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文化与精神文明 上海静安寺街道、南京东路街道等研究报告》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徐中振,孙慧民等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810582488
  • 页数:243 页
图书介绍:

绪言 1

上海城市社区文化发展历程 1

一、流变中的“社区文化”概念及其现实形态 2

(一)社区人文结构 6

(二)社区公益文化 7

(三)社区演艺界 7

(四)社区娱乐文化 8

(五)社区节庆活动 8

(六)商业文化活动 9

(七)社区居民文化休闲方式、家庭文化形态 9

(八)企业文化对社区文化的参与程度 10

(九)社区人文景观 10

二、城市社区文化的内容体系 11

(一)个人与家庭层面的文化活动 11

(二)人际互动式的文化活动 13

(三)社区和单位企业相互的文化服务 15

(四)社区为居民办的文化服务 16

(五)政府为社区办的文化服务 19

三、社区文化的运行机制评析 21

(一)非正式层次的自发机制 22

(二)准正式层次的市场机制 23

(三)正式层次的福利机制 24

四、社区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6

(一)社区文化的社会化运作问题 27

(二)社区文化发展的支持性体系问题 30

社区文化建设的社会动员与社会整合功能 34

一、社区文化建设与当代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 35

(一)社区文化建设与政府、市场、社会三大结构的分化 35

(二)社区文化建设与社会组织的发育和分化 36

(三)社区文化建设与社会人群的“阶层性”分化 36

(四)社区文化建设与社会精神价值的变迁 37

二、社区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四大功能 38

(一)社区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38

(二)社区文化建设的四大功能 38

三、社区网络结构与社区文化建设的三个层面 40

(一)社区网络结构特征 40

(二)社区文化建设的三个基本层面 42

四、社区文化建设和志愿者活动:动员与整合的重要方式与载体 44

(一)社区文化建设:一般参与层面的动员与整合 44

(二)社区志愿者活动:精神价值和道德实践层面的 动员与整合 46

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与文化发展 48

一、社会变迁和社区发展的必然性 49

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原则与运作架构 53

(一)街道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背景与需求分析 53

(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原则与运作架构 56

(三)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运作架构 58

三、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运作机制和实践内容 64

(一)组织领导机制 64

(二)目标责任机制 65

(三)条块结合机制 66

(四)共建共享机制 67

(五)群众参与机制 68

社区文化设施建设和管理的体制与机制 70

一、社区与社区文化资源 71

二、上海社区文化设施建设与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73

(一)社区文化设施建设状况 73

(二)社区文化设施的利用和群众参与状况 74

(三)上海社区文化设施建设和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76

三、近年来上海加强社区文化设施建设与管理的经验 78

(一)把切实满足社区群众需求作为基本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78

(二)以政府为主导,加强各方协调和各级整合 80

(三)广泛吸引群众参与,发挥资源共享、为民服务的实效 81

(四)探索规范化、社会化的各种新型管理方式 82

四、上海社区文化设施建设和管理的主要特点 83

(一)指导思想上重视文化建设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 83

(二)形成以块为主导,多样化、社会化的管理新格局 84

(三)初步形成了一些有利于社区共建、文化资源共享的政策和规范化措施 85

(四)社区各类成员的联系得到加强,群众参与程度不断提高 86

五、深化上海社区文化设施建设和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87

(一)深化上海社区文化设施建设和管理的主要对策思路 88

(二)深化上海社区文化设施建设和管理的几点建议 91

精神文明创建与“文明社区”评估体系的确立 94

一、评估文明社区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95

(一)指导思想 95

(二)评估文明社区的基本原则 96

二、文明社区评估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100

(一)文明社区评估的三个基本层面 100

(二)当前评估文明社区应予重视的若干内容和难点问题 103

三、评估文明社区的科学方法 110

(一)评估文明社区的方法论原则 111

(二)评估文明社区的若干技术性问题 113

社区团队的培育与精神文明创建——南京东路街道社区文化调查报告 117

一、团队组织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117

(一)社区团队及其主要特点 118

(二)培育社区团队的时代背景与现实基础 119

(三)培育社区团队在深化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性 120

二、社区团队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功能 121

(一)健全社区共建组织,发挥同创共建功能 121

(二)完善社区志愿者组织,发挥提高素质的育人功能 122

(三)发展各种群体的团队组织,发挥满足需求的服务功能 123

(四)加强社区党的建设,发挥密切党群联系的凝聚功能 124

(五)重视社区团队培育,发挥滚动发展的辐射功能 125

三、社区团队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思考 126

(一)社区团队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26

(二)对策思考 127

四、南京东路街道社区参与状况的调查分析 129

(一)调查综述 129

(二)数据统计分析 131

(三)社区认知情况 133

(四)社区参与情况 139

(五)社区评价情况 144

(六)有关问题的交互分析 147

(七)总结和建议 151

(八)此次调查的不足之处 152

“社区学院”在社区文明创建中的作用——静安寺街道社区文化发展状况调查 154

一、静安寺街道社区概况与文化发展状况 155

(一)街道文体团队的状况 155

(二)各小区的文体队伍状况 156

(三)文体活动开展的状况 157

(四)社区资源共享的状况 157

二、创办社区教育学院有利于满足社区多方面发展需要 158

(一)社区文化发展的需要 158

(二)社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158

(三)再就业工程的需要 158

(四)克服多头办班、多头办学现象的需要 159

三、创办社区教育学院有利于充分发挥社区文化资源效能 159

(一)利用地域优势,落实场地 159

(二)利用人文优势,落实师资 160

(三)根据居民需要,设置课程 160

(四)完善管理体制,加强领导 161

四、社区教育学院的具体做法和特点 161

(一)市西中学提供场地 161

(二)多元化的师资组阁 163

(三)多渠道筹措资金 163

五、社区教育学院产生的社会效应 164

(一)居民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164

(二)下、待岗人员在此“充电” 165

(三)文娱生活得到丰富 165

(四)文化队伍得以壮大 166

(五)基层建设得到加强 166

(六)资源共享有了实质性发展 167

(七)楼组文化、家庭文化得以深化 167

六、以社区教育学院为载体,进一步深化社区文化建设 168

(一)完善办学机制,提高教学质量 168

(二)发挥学院的辐射作用,进一步向小区楼组拓展和深化 169

(三)逐步向社区单位深化,探索社区资源整合的新路子 170

七、推进和深化群众性社区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171

八、关于静安寺社区文化资源共享和群众参与的调查 174

(一)被调查者的基本状况分析 174

(二)社区文化资源状况分析 175

(三)社区人际关系状况和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基础情况分析 177

(四)静安寺社区教育学院的活动情况分析 178

(五)社区文化活动采取的组织方式分析 179

(六)社区文化活动参与者的参与目的分析 180

(七)对居委会开展的“四百”活动的情况分析 181

(八)对居住区的社区文化活动评价和参与程度分析 181

文明社区创建之路——甘泉路街道社区精神文明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182

一、甘泉路街道创建文明社区的三个阶段 183

(一)1991~1994年,文明小区创建阶段 183

(二)1995~1997年,文明社区创建阶段 185

(三)1998年开始的文明社区新一轮创建 188

二、文明社区创建的主要成果 189

(一)社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果 189

(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显著体现 189

(三)创建活动得到群众基本认同 190

三、甘泉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做法 191

(一)动员参与机制 191

(二)社区单位共建共享机制 195

(三)社区工作保障机制 196

(四)社区发育机制 199

四、文明社区创建成果的实证调查 201

(一)社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认知状况基本面分析 201

(二)社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参与状况分析 205

(三)社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评价状况分析 207

探索社区设施引入社团和社会化管理的新机制——浦东新区罗山市民会馆个案调查报告 212

一、崭新的管理模式——公办民营型 212

(一)政府主导 213

(二)街道办事处协作 214

(三)各方参与 214

(四)社团管理 215

二、以市民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综合型服务 216

(一)发现居民的需要,精心设计广受欢迎的服务项目 217

(二)服务项目、内容、方式、时间有不断拓展的灵活机制和巨大潜能 218

(三)培养和形成了专业服务和志愿服务相结合的大服务体系 219

三、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富有使命感的团队 221

(一)强调使命,目标明确 222

(二)专业干部,创业心强 222

(三)精于管理,善于经营 224

附录一 227

附录二 234

后记 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