沉浸人”的未来:生物媒介的开启 139
8.6小结 140
第9章 结论:沉浸传播揭开人类传播史的新篇章 141
9.1人与媒介关系的革命 142
9.2传播内容的革命 143
9.3传播方式的革命 144
9.4媒介功能的革命 145
参考文献 149
后记 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