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工程走廊冻土环境与高速公路布局》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汪双杰,王佐,陈建兵编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547838228
  • 页数:278 页
图书介绍:

第1章 绪论 1

1.1 中国多年冻土分布概况 2

1.1.1 高纬度多年冻土 2

1.1.2 高山多年冻土 4

1.1.3 高海拔多年冻土 5

1.2 青藏工程走廊自然地理环境概述 7

1.2.1 青藏工程走廊地理位置 7

1.2.2 青藏工程走廊气候特征 7

1.3 国内外冻土工程与环境研究现状 8

1.4 青藏高速公路功能定位及必要性 18

1.4.1 功能定位 18

1.4.2 必要性和迫切性 24

1.4.3 青藏高速公路建设面临的技术问题 30

第2章 青藏工程走廊工程地质评价与区划 35

2.1 青藏工程走廊工程地质特性 36

2.1.1 地形地貌 36

2.1.2 地层岩性 36

2.1.3 水文地质 38

2.1.4 地质构造与地震活动 38

2.1.5 特殊岩土与不良地质作用 39

2.2 青藏工程走廊冻土环境特征 39

2.2.1 多年冻土分布与发育特征 39

2.2.2 多年冻土区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42

2.3 青藏工程走廊综合勘察技术 44

2.3.1 遥感技术在多年冻土勘察中的应用 45

2.3.2 综合物探方法在多年冻土勘察中的应用 53

2.3.3 多年冻土工程地质勘察新技术 63

2.4 青藏工程走廊工程地质评价 66

2.4.1 多年冻土工程地质评价方法 66

2.4.2 多年冻土工程地质评价结果 72

第3章 青藏工程走廊多年冻土演化规律与预测分析 87

3.1 1957—2012年青藏工程走廊气候变化特征 88

3.1.1 年平均气温变化特征 88

3.1.2 年降雨量变化特征 89

3.1.3 1961—2010年青藏高原气候特征的分析 90

3.2 1994—2014年青藏工程走廊多年冻土演化规律 92

3.2.1 活动层厚度变化趋势 92

3.2.2 多年冻土地温变化趋势 94

3.3 冻土环境与工程活动的相互影响 96

3.3.1 地温差异性变化特征分析 96

3.3.2 上限差异性变化特征分析 101

3.3.3 青藏公路路基变形特征分析 103

3.4 多年冻土发展趋势与预测分析 107

3.4.1 多年冻土预测模型及其参数 107

3.4.2 多年冻土预测结果 112

第4章 构筑物群热干扰状况下的公路风险分析与工程容量评价 119

4.1 青藏工程走廊构筑物群相互热干扰 120

4.1.1 青藏工程走廊已建工程热影响状况分析 120

4.1.2 青藏公路热影响范围 120

4.1.3 青藏工程走廊已建工程热影响范围计算模型 124

4.1.4 满足青藏工程走廊线性道路相互热不干扰的最小安全距离 131

4.2 青藏工程走廊公路风险分析 135

4.2.1 多年冻土热融蚀敏感性预估模型 135

4.2.2 多年冻土地温、活动层厚度数值计算 137

4.2.3 多年冻土热融蚀敏感性分布预测 140

4.2.4 青藏高速公路工程风险区划 141

4.3 青藏工程走廊工程容量评估评价 148

4.3.1 青藏工程走廊“工程容量”评价方法 148

4.3.2 已建工程及青藏高速公路相互热影响(一级评价层) 149

4.3.3 冻土地质、地形地貌、冻融灾害综合评价(二级评价层) 149

4.3.4 自然环境保护及风沙灾害(三级评价层) 160

第5章 多年冻土区公路路线选择分层目标法 165

5.1 路线选择分层目标法基本理论 166

5.1.1 理论模型 166

5.1.2 划分依据 167

5.1.3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169

5.2 走廊带选择层模型 170

5.2.1 走廊带选择层模型技术路线图 170

5.2.2 影响因素分析 170

5.2.3 模型构建 171

5.3 基本线位层选线困难度模型 171

5.3.1 基本线位层选线模型技术路线图 171

5.3.2 影响因素分析 172

5.3.3 模型构建 173

5.4 最终线位层可靠度模型 176

5.4.1 最终线位层选线模型技术路线图 176

5.4.2 可靠度模型构建 176

5.4.3 方案优选方法 182

5.5 实例应用 186

5.5.1 项目背景简介 186

5.5.2 走廊带选择层路线方案 187

5.5.3 基本路线方案 188

5.5.4 最终路线方案 191

第6章 基于既有公路建设与运营状况的青藏高速公路建设模式分析 199

6.1 青藏高原既有公路技术状况调查与分析 200

6.1.1 青藏高原既有公路线形概况 200

6.1.2 青藏高原既有公路路基、路面概况 203

6.1.3 青藏高原既有公路构造物概况 209

6.2 青藏高速公路建设的影响因素分析 211

6.2.1 线形指标 212

6.2.2 冻土地质 213

6.2.3 干扰工程 214

6.2.4 生态环境 214

6.2.5 地形地貌 215

6.2.6 交通干扰 215

6.2.7 社会、经济 216

6.3 青藏高速公路的建设模式 216

6.3.1 建设方案分析比选 216

6.3.2 建设模式分析比选 226

6.3.3 建设实施方案分析比选 230

第7章 青藏高速公路线位布局基本原则与总体方案设计 233

7.1 青藏高速公路线位布局的控制因素分析 234

7.1.1 地形、地质 234

7.1.2 城镇规划 234

7.1.3 路网规划 236

7.1.4 多年冻土 236

7.1.5 干扰工程 237

7.1.6 环境保护 237

7.1.7 军事设施 238

7.2 青藏高速公路线位布局的基本原则 238

7.2.1 走廊带选择原则 238

7.2.2 基本线位选择原则 239

7.2.3 最终线位选择原则 242

7.3 青藏高速公路的线位布局 245

7.3.1 西大滩至不冻泉段线位布局 245

7.3.2 不冻泉至楚玛尔河段线位布局 249

7.3.3 楚玛尔河至秀水河段线位布局 249

7.3.4 秀水河至雅玛尔河段线位布局 251

7.3.5 雅玛尔河至沱沱河段线位布局 258

7.3.6 沱沱河至开心岭段线位布局 260

7.3.7 开心岭至十二工区段线位布局 261

7.3.8 十二工区至温泉兵站段线位布局 263

7.3.9 温泉兵站至安多段线位布局 266

参考文献 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