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气候变化与林业碳汇 1
一、全球气候变化背景 1
二、碳汇与林业碳汇的由来 2
三、林业碳汇概念 3
四、林业碳汇作用 3
第二节 竹林资源与生长利用特性 5
一、竹林类型 5
二、竹林生长发育特点 11
三、竹林产品利用特性 15
四、竹林资源发展状况 17
第三节 竹林碳汇问题研究 18
一、国际林业碳汇技术研究 18
二、国内竹林碳汇技术研究 19
三、竹林碳汇项目活动及意义 20
第二章 竹林碳汇基本特征与能力 24
第一节 竹林碳生长积累动态 24
一、竹子笋期高生长特征 24
二、竹林笋期碳积累规律 25
三、毛竹单株生物量异速生长模型 28
第二节 竹林碳空间分布特征 30
一、毛竹不同器官的含碳率 30
二、毛竹不同器官的碳储量 31
三、毛竹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含量及分布 32
第三节 竹林生态系统碳源汇能力 32
一、涡度相关原理与竹林通量塔观测系统 33
二、毛竹林生态系统碳源汇能力 36
三、雷竹林生态系统碳源汇能力 40
四、不同森林生态系统碳源汇能力比较 43
第四节 人为经营活动对竹林碳汇的影响 45
一、不同经营方式对竹林碳汇能力的影响 45
二、不同经营措施对毛竹林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46
三、不同经营方式毛竹林土壤活性碳库演变特征 47
四、不同经营历史对竹林土壤碳库稳定性的影响 49
五、人为经营对竹林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影响 50
第五节 主要竹材产品的碳转移特征 52
一、竹材产品碳转移研究方法 52
二、竹材产品碳转移率和碳储量比较 53
三、竹材产品碳足迹研究方法 55
四、竹材产品碳足迹研究结果 57
第三章 行业自愿减排竹子造林项目碳汇计量与监测方法学 60
第一节 范围和适用条件 60
一、应用范围 60
二、适用条件 61
第二节 术语和定义 61
第三节 基准线和监测方法学 63
一、项目合格性确定 63
二、碳库和温室气体排放源选择 65
三、基线情景识别与额外性论证 66
四、碳汇计量方法 67
第四节 碳汇监测程序 71
一、主要监测内容 71
二、主要监测方法 71
三、抽样方案 72
四、样地监测频率 72
五、项目碳储量变化监测 73
六、项目温室气体排放和泄漏监测 74
七、抽样监测精度与不确定性分析 74
八、项目核查 75
第五节 碳汇造林技术 75
一、造林地清理与整地 75
二、竹种(苗)选择与处理 75
三、造林方法与初植密度 76
四、管护与抚育措施 76
第四章 行业自愿减排竹子碳汇造林项目设计文件编制 77
第一节 项目基本信息 77
一、项目名称 77
二、项目性质 77
三、项目建设单位 77
四、项目负责人及联系方式 77
五、技术负责人及联系方式 77
六、项目建设范围 77
七、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78
八、项目实施期限 78
九、项目投资 78
第二节 项目区基线状况调查 78
一、项目活动地点的气候、土壤、地质情况 78
二、项目活动地点现有植被和野生动植物分布状况 79
三、项目活动地点水土流失情况 80
四、项目土地权属和利用现状 80
五、项目区社会经济和各类土地面积情况 82
第三节 项目实施必要性和可行性 82
一、项目必要性分析 82
二、项目可行性分析 84
第四节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86
一、造林活动安排 86
二、宣传活动安排 87
第五节 项目造林作业设计 87
一、作业设计编制依据 87
二、项目选地和布局 87
四、造林树种设计 89
五、造林技术设计 90
六、成林管理与采伐利用 92
七、水土保持措施设计 93
第六节 项目实施预期效益分析 94
一、固碳效益 94
二、经济收益 95
三、社会和生态效益 95
四、专题研究成果 95
第七节 项目实施保障措施 96
一、组织制度保障 96
二、造林质量保障 96
三、资金使用保障 97
第五章 行业自愿减排竹子碳汇造林项目计量与监测报告 104
第一节 碳汇项目实施情况 104
一、项目基本信息 104
二、项目实施情况 105
第二节 碳汇计量与监测工作情况 105
一、计量和监测人员 105
二、计量和监测范围 106
三、计量和监测内容 106
四、计量监测工作进展 106
第三节 碳汇计量监测原则与依据 107
一、计量和监测原则 107
二、计量和监测依据 108
第四节 土地合格性和项目边界确定 108
一、土地合格性 108
二、项目边界确定 109
第五节 碳库选择和温室气体排放源确定 109
一、碳库选择 109
二、温室气体排放源确定 110
第六节 碳汇计量方法与结果 110
一、碳汇计量公式 110
二、事前分层 111
三、基线碳储量变化 111
四、项目碳储量变化 114
五、项目边界内的温室气体排放 118
六、项目边界外的温室气体泄漏 119
七、项目净碳汇量 121
第七节 碳汇监测方法与结果 122
一、项目活动及其边界监测 122
二、抽样设计 123
三、项目碳储量变化监测 124
四、项目边界内的排放监测 128
五、项目边界外的泄漏监测 131
六、项目净碳汇量计算 131
七、质量保证和控制措施 132
八、不确定性分析 133
第八节 碳汇计量与监测主要结论 134
第六章 中国核证减排竹子造林碳汇项目作业设计方案 136
第一节 设计依据和原则 136
一、作业设计依据 136
二、作业设计原则 136
第二节 造林地选择 137
第三节 作业设计布局 137
第四节 树种选择及造林类型设计 137
一、造林树种选择 137
二、造林类型设计 138
第五节 营林技术设计 138
一、林地清理 138
二、整地 138
三、苗木 139
四、造林密度 139
五、基肥与回穴土 139
六、栽植 139
七、抚育与追肥 139
八、宣传告示 140
第六节 森林与环境保护措施 140
一、森林保护措施 140
二、环境保护措施 140
第七节 项目建设工程量及物资需要量 141
一、建设工程量 141
二、苗木需要量 141
三、肥料需要量 141
第八节 投资概算 141
一、概算指标 141
二、概算模型 142
三、概算结果 142
第九节 资金来源 143
第十节 工程管理 143
一、组织管理 143
二、施工管理 143
三、资金管理 144
四、抚育管理 144
五、档案管理 144
六、检查与验收 145
七、项目设计文件编写与监测及审定核证和备案工作 145
第十一节 效益分析 146
一、生态效益 146
二、社会效益 146
三、经济效益 146
第七章 中国核证减排竹子造林碳汇项目设计文件编写 147
第一节 项目活动描述 147
一、项目目的与项目概述 147
二、项目活动的地点 148
三、环境条件 149
四、采用的技术和(或)措施 152
五、项目业主及申请备案法人 153
六、项目土地权属和核证减排量(CCER)的权属 154
七、土地合格性评估 154
八、林业项目减排量非持久性问题的解决方法 155
第二节 选定的基线和监测方法学应用 155
一、所采用的方法学 155
二、所采用方法学的适用性 155
三、碳库和温室气体排放源的选择 156
四、碳层划分 156
五、基线情景识别与额外性论证 157
六、项目减排量的事前预估 159
七、监测计划 171
第三节 项目运行期及计入期 181
一、项目运行期 181
二、项目计入期 181
第四节 环境影响 181
一、环境影响分析 181
二、环境影响评价 182
第五节 社会经济影响 182
一、社会经济影响分析 182
二、社会经济影响评价 183
第六节 利益相关方分析 183
一、收集当地利益相关方的评论 183
二、当地利益相关方的评论概要 184
三、关于处理当地利益相关方评论的报告 185
第七节 附件内容 185
第八章 中国核证减排竹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 186
第一节 引言 186
第二节 适用条件 186
第三节 规范性引用文件 187
第四节 术语定义 189
第五节 基线与碳计量方法 191
一、项目边界确定 191
二、碳库和温室气体排放源选择 192
三、项目期和计入期选择 193
四、基线情景识别和额外性论证 193
五、碳层划分 194
六、基线碳汇量 195
七、项目碳汇量 203
八、项目减排量 213
第六节 监测程序 214
一、项目实施监测 214
二、项目碳层更新和抽样设计 215
三、竹林生物质碳储量变化的测定 217
四、项目收获竹材竹产品碳储量变化的测定 220
五、项目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的测定 220
六、项目边界内温室气体排放增加量的监测 221
七、监测精度控制和校正 221
八、不需监测的数据和参数 222
九、需要监测的数据和参数 231
第九章 中国核证减排竹林经营碳汇项目作业设计方案 240
第一节 设计依据和原则 240
一、作业设计依据 240
二、作业设计原则 240
第二节 林分现状调查 241
第四节 作业设计布局 241
第五节 经营技术设计 242
一、施肥 242
二、留笋 242
三、采伐 242
四、割灌除草 242
五、林地垦复 243
六、维持竹林健康 243
七、竹材利用 243
八、宣传告示 243
第六节 林分目标结构和调整年限 243
第七节 竹林资源与环境保护措施 244
一、竹林资源保护措施 244
二、环境保护措施 244
第八节 项目实施面积及物资需要量 244
一、实施面积 244
二、肥料需要量 245
第九节 投资概算 245
一、概算指标 245
二、概算模型 245
三、概算结果 245
第十节 资金来源 246
第十一节 项目管理 247
一、组织管理 247
二、资金管理 247
三、经营管理 247
四、档案管理 247
五、项目设计文件编写与监测及审定核证和备案工作 248
第十二节 效益分析 248
一、生态效益 248
二、社会效益 249
三、经济效益 249
第十章 中国核证减排竹林经营碳汇项目设计文件编写 250
第一节 项目活动描述 250
一、项目目的与项目概述 250
二、项目活动的地点 251
三、环境条件 252
四、采用的技术和(或)措施 259
五、项目业主及申请备案法人 260
六、项目土地权属和核证减排量(CCER)的权属 260
七、土地合格性评估 261
八、林业项目减排量非持久性问题的解决方法 261
第二节 选定的基线和监测方法学应用 261
一、所采用的方法学 261
二、所采用方法学的适用性 261
三、碳库和温室气体排放源的选择 262
四、碳层划分 263
五、基线情景识别与额外性论证 264
六、项目减排量的事前预估 266
七、监测计划 284
第三节 项目运行期及计入期 294
一、项目运行期 294
二、项目计入期 294
第四节 环境影响 295
一、环境影响分析 295
二、环境影响评价 295
第五节 社会经济影响 296
一、社会经济影响分析 296
二、社会经济影响评价 296
第六节 利益相关方分析 297
一、收集当地利益相关方的评论 297
二、当地利益相关方的评论概要 297
三、关于处理当地利益相关方评论的报告 298
第七节 附件 298
参考文献 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