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学校体育健康思想 1
一、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思想发展 1
二、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的主导思想 6
三、我国学校体育教育观念的历史碰撞与融合 11
四、毛泽东的“健康第一”教育思想 14
第二章 学校体育健康调研 19
一、我国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现状 19
二、我国大学健康教育现状 30
三、我国特殊学校体育教育现状 36
四、江西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现状 42
五、江西体育发展现状 49
第三章 学校体育健康教育体系 59
一、构建大学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59
二、大学健康教育体系研究 65
三、改革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体系 71
四、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体系 80
五、构建大学体育与健康融合教学体系 88
六、体育教育专业适应素质教育发展 92
第四章 学校体育健康融合模式 99
一、主导与主体相结合的快乐体育教学模式 99
二、体育人文社会学课程教学模式 103
三、提高大学生耐力素质的教学方法 107
四、优化体育教学过程模式 110
第五章 学校体育健康效果与评价 116
一、我国普通高校新体育课程标准实施效果 116
二、我国城镇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效果 122
三、我国城镇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效果 128
四、江西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效果 135
五、我国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评价体系 141
六、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效应特征与体育课质量评价 156
第六章 学校体育健康教育主体 161
一、大学生体育意识形成中的障碍心理 161
二、体育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效应 166
三、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效应 171
四、大学生体育学习的影响因素 177
第七章 学校体育健康师资培养 181
一、大学体育教师的素质与培养策略 181
二、体育教师在学生考评中的心理调控 184
三、学校体育教师专业化与社会角色 188
四、学校青年体育教师的入职教育与培养 192
五、学校体育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196
六、我国学校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 201
第八章 学校课余体育与消费 205
一、我国普通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健康发展思路 205
二、有氧健身运动分类指导 209
三、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经济行为与策略 216
四、高校体育资源开发的效益与评价 220
第九章 学校体育健康文化与发展 226
一、发展校园体育文化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26
二、建构校园体育文化促进学校素质教育发展 230
三、体育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辩证关系 234
四、影响体育教学改革成效的几个关系 237
五、信息技术发展与体育教育改革 242
六、体育健身与社会发展关系 246
七、江西体育可持续发展 248
八、新时代我国体育运动健康持续发展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