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视角的确定 1
二、理论基础 9
三、研究的意义 14
四、研究的现状和相关文献综述 16
第一章 探究背景:语文课程知识问题的提出 21
第一节 语文课程知识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 22
一、语文课程知识问题提出的背景:世纪末语文教育大讨论 22
二、语文课程知识问题在人文大旗下的暗潮汹涌 25
第二节 语文课程知识教育的“泛人文化”倾向 27
一、语文教学内容的空泛化 31
二、语文教学形式的虚浮化 32
第三节 病症根源:语文课程知识本体性研究的疏离 34
一、课程实施层面:教师个体对语文本体价值认知的模糊 35
二、课程内容层面:语文课程知识内容表述的笼统 37
三、课程理论层面:语文课程知识本体性研究的疏离 39
第二章 历史回眸:语文课程“动姿化”知识的演化历程 41
第一节 中国古代语文知识教学描述 42
一、“言语至上”时期 43
二、“文章学中心”时期 44
三、“读写知识一体化”时期 45
第二节 中国古代语文知识教学的特点:内潜体悟型 48
一、中国古代语文知识教学的本质观:课程即知识(维持性) 48
二、中国古代语文知识教学的价值观:教化型 50
三、中国古代语文知识教学的学习观:内潜心悟 51
第三节 现代语文知识教学的描述 53
一、雏形阶段:语文课程知识要求逐渐明朗、丰富 54
二、强化阶段:语文课程知识体系的构建探索 56
第四节 中国现代语文知识教学的特点:结构分析型 56
一、现代主义语文课程知识本质观:知识即真理(客观性) 57
二、现代主义语文课程知识价值观:实用型 60
三、现代主义语文课程知识学习观:工具训练 62
第五节 语文课程知识观的后现代主义转向 65
一、淡化阶段:从“知识中心”转向“能力中心” 66
二、争议阶段:对语文课程知识本体的思与辨 67
第三章 国际视野:西方知识问题的历史发展流变 72
第一节 古希腊时期:关注知识的本真形态和重构能力 72
一、关注知识的本真形态 73
二、关注知识的重构能力 74
第二节 近现代时期:对知识的技术理性倾向和控制力量的张扬 76
一、对知识的技术理性倾向 76
二、对知识控制力量的张扬 77
三、“汉塞尔卵石路”的深刻寓意 79
第三节 后现代时期:知识图景的多元化和游戏化 80
一、知识概念的多元界定 81
二、后现代主义知识观的基本蕴涵 84
第四节 知识教育:和谐范式·开发范式·自发范式·理解范式 87
第四章 迷茫抗争:语文课程知识观后现代转型中的东方话语困境 91
第一节 对抗:“法治”语言与“人治”语言 92
第二节 语文课程人文性的知识进化论审视 102
一、知识进化理论的引入 103
二、知识进化视角下对语文课程“人文性”的解读 106
三、语文客观知识的进化过程就是知识价值的实现过程 113
第三节 时间维度看语文课程“动姿化”知识研究的意义 115
一、知识蕴涵对过去、现在的经验和对未来的期许 115
二、知识蕴涵着体验、诠释和意义 117
第五章 横向视角:以知识元为核心的知识四个层面的划分与整合 122
第一节 现有语文课程知识框架构建策略评析 124
一、魏书生:对语文知识的“三分法” 124
二、韩雪屏:引入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 127
三、张青民、潘洪建:陈述性语文知识与程序性语文知识的细化 128
四、刘大为:语识与语感及语文教学中言语知识的三个系统 130
五、李山林:原理层、工具层和实践层三大体系 131
六、程大琥:“言语—词句—文章—文学—文化”系列 133
七、李海林:语文知识的四种作用方式 134
八、王荣生:语文知识分布的四个层面 136
第二节 重构基点:转向促进理解力的意义关系的知识系统 137
一、从《背影》课例分析探讨语文课程知识的另一种分类 140
二、从结构分析到意义关系:“知识元”型语文课程知识四个层面解析 143
三、“知识元”型语文课程知识与语文课程核心理念的关联 150
第三节 语文课程知识四个层面整合的理论意义 152
一、语文课程知识的语用学维度:立足言语能力的形成 152
二、语文课程知识的生存论视野:理解中对知识的超越 158
第六章 改革思考:“知识元”统领下的语文课程“动姿化”知识的行动策略 162
第一节“知识元”某层面知识的迷失或缺失:语文知识教育问题的揭示 163
一、从“知识元”的四个层面揭开语文课程知识的神秘面纱 163
二、知识层面缺失现象的产生缘由分析 166
第二节 反思作为课标内容的语文课程知识存现状态 167
一、条目式罗列的含混表述 167
二、动姿化策略:语文课标形态知识的“单元化” 169
第三节 反思作为教材内容的语文课程知识存现状态 171
一、现行语文新教材:人文话题单元的有益尝试 172
二、人文话题单元对概念性知识的遮蔽 176
三、动姿化策略:语文教材形态知识的“概念聚合化” 177
第四节 反思作为教学内容的语文课程知识存现状态 198
一、呼唤语文教师教学意识的觉醒 198
二、动姿化策略:语文教学形态知识的“情节化” 209
结语 215
参考文献 218
后记 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