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节 选题依据与研究背景情况 4
一、中国电视剧地域文化研究视角的关注 4
二、鲁派电视剧在整个中国电视剧艺术发展中的不可忽视性 4
第二节 研究现状、目的及意义 5
一、研究现状 5
二、研究目的 7
三、研究意义 8
第三节 研究设想 8
一、研究思路 8
二、研究方法 10
三、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11
四、概念界定 12
第一章 地域文化与电视剧创作 15
第一节 地域文化视阈下的中国电视剧艺术创作 15
一、地域文化影响下的文学艺术创作 15
二、地域文化:中国电视剧创作的新思维 17
三、地域流派电视剧的艺术特征 18
四、地域电视剧:把握地域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21
第二节 齐鲁文化与鲁派电视剧艺术创作 23
一、齐鲁文化的发展与精神内核 23
二、齐鲁文化孕育的山东文学艺术 28
三、齐鲁文化与鲁派电视剧创作 36
第二章 鲁派电视剧的发展历程 44
第一节 20世纪70年代末:缘起与初创 44
一、文艺思想解冻与中国电视剧艺术发展 45
二、山东广播电视艺术发展与电视剧创作 47
第二节 20世纪80年代:“三连冠”后的沉思 48
一、中国电视剧“伤痕”后的反思 49
二、鲁派电视剧创作的“大道初成” 51
第三节 20世纪90年代:稳步发展,多维创作 58
一、大众文化与中国电视剧创作 58
二、鲁派电视剧创作的多元化尝试 59
第四节 新世纪:争优创先,打响地域牌 67
一、文化全球化与中国电视剧发展 68
二、鲁派电视剧创作艺术与商业并举 70
第三章 鲁派电视剧的题材研究 76
第一节 中国电视剧的类型化发展 77
一、类型化发展的无意识探索 79
二、类型化发展意识的觉醒 81
三、“类型”的细化、交叉与杂糅 84
第二节 鲁派电视剧的题材发展与类型化探索 85
一、革命历史题材:齐鲁红色文化的精神书写 87
二、历史正剧题材:历史的厚重与重现 91
三、农村题材电视剧:山东农村的改革写实 95
四、侠义传奇题材:齐鲁人民正义的集体无意识演绎 98
五、儿童题材:社会大主题的童趣表达 100
第三节 鲁派电视剧:由“题材”到“类型”的探索 101
一、立足齐鲁文化的资源本土,创作优势题材 103
二、充分挖掘齐鲁文化资源,走地域电视剧的创作类型道路 104
三、积极探索由“题材”走向“类型”的地域文化创作道路 104
第四章 鲁派电视剧的审美文化研究 107
第一节 艺术气质的地域文化印记 107
一、创作者的本土特质 108
二、革命叙事的家国情怀 110
三、人物形象的正能量传递 111
四、齐鲁文化精神的践行 114
第二节 鲁派电视剧的审美文化特征 116
一、审美“形式”的缔造:齐鲁印象的大气厚重 116
二、审美意象创作:人物的山东气质 123
三、审美精神追求:崇高意蕴的演绎 128
第三节 经典鲁派电视剧作品的审美追求 133
一、《大染坊》:演绎鲁商气概的崇高 134
二、《闯关东》:书写山东精神的厚重 138
三、《沂蒙》:歌颂“红嫂”精神的悲壮 141
第五章 鲁派电视剧发展的SWOT分析及其自觉、自信与自强 148
第一节 鲁派电视剧发展的SWOT分析 149
一、SWOT分析法在影视文化传播研究的运用 150
二、鲁派电视剧发展的优势(S) 151
三、鲁派电视剧发展的劣势(W) 156
四、鲁派电视剧发展的机遇(O) 161
五、鲁派电视剧发展的挑战(T) 165
第二节 鲁派电视剧发展的自觉、自信与自强 169
一、引领时代风尚,自觉创精品 169
二、发挥齐鲁文化资源优势,自信拓题材 173
三、发展电视剧生产的民营企业,自强树品牌 176
附录 1978~2016年山东省出品的主要电视剧作品 180
参考文献 184
后记 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