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 区块链1.0:从比特币到数字货币 205
第16章 区块链1.0数字货币概述、安全与监管 205
16.1 区块链1.0概述 205
16.1.1 技术堆栈与行业问题概要 206
16.1.2 运作、应用与接受度 207
16.2 数字货币与法币的关系 207
16.3 数字钱包与资产安全 209
16.3.1 私钥丢失或被盗 209
16.3.2 密码泄露与助记词被盗 210
16.4 数字货币的全球监管 210
16.4.1 全球监管概况与重点 210
16.4.2 币种下线规则与未来趋势 212
16.4.3 美国、欧盟的政策 213
16.4.4 中国、韩国、日本与其他国家的政策 215
第17章 比特币的内涵、运行机制与原理 218
17.1 比特币的内涵与产生缘由 218
17.1.1 比特币的概念、缘由与使命 218
17.1.2 开发、开源与独特 220
17.2 双花、交易与时间戳 223
17.2.1 双花与解决 223
17.2.2 交易与时间戳 224
17.3 比特币矿池、矿机与挖矿 227
17.3.1 挖矿原理、操作与激励 227
17.3.2 挖矿的意义、缺陷与冲突 230
17.3.3 矿池、设备与演化 232
17.4 网络运行、简化与防范攻击 234
17.5 价值、隐私与计算 237
17.5.1 价值分割与隐私保护 237
17.5.2 攻击与计算 238
第18章 比特币的功用安全、误解攻击、炒作违法与监管等 242
18.1 比特币的功用与误解 242
18.1.1 特定功用与理解 242
18.1.2 误解与诠释 244
18.1.3 比特币与传销、庞氏骗局等的区别 246
18.2 汇款支付与储藏募捐 248
18.2.1 支付与回款 248
18.2.2 储藏与捐募 249
18.3 信任炒作与违法用途 250
18.3.1 信任与炒作 250
18.3.2 非法用途与种类 251
18.4 黑客攻击与安全保护 254
18.4.1 黑客攻击与消失 254
18.4.2 安全与追踪 256
18.5 监管与趋势 258
第19章 比特币扩容,隔离见证与闪电网络 261
19.1 比特币扩容 261
19.1.1 软分叉与硬分叉 261
19.1.2 比特币扩容的利弊 262
19.2 隔离见证 263
19.2.1 隔离见证的概念与产生 263
19.2.2 隔离见证的内涵、数据与改进 264
19.2.3 效果、安全与作用 268
19.3 闪电网络 269
19.3.1 闪电网络的产生与核心原理 269
19.3.2 闪电网络的优点、现状与问题 271
第20章 百花齐放的“山寨币” 274
20.1 莱特币 274
20.1.1 山寨币与莱特币的产生 274
20.1.2 莱特币的特点 276
20.1.3 莱特币的傲人业绩与前景 278
20.2 比特币现金(BCH) 279
20.2.1 分叉币、BCH的诞生与争论 279
20.2.2 BCH的改进 280
20.2.3 扩容方案与问题 281
20.3 瑞波币(Ripple) 282
20.3.1 内涵与涨幅 282
20.3.2 运作方式及其与比特币的比较 283
20.3.3 瑞波币的特点与优势 284
20.4 狗狗币 285
20.4.1 内涵与挖矿 285
20.4.2 制造神话 286
20.4.3 传奇揭秘 287
20.5 代表性交易网站 288
20.6 黑心币及其预防与判断 290
第五部分 区块链2.0:智能合约与可编程金融 297
第21章 区块链2.0的基石:智能合约 297
21.1 智能合约的概念、内涵及其与区块链的关系 297
21.1.1 智能合约的概念与内涵 297
21.1.2 智能合约与传统合约、区块链的关系 298
21.2 智能合约的特点、问题与原理及其执行步骤 299
21.2.1 智能合约的特点与问题 299
21.2.2 智能合约的原理与构建 300
21.2.3 执行步骤 301
21.3 智能合约与四大概念(元素)的关系 303
21.4 智能合约应用的空间 305
21.5 投产前必须注意的三件事 306
第22章 区块链2.0与可编程金融 309
22.1 概念、内涵与范围 309
22.2 区块链2.0数字资产、借贷、众筹等应用 310
22.3 区块链2.0微支付与API运用 311
22.4 区块链2.0金融服务、程序等运用 312
22.5 区块链2.0股权合规及优势 313
22.6 区块链2.0智能合约的主流平台 315
第23章 以太坊的内涵框架、机制运行及其与比特币的比较 318
23.1 以太坊的概念、意义与特点 318
23.1.1 以太坊的概念与意义 318
23.1.2 Token与特点 320
23.2 以太坊的框架与结构 322
23.2.1 以太坊的框架、结构与合约语言 322
23.2.2 DApp的条件与特征 323
23.3 以太坊的核心概念 324
23.3.1 虚拟机、账户及状态 324
23.3.2 交易、Gas、存储及栈 326
23.3.3 指令集、调用及库等 328
23.4 以太坊与比特币的比较 330
23.5 以太坊的运行原理与状态变化 332
23.5.1 以太坊的原理与运行 332
23.5.2 以太坊的状态变化机制 332
23.6 以太坊和以太坊经典的区别 333
23.6.1 可变性、发展与兼容 333
23.6.2 可交易、容量与政策等 334
第24章 以太坊代币、雷电网络、应用及其典型项目 336
24.1 以太代币的发行 336
24.1.1 以太币的发行与数量 336
24.1.2 以太币挖矿与单位 338
24.2 雷电网络及其运行 339
24.2.1 雷电网络的原理与运行 339
24.2.2 雷电网络与闪电网络的比较 341
24.3 客户端及说明 342
24.3.1 版本与作用 342
24.3.2 软件与说明 343
24.4 应用项目(突出用途和特点) 343
24.5 典型项目(突出概况) 345
第25章 超级账本的构架特色、价值功用与开发应用 349
25.1 超级账本的概述 349
25.1.1 超级账本的概念、成长与目标 349
25.1.2 超级账本的原则、地位与价值 350
25.2 超级账本的构架与组成 351
25.2.1 超级账本构架设计与组成 351
25.2.2 超级账本项目的特色 353
25.3 超级账本的主要功能 354
25.4 开发者及其操作 355
25.5 超级账本的运用 357
第26章 以太坊、超级账本与比特币的比较 359
26.1 以太坊与超级账本的比较 359
26.1.1 总体上的比较 359
26.1.2 智能合约的比较 360
26.2 比特币与以太坊的工作量证明比较 361
26.2.1 算法比较 361
26.2.2 难度计算 362
26.3 比特币、以太坊与超级账本的比较 363
26.31 账户、存储与出块 363
26.3.2 共识机制与SPV 364
第27章 B3i、R3及国内外著名的区块链组织 366
27.1 全球保险业风向标:B3i联盟 366
27.1.1 B3i联盟的概况与平台 366
27.1.2 B3i联盟区块链再保险平台 367
27.2 B3i联盟平台数据与发展计划 368
27.2.1 B3i联盟平台数据标准与结构 368
27.2.2 B3i联盟的未来计划 371
27.3 R3区块链联盟的内涵与发展历程 371
27.4 R3区块链联盟的各种质疑 373
27.4.1 技术与运作质疑 373
27.4.2 极端质疑 374
27.5 其他世界级区块链联盟 375
27.6 我国区块链2.0联盟链 377
27.6.1 最早的三大联盟 377
27.6.2 其他联盟 379
第六部分 区块链3.0:可编程的经济与社会 385
第28章 区块链3.0的概述 385
28.1 区块链3.0的内涵与特点 385
28.1.1 区块链3.0的概念 385
28.1.2 区块链3.0的三大特性 386
28.2 区块链3.0的应用思维与构架 388
28.3 区块链3.0的门槛与因素 389
28.3.1 区块链3.0的实现门槛 389
28.3.2 区块链3.0的必备因素 390
28.4 区块链3.0的大文件存储 391
28.5 区块链3.0与提升TPS的方法 392
第29章 EOS及IPFS:区块链3.0的实力先行者 395
29.1 EOS的内涵、优势与前途 395
29.1.1 EOS的概念与优势 395
29.1.2 EOS的实践必要性与前途 396
29.2 EOS的技术亮点与提升 397
29.3 星际文件系统 398
29.3.1 星际文件系统的概念与发展 398
29.3.2 技术与结合 399
29.4 IPFS新一代的网络服务 400
29.4.1 3种模式 400
29.4.2 第3种模式的好处 401
29.5 IPFS的新架构和作用 402
29.5.1 IPFS的构架与描述 402
29.5.2 颠覆与价值 403
第30章 迅雷链:区块链3.0的实力竞争者 405
30.1 迅雷链的概念与特征 405
30.2 链克与星域云 406
30.2.1 链克与作用 406
30.2.2 星域云与功用 406
30.2.3 边缘计算与CDN服务 407
30.3 合约资产和平台 408
30.4 迅雷链+TCFS 409
30.4.1 迅雷链TCFS的概念、作用和特点 409
30.4.2 核心与流程 410
30.5 TCF与IPFS的比较 412
第31章 九大区块链3.0公链的性能、应用及其比较 414
31.1 五大公链基础与共识机制 414
31.1.1 五大公链的基本情况比较 414
31.1.2 五大公链的共识机制比较 415
31.2 五大公链的性能与应用 416
31.2.1 五大公链的性能比较 416
31.2.2 五大公链的应用潜力比较 417
31.3 VAR与AE 417
31.3.1 VAR公链 417
31.3.2 AE公链 419
31.4 小蚁与量子链 420
31.4.1 小蚁NEO 420
31.4.2 量子链Qtum 422
31.5 比原链与金融链 424
31.5.1 比原链BTM 424
31.5.2 金融链JRC 425
第32章 区块链3.0与自主主权身份革命 428
32.1 时代产物与自主主权身份革命 428
32.1.1 时代产物、内涵与界定 428
32.1.2 自主主权身份与区块链的关系 429
32.2 数字身份的演变 430
32.2.1 第一和第二阶段 430
32.2.2 第三和第四阶段 432
32.3 自主主权身份原则与障碍 433
32.3.1 十大原则 433
32.3.2 法律障碍 435
32.3.3 应用核心悖论 436
32.4 数权解密 437
32.4.1 数权的概念与新权利 437
32.4.2 数权立法与物权的区别 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