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1
大事记 19
第一篇 地理 47
第一章 政区 47
第一节 建制沿革 47
历代建制 47
撤县设市 48
第二节 行政区划 49
历代区划 49
建镇并乡撤区 50
建青龙街道 51
附录:撤青龙街道 建新型社区 52
第二章 街道·乡·镇 54
青龙街道 54
红枫湖镇 57
站街镇 61
卫城镇 65
新店镇 69
百花湖乡 73
麦格苗族布依族乡 76
暗流乡 79
王庄布依族苗族乡 82
流长苗族乡 85
犁倭乡 89
第三章 自然资源 93
第一节 气候资源 93
气候特征 93
光能资源 94
热能资源 96
水分资源 98
第二节 土地资源 100
地形地貌 100
土地利用现状 101
土地利用变化 104
耕地保护 105
喀斯特地貌分布 106
国土资源详查 107
第三节 矿产资源 109
铝土矿 110
煤矿 112
铁矿 112
其他矿产 113
第四节 水资源 113
地表水 114
地下水 117
水质 119
第五节 森林资源 126
林种结构 126
森林分布 126
林场 127
古树名木 127
第六节 旅游资源 128
暗流河 128
红枫湖 130
百花湖 131
东风湖 131
索风营湖 131
城区景观 132
第四章 基础设施 133
第一节 交通 133
公路建设 133
干线公路 134
县乡公路 135
农村公路 136
专用公路 136
铁路 137
水运航道 138
公路桥涵 138
隧道 140
铁路桥 140
汽车站·收费站 140
火车站 141
码头·渡口 142
第二节 水利 143
引水工程 143
提水工程 145
蓄水工程 148
集雨工程 151
防洪排涝工程 152
城镇供水设施 153
农村人畜饮水 155
烟水配套工程 157
水利工程整治 157
第三节 供电 163
变电站及输配进出线 163
电量供应 165
第五章 城镇建设 167
第一节 规划 167
总体规划 167
中心区控制性详规 168
近期规划 169
抗震防灾规划 170
第二节 城区建设 171
城区演变 171
街道建设 172
房屋建设 174
公共设施 175
第三节 小城镇建设 179
建制镇驻地小城镇建设 179
非建制镇驻地小城镇建设 180
工矿区小集镇建设 181
第六章 环境保护 182
第一节 环境质量状况 182
“两湖”水质 182
大气环境 184
声环境 186
第二节 环境治理 186
污染源调查 186
污染防治 187
第三节 生态修复 189
林业生态建设 189
森林病虫害防治 192
森林防火 192
矿山迹地生态修复 193
城市绿地工程 193
喀斯特生态经济技术开发示范 194
生态农业建设 197
水资源开发利用 198
水资源节 约与保护 201
第四节 “两湖”治理和保护 206
水质恶化 206
前期治理 208
近期治理 210
第五节 自然灾害及防治 217
灾害性天气 217
人工影响天气 221
地质灾害 222
第七章 人口 224
第一节 人口数量 224
自然变动 224
迁移变动 226
第二节 人口分布 226
人口密度 226
城乡分布 227
地区分布 227
第三节 人口结构 229
性别构成 229
年龄构成 234
民族构成 237
文化构成 239
婚姻、家庭构成 241
第四节 劳动力资源 242
数量及变化 242
年龄结构 243
文化结构 243
第八章 民族 245
第一节 汉族 245
第二节 苗族 246
分布 246
服饰 248
习俗 250
节日 255
第三节 布依族 256
分布 256
服饰 258
习俗 259
节日 260
第四节 彝族 261
分布 261
服饰 263
习俗 263
节日 264
第五节 仡佬族 265
分布 265
服饰 268
习俗 268
节日 269
第六节 回族 270
分布 271
服饰 272
习俗 272
节日 275
第七节 其他民族 275
第八节 民族工作 276
第二篇 经济建设 283
第九章 经济综述 283
第一节 概况 283
主要成就 283
工业总产值 292
农业总产值 294
固定资产投资 29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98
第二节 经济体制改革 299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299
工业企业体制改革 303
商业流通体制改革 308
第三节 居民生活水平 311
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 311
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 314
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差距 316
全部在岗职工工资水平 318
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工资调整与改革 320
穿着 322
饮食 323
住房 323
出行 325
家庭耐用品 325
第四节 非公有制经济 331
第十章 工业·建筑业 334
第一节 工业布局与结构 334
布局 334
产业结构 337
第二节 工业分类 338
采矿 338
冶金 341
化工 344
电力 345
非金属矿物质制品 346
塑料制品 350
医药制造 350
纺织印染 353
皮鞋、纺织面料鞋制造 354
服装 354
印刷 355
农副食品加工 355
第三节 企业管理 360
国有企业管理 360
城镇集体企业管理 364
第四节 工业园区建设 365
东区工业园 366
西区工业园 366
第五节 重点工业企业及名优特产品 367
重点企业选介 367
名优特产品介绍 371
第六节 建筑业 372
第十一章 流通·服务业 375
第一节 商品市场 375
市场建设 375
集贸市场 376
城镇市场 378
第二节 商品购销 379
主要生产资料 379
日用工业品 382
食用粮油 382
食盐 387
卷烟 388
燃料 390
民爆物品 391
第三节 住宿·餐饮·居民服务 391
住宿餐饮 394
美容美发洗浴 394
租赁业 394
家政服务 395
广告装潢 395
第四节 交通运输 396
道路运输 396
运输企业 399
水上航运 400
铁路运输 400
第五节 房地产业 400
房地产开发 401
国有土地使用权划拨与交易 406
房屋交易管理 408
第六节 邮政 408
邮政设施 408
邮运网路 408
邮政业务 409
第七节 电信 410
电信通信 410
移动通信设施 413
移动通信 415
联通通信 416
第八节 旅游业 417
旅游规划 417
旅游设施 418
旅游活动 420
旅游管理 421
旅游开发 422
第九节 金融 422
人民银行 423
工商银行 426
农业银行 427
建设银行 429
商业银行 430
邮政储蓄银行 430
信用合作社 430
银监办 432
保险公司 433
专记 清镇物流城 435
第十二章 经济管理 437
第一节 经济计划 437
计划编制 437
计划执行 438
第二节 财政 442
财政体制 442
财政收支 444
财政管理与监督 447
主要改革 449
财源建设 452
政府债务 453
第三节 物价管理 453
价格管理 453
价格 458
收费管理 459
价格认证 459
市场物价监督 460
第四节 审计 461
定期审计 461
财务收支审计 462
财政审计 462
专案审计 463
经济责任审计 463
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审计 464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 464
社会审计 465
专项资金审计 465
第五节 工商行政 466
市场准入 466
市场监督管理 469
商标 472
广告监督管理 473
合同管理 474
消费者权益保护 475
公平交易执法 475
第六节 质量技术监督 477
计量管理与计量检定 477
质量监督 478
标准化管理 480
行政执法 481
组织机构代码管理 482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 482
第七节 食品药品监督 483
药品市场监督 483
特殊药品和疫苗专项整治 484
医疗器械安全检查 484
药品生产企业监管 485
食品安全 485
第八节 统计 487
统计管理 487
社会经济统计 488
统计调查 489
统计执法 494
统计服务 495
第九节 税务 495
税务机构 495
国税种类及税收 496
地税种类及税收 497
税收征管与执法 500
第三篇 农村·农业·农民 505
第十三章 农村 505
第一节 村、支两委建设 505
第二节 农村基础设施 512
乡村道路 512
人畜饮水 512
农网改造 513
“四改一气” 513
气象设施 514
现代农业装备 515
村级综合楼建设 516
第三节 农村社会服务 516
农业服务 516
农机服务 518
动物防疫 519
农村合作医疗 522
金融服务 523
社会化服务体系 524
“一站式”服务 528
农村经济信息网络 529
第四节 新农村创建 529
文明村寨 529
小康村 531
社会主义新农村 532
移民示范新村 534
异地搬迁新村 534
新农村选介 535
第十四章 农业 538
第一节 农业区划 538
全省县级农业区划试点 538
成果运用 540
跟踪研究 540
工作重点转移 541
第二节 土地承包·流转 541
土地承包 541
土地延包 543
土地流转 543
第三节 农业产业结构 544
第四节 农业综合开发 546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546
土地综合利用项目 549
“绿宝”基地建设 550
坡改梯工程 550
农田基本建设 551
农田水利 553
水土保持 553
水毁农田修复 554
第五节 农业科技推广 554
种植技术 554
施肥技术 557
中低产田(土)改良技术 558
植物保护技术 559
养殖业技术 562
第六节 农业生产 564
粮食 564
油料作物 565
烤烟 566
蔬菜 568
果树 570
中药材 571
茶叶 572
第七节 畜牧水产业 573
发展历程 573
瘦肉型猪基地 575
商品鱼基地 577
奶牛基地 578
养鸡基地 580
第八节 农畜产品质量安全 581
第九节 农业机械 582
农机监理 582
农机推广与管理 583
第十节 农业企业选介 584
清镇温氏畜牧有限公司 585
清镇市大发养殖有限公司 585
贵州三联乳业有限公司 585
清镇青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585
贵州省清镇农牧场 586
第十五章 农民 587
第一节 提高素质 587
农业人口概况 587
提升学历 587
农技培训 588
非农技术培训 589
“绿色证书”培训 591
诚信农民建设 591
第二节 增加收入 592
就地创业 592
劳务输出 594
返乡创业 596
“双带”致富 597
第十六章 强农惠农 599
第一节 政策落实 599
财政投入 600
农业补贴 602
减轻农民负担 604
改善民生 607
第二节 扶贫 611
早期扶贫 611
“八七”扶贫攻坚 612
新阶段扶贫 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