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从原始文书到简册书籍的物质文化内涵 2
二、从“身教”“言传”到“刻画记事” 9
三、“甲骨文”“钟鼎文”与“盟书”“石经” 13
四、图书的起源与中国书籍简策制度的成型 17
第一章 从诸子百家著述到《六艺》编订成书 32
第一节 《汉书·艺文志》及其著录的诸子百家著述 33
一、“编年体”史书 36
二、“国别体”史书 37
三、“纪事本末体”史书 38
四、“语录体”著述 39
五、汇编体著述 39
第二节 从“汲冢竹书”到《穆天子传》《竹书纪年》 40
第三节 孔子编订《六艺》的书文化史意义及其影响 43
第四节 由“熹平石经”开创的儒家经典刻石颁布传统 50
一、“正始石经” 50
二、“开成石经” 53
三、“蜀石经” 54
四、“北宋石经” 54
五、“南宋石经” 55
六、“清石经” 55
第二章 汉唐时代的纸写本书籍 57
第一节 从除“挟书律”到“书积如丘山” 58
第二节 取简牍载体而代之的纸本书籍 63
第三节 书籍市场的萌芽与佣书职业的诞生 70
一、书籍市场在汉代的萌芽 70
二、佣书职业的出现 73
第四节 确立了四部分类书目体系的《隋书·经籍志》 77
一、从《魏中经簿》到《晋中经簿》《晋元帝四部书目》 79
二、《隋书·经籍志》对书目四分法的确定 82
第五节 纸写本书籍的物质载体以及书籍制度 85
第三章 西佛东传、士子科举与雕版纸印本书籍 91
第一节 西佛东传与佛经的译写传录 91
第二节 隋规唐随的科举考试制度 94
第三节 隋、唐书事与儒家《五经》的刊刻 99
一、隋文帝的民间征书与禁绝纬候、图谶 99
二、唐代弘文馆与集贤院 100
三、类书的编纂与修史制度的确立 103
四、儒家《五经》的刊定 107
第四节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与中国版本学的起源 108
一、雕版印刷术的出现及意义 109
二、雕版印刷技术应发明于中唐时期 112
三、初始时期的雕印本书籍 116
四、中国书籍版本学的起源 117
第五节 唐代的文化传播与图书贸易 121
一、写本书的抄录与文集编纂 121
二、诗文作品的传播与读者接受 124
三、小说的传播与阅读 127
第四章 宋、元版印书籍的生产和流传 132
第一节 宋代皇家藏书的校勘、整理与编目 133
一、崇文院及“三馆” 133
二、民间征书与宫廷藏书的整理、编目 135
三、宫廷藏书的编校活动 135
四、朝廷对民间书坊的规范 138
第二节 官刻、私刻与寺观、书院刻书 139
一、官刻 140
二、家刻 142
三、佛寺、道观刻书 144
四、书院刻书 145
第三节 宋代“坊刻本” 146
一、宋代民间书坊的发展 148
二、宋代坊刻本的文化影响 151
第四节 诗文集与笔记小说的兴盛 155
一、宋代名家诗文集注 155
二、笔记小说的勃兴 160
第五节 辽、金、元时期的书籍文化 163
一、辽代的书籍文化 163
二、金代的书籍文化 165
三、元代的书籍文化 168
第六节 从蝴蝶装、包背装到印本书的“册叶制度” 178
一、装帧 179
二、版式 181
三、结构 182
第五章 明版清刊的书籍制度及其近代化嬗变 186
第一节 官府的书籍编纂 187
一、明、清官府的编纂机构 187
二、从《永乐大典》到《古今图书集成》的类书编纂 188
三、《四库全书》的编纂和“七阁”收藏 191
第二节 明、清两代的刻书事业 196
一、明代的刻书业 196
二、清代前期的刻书事业 204
三、晚清四大藏书楼 210
第三节 “西学东渐”潮流中的书文化嬗变 217
一、“西学东渐”时代思潮中的译书活动 217
二、近代教育的兴起与新式教科书的编制 223
三、西方教会出版机构的出版活动 224
四、“洋装书”的舶来与中国近代图书馆的兴起 228
第四节 晚清官书局的兴衰 230
一、金陵书局 230
二、广雅书局 232
第五节 近代民营书业的崛起与书业系统的建立 234
一、同文书局 236
二、商务印书馆 237
三、近代化书业市场的形成 238
后记 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