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动机 4
1.3研究目的 6
1.4研究问题 6
1.5研究重要性 6
1.6研究整体架构及流程 7
1.7研究限制 11
1.8名词释义 12
2 文献探讨 15
2.1教育公平的内涵及定义 15
2.2教育公平研究的回顾 19
2.2.1 PIRLS 2001关于教育公平的研究结果 22
2.2.2 PISA 2003关于教育公平的研究结果 24
2.3研究教育公平时所涉及的SES和ESCS 27
2.3.1 SES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28
2.3.2 PISA 2006中ESCS建构的内涵 28
2.4 Douglas Willms倡议促进教育公平的干预政策 35
2.4.1全面性干预政策(以全体学生为本的政策取向) 36
2.4.2社经导向干预政策(以学生社经地位为本的政策取向) 37
2.4.3补偿性干预政策(以补救学生家境状况为本的政策取向) 38
2.4.4表现性干预政策(以学生表现为本的政策取向) 39
2.4.5融合性干预政策(以学生融合为本的政策取向) 40
2.5本章总结 41
3 研究设计和方法 43
3.1研究对象及取样 43
3.2 PISA 2006科学素养评核框架与精练水平 46
3.3 ESCS与科学素养表现依存关系图的意义及功用 48
3.4中介变项检验的意义及其对分析教育公平时的重要性 49
3.5利用HLM进行教育公平数据分析的变项 51
3.6利用SEM进行教育公平数据分析的模型及变项 53
3.6.1家庭及电脑教育资源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影响 53
3.6.2利用Ajzen计划行为理论构面优化概念模型 55
3.6.3学习动机与自我效能感的内在关系 57
3.6.4关联模式的建构及其内涵 59
3.6.5变项的测量及其信度 62
3.7解答四组研究问题的研究设计 66
3.7.1问题一研究设计和方法的阐述 66
3.7.2问题二研究设计和方法的阐述 67
3.7.3问题三研究设计和方法的阐述 67
3.7.4问题四研究设计和方法的阐述 68
3.8本章总结 69
4 ESCS与科学素养表现的依存关系 71
4.1 ESCS对科学素养表现的预测力 71
4.1.1 OECD整体ESCS对科学素养表现的预测力 72
4.1.2澳门ESCS对科学素养表现的预测力 73
4.1.3在57个国家/经济体中澳门ESCS对科学素养表现的预测力 75
4.2 PISA 2006教育公平的9个国家/经济体科学素养表现的ESCS坡度线 76
4.2.1科学素养表现的ESCS坡度线高度和斜率 76
4.2.2科学素养表现的ESCS坡度线长度和曲线性指数 78
4.3澳门科学、数学和阅读素养表现的ESCS坡度线 80
4.4本章总结 81
5 PISA 2006科学、数学和阅读素养表现 83
5.1在57个国家/经济体中澳门的科学、数学和阅读素养表现 83
5.2 PISA 2006教育公平的9个国家/经济体科学、数学和阅读素养表现 85
5.2.1科学素养的三个子量尺表现分析 85
5.2.2科学素养六个精练水平表现分析 86
5.3本章总结 87
6 澳门教育公平中的不公平现象 89
6.1澳门学校科学素养表现差异 89
6.2澳门学校ESCS对学校科学素养表现的影响 90
6.2.1学校之内学生ESCS对学生科学素养表现的影响 91
6.2.2学校之间学校ESCS对学校科学素养表现的影响 93
6.3学校之内和学校之间ESCS对科学素养表现的综合模型分析 95
6.4本章总结 96
7 影响澳门ESCS与科学素养表现关系的学校类别因素 99
7.1学校之内和学校之间ESCS与科学素养表现的依存关系 99
7.2澳门主流学校ESCS与科学素养表现的依存关系 101
7.2.1非国际学校之内和之间ESCS与科学素养表现的依存关系 101
7.2.2中文答题学校之内和之间ESCS与科学素养表现的依存关系 105
7.3本章总结 109
8 学校ESCS与学校科学素养表现的中介效果分析 111
8.1学校阶层可能的中介变项 114
8.2学校资源环境对学校ESCS与学校科学素养表现的影响 115
8.2.1学校科学实验室设备对ESCS与科学素养表现的影响 115
8.2.2合资格科学科教师对ESCS与科学素养表现的影响 117
8.3学校家长选校考虑对学校ESCS与学校科学素养表现的影响 118
8.3.1学校家长认同学校有高学业成就标准对学校ESCS与学校科学素养表现的影响 119
8.3.2学校家长满意学校的纪律风气对学校ESCS与学校科学素养的影响 121
8.3.3学校家长满意学校教育学生对学校ESCS与学校科学素养的影响 123
8.4学校收生政策对学校ESCS与学校科学素养表现的影响 125
8.4.1学校考虑学业记录收生对学校ESCS与学校科学素养表现的影响 125
8.5本章总结 127
9 澳门学生阶层教育公平的深入检视 129
9.1家庭及电脑教育资源影响关联模式适配度评鉴 130
9.1.1描述统计与模式估计方法 130
9.1.2违反估计的检查 131
9.1.3模式整体适配度评鉴 134
9.1.4模式内在结构适配度评鉴 135
9.1.5整合模式的效果分析 139
9.2家庭及电脑教育资源影响SEM模型对教育公平的启示 140
10 研究总结及建议 143
10.1研究问题一的结果 144
10.1.1澳门透过ESCS对科学素养表现的预测力最低 144
10.1.2澳门学生素养表现不俗,但未见卓越 145
10.2研究问题二的结果 146
10.2.1澳门学校之间存在着教育不公平的现象 146
10.2.2澳门主流类别学校教育不公平现象突出 146
10.3研究问题三的结果 147
10.3.1两项完全中介变项对促进澳门教育公平的启示 147
10.4研究问题四的结果 148
10.4.1家庭及电脑教育资源有效提高学生科学素养表现 148
10.5达到澳门教育公平的可行政策 149
10.5.1表现性干预政策:培养澳门高质素的人才 149
10.5.2全面性干预政策 151
10.5.3以全面性干预政策取代社经导向和补偿性干预政策 155
10.6提高澳门教育品质的可行政策 158
10.6.1增加学校实验室设备 158
10.6.2增加合资格的科学科教师 159
10.7本书的创新和贡献 160
10.7.1对教育公平的认识方面 160
10.7.2概念化方面 161
10.7.3方法论方面 161
10.8结论及未来研究建议 162
10.8.1检视政策建议是否进一步改善澳门的教育公平 163
10.8.2检视抗逆学生的学业成功如何促进澳门的教育公平 163
参考书目 165
中文书目 165
英文书目 170
附录 179
附录1 学生问卷——父母最高学历 179
附录2 学生问卷——父母主要职业 180
附录3 PISA 2006教育公平的9个国家/经济体父母教育程度相应教育年期 181
附录4 ISCO-88职业声望表对应的ISEI 182
附录5 OECD整体ESCS与科学素养表现(可能值2-5)关系散点图 200
附录6 澳门学生ESCS与科学素养表现(可能值2-5)关系散点图 202
附录7 芬兰学校ESCS与科学素养表现依存关系图 204
附录8 SEM模式2至5之适配度指标 205
附录9 SEM模式2至5之路径图及标准化系数 207
附录10 SEM模式2至5潜在变项之信度与平均变异数抽取量 209
附录11 SEM模式1至5的标准化残差矩阵 211
附录12 参与PISA 2006澳门学校的科学(或理科)每周时数 213
附录13 2000至2012年澳门施政报告有关德育的内容 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