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路》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健秋主编
  • 出 版 社: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218129747
  • 页数:241 页
图书介绍:

进一步提升我市干部培训效能研究 1

一、我市干部队伍素质总体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1

二、我市干部培训工作成效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3

(一)我市干部培训工作的主要成效 3

(二)对照新时代新任务干部培训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5

三、提升我市干部培训效能的初步思路与对策 7

(一)健全调训制度,科学规划培训对象 8

(二)完善课程体系,合理布局培训内容 9

(三)优化培训方式,注重线上线下结合 10

(四)严格学员管理,加强学风建设检查 10

(五)健全考核方式,强化结果运用管理 11

(六)加强技术创新,发挥网络培训优势 12

(七)采取多种方式,增强培训师资力量 13

东莞城市更新路径研究 16

一、东莞城市更新的进展和成效 16

(一)进展概况 16

(二)开发模式 16

(三)运行机制 17

二、东莞城市更新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8

(一)规划引领作用有待加强 18

(二)政府统筹力度有待提升 20

(三)各项机制亟待完善 21

(四)政策体系亟须健全 23

三、国内先进城市更新经验借鉴与启示 24

(一)广州模式 25

(二)深圳模式 26

(三)佛山模式 28

(四)对东莞城市更新的启示 30

四、实施城市更新的对策建议 33

(一)树立城市更新理念,提高机构整合效能 33

(二)明确发展目标,实施“城市更新倍增计划” 34

(三)发挥规划引领,保障节约集约 35

(四)鼓励合作开发,推动均衡发展 37

(五)健全融资机制,提升市场动力 39

(六)引导公众参与,创新监管方式 40

提升东莞城市管理水平问题研究 43

一、引言 43

二、东莞城市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45

(一)东莞城市管理的现状 46

(二)东莞城市管理与城市品质提升面临的主要问题 47

三、国内外城市管理经验与做法 51

(一)南京“城市治理”模式 51

(二)杭州“互联网+城市管理”模式 52

(三)无锡“行政协作”执法模式 53

(四)香港“法治”城市管理模式 54

(五)新加坡“多主体议事机制”城市管理模式 55

四、加强城市管理提升城市品质的对策建议 56

(一)理顺城市管理职能 56

(二)创新城市管理执法机制 58

(三)强化执法法律支撑力度 59

(四)强化城市管理组织领导 60

(五)加强城市管理执法队伍建设 62

(六)构建城市管理“互联网+”平台 63

(七)加大城市管理宣传力度 64

优化东莞干部干事创业软环境研究 67

一、新形势下优化干部干事创业的新要求 67

二、东莞市优化干部干事创业软环境的做法 68

(一)坚持深化改革,优化政务环境 69

(二)坚持实绩考核,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 69

(三)坚持立足基层,深化基层党组织建设 70

(四)坚持教育培训,加强党员干部的道德引领与能力培养 70

三、东莞干部干事创业软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 71

(一)东莞干部干事创业存在的问题 71

(二)东莞干部干事创业软环境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73

四、优化东莞干部干事创业软环境的建议 76

(一)优化干部干事创业的几个关键因素 76

(二)优化东莞干部干事创业软环境的具体对策 77

十八大以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新创造新成就新经验 82

一、十八大以来东莞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创造新成就 82

(一)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逐步形成 83

(二)创新基层党组织运行机制,基层党内民主建设逐步提升 84

(三)创建基层党建工作新模式,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提档加速 85

(四)创新基层党组织活动载体,主题式组织生活新模式逐步形成 87

二、十八大以来东莞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经验 87

(一)必须加强核心建设,抓好关键少数 88

(二)必须加强协同建设,构造新型格局 88

(三)必须加强整顿建设,破解软散难题 89

(四)必须加强功能建设,发挥引领作用 90

三、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启示与建议 91

(一)在多元思潮影响下强化党组织思想建设 91

(二)在现代社会治理需求下重构基层党组织体系 92

(三)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推动流动党员再组织化 93

(四)在多元利益诉求下发挥基层党建整体功能 94

(五)在互联网技术变迁下构造“智慧党建”平台 95

揭西县南山镇火炬村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报告 97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97

二、火炬村的基本情况 97

(一)火炬村的一般情况 97

(二)火炬村红色文化资源的独特优势 99

三、火炬村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 100

(一)近期规划(2017.7.1—2018.7.1) 100

(二)中期规划(2018.7.1—2020.7.1) 103

(三)远期规划(2020.7.1—2025.7.1) 106

东莞干部在线培训发展对策研究 109

一、基本现状 109

(一)平台搭建方面,打造了“电脑+平板+手机”多终端全媒体培训平台 110

(二)资源建设方面,构建了优质的在线教学资源库 110

(三)教育培训方面,大规模干部轮训成效凸显 110

(四)培训数据方面,拥有丰富的数据资源库 111

二、存在问题 111

(一)总体统筹有待加强 111

(二)培训平台有待升级 112

(三)制度体系有待健全 112

三、对策建议 113

(一)成立领导小组,加强顶层设计 113

(二)加快改造升级,充分发挥平台作用 114

(三)盘活优质资源,加快课程库建设 115

(四)健全管理制度,构建长效机制 116

东莞市委党校智慧校园建设研究 117

一、东莞市委党校智慧校园建设现状分析 117

(一)信息化教学取得新突破 117

(二)信息化管理取得新进展 118

(三)信息化设施建设取得新成效 119

二、东莞市委党校智慧校园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120

(一)重视技术应用,忽视培训理念转变 120

(二)干部教育培训需求的个性化服务与课程优化配置之间的矛盾 120

(三)干部教育培训范围的有限性与培训需求愿望的普遍性之间的矛盾 121

(四)智慧校园建设与网络安全之间的矛盾 121

三、进一步提高智慧校园建设水平的具体举措和建议 122

(一)转变传统观念,提高现代信息化意识 122

(二)优化课程设置,尽量满足学员个性化培训需求 122

(三)确定层级培训权限和范围,实现资源共享 123

(四)树立信息安全观念和正版化观念,加强网络安全 123

(五)加大资金投入,拓展信息推送渠道 124

对东莞市美丽乡村建设的一点思考 125

一、东莞市美丽乡村建设的现状分析 125

二、东莞市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要求 126

(一)对东莞城市的自然资源要心中有数 127

(二)对东莞的历史人文资源要心中有数 127

(三)对东莞改革开放过程中形成的宝贵资源要心中有数 127

(四)对东莞农耕文化资源要心中有数 128

三、对东莞市美丽乡村建设的若干建议 128

(一)以美化、绿化和亮化为要求,整治好已成规模的“六大园区” 128

(二)以优化、整合、提升为要求,加速特色小镇建设 129

(三)以引导、指导、先导为要求,成立专门的领导协调机构 129

(四)以高规格、高标准、高要求为要求,切实把特色小镇资源用好用活,把特色小镇建设成为东莞美丽乡村的亮丽风景 129

(五)以民生、民情、民乐为要求,科学规划、综合实施、全面优化、立体开发特色小镇 130

(六)以重商、安商、稳商、惠商为要求,解决好特色小镇的资金需求问题 130

(七)以鼓励市民创业、创新、创收为要求,激活东莞市民的创造热情,为东莞城市的全面提升聚集正能量 130

(八)以共识、共建、共享为手段,把特色小镇建设作为东莞新一轮发展的发动机来推动 130

优势聚合、协同创新: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体化建设中的“华为启示” 133

一、聚合优势:华为进入东莞的理性选择 133

(一)区位和成本优势 133

(二)产业与人才优势 134

(三)制度与营商优势 135

(四)服务与政策优势 135

二、乘数效应:华为助推东莞的综合贡献 136

(一)拉动整体经济增长,带动规模效益跃升 136

(二)促进区域产业链集群,助推产业结构转型 137

(三)提升关联企业技术水平,形成创新区域联盟 138

(四)吸引高素质人才聚集,促进创业热情迸发 139

三、协同升级:华为入莞带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与融合的启示 139

四、政策建议:完善珠三角国家自创区一体化建设的思考 141

(一)建设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为产业发展提供开放平台 141

(二)有序推进公共服务共享,为产业创新提供公平环境 142

(三)打造中国版“纳斯达克”,为全球创新企业提供金融支持 142

(四)鼓励集约利用土地,为先进制造业转移提供广阔空间 143

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东莞滨海湾新区发展战略研究 145

一、战略定位中的三个维度:开放型滨海经济新高地、智造产业联动中心区、大湾区四城融合试验区 145

(一)打造开放型滨海经济新高地 145

(二)探索智造产业联动中心区 146

(三)探索粤港澳大湾区四城融合试验区 148

(四)时间表和路线图 150

二、关于基础设施建设 152

(一)规划现状提要 152

(二)工作思路 157

三、关于核心统筹区功能布局 163

(一)原长安新区板块——国际智造孵化基地 164

(二)威远板块——国际高端人才聚集地 166

(三)沙角板块——国际腹地型港口 169

四、关于统筹拓展区功能布局 172

(一)构建梯次协作的港口布局 173

(二)统筹协调立沙石化产业发展 173

(三)开展坭洲岛岸线资源整治工程 174

五、关于运作机制设置 175

(一)成立决策咨询委员会 175

(二)搭建智库平台中心 176

(三)探索新型雇员制 176

(四)建立高效激励机制 177

六、关于投融资平台建设 177

(一)理顺控股公司股权结构 177

(二)探索建设投融资创新试点平台 178

构建新型政商关系 180

一、中国政商关系的基本状况 180

(一)政商关系的本质 180

(二)旧式政商关系 181

(三)中国政商关系错综复杂 181

二、新型政商关系的提出与价值 181

(一)新型政商关系的提出 181

(二)新型政商关系的价值 181

三、如何构建新型政商关系 183

(一)重构新型政商文化 183

(二)建立界面清晰、简约的公共权力体系 184

(三)建立公共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社会机制 184

(四)建立公正廉洁的公职人员队伍 185

(五)建立民营企业家的正面引导与激励机制 185

(六)完善政商交往平台机制 186

习近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探析 188

一、引言 188

二、习近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理论内涵 189

(一)生态发展观 189

(二)全球生态观 190

(三)系统治理观 191

三、习近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重要意义 191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中国生态实践相结合的最新发展 191

(二)为推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武器 192

(三)为化解全球生态难题贡献中国智慧 192

《论语》“仁”德思想对领导干部道德素质提升的启示 194

一、《论语》“仁”德思想概述 194

二、《论语》“仁”德思想对领导干部道德素质提升的启示 195

(一)“孝悌”思想与小爱精神 195

(二)“忠恕”之道与大爱情怀 196

(三)“杀身成仁”与坚定理想信念 197

(四)“克己复礼”与个人品性修养 197

(五)“政者正也”与榜样带头作用 198

(六)“人焉廋哉”与注重观察的选人用人之道 199

三、结语 200

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的改革探索 201

一、当前机构编制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201

(一)编制管理问题的简要列举 201

(二)编制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02

二、统筹使用编制资源的目标和基本原则 204

(一)统筹使用编制资源改革的目标 204

(二)统筹使用编制资源改革的基本原则 205

三、科学统筹使用编制资源的思路建议 206

(一)协调转变政府职能与编制资源关系 206

(二)协调机构改革与编制管理改革的关系 207

(三)协调工作流程再造与编制管理改革的关系 210

(四)协调公务员制度改革与编制管理改革的关系 210

(五)创新编制管理方式 211

东莞经济转型过程中的法律问题研究 213

一、法治经济的内在逻辑与价值理念 213

(一)党的十九大法治经济政策解读 214

(二)法治经济需准确定位政府与市场关系 215

二、经济转型时期对法治建设的新要求 216

(一)“观俗立法则治”的重要意义 216

(二)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后法治化问题愈发突出 217

三、东莞经济转型过程中的法治建设问题 218

(一)东莞经济转型过程中的阶段性特征 218

(二)东莞市土地产权经营中的法律问题 221

(三)东莞企业民间融资的法律问题 225

(四)东莞经济转型过程中知识产权领域的法律问题 229

四、法治经济下政府与市场的权责边界 230

(一)正确把握政府的权力与职责 230

(二)东莞经济转型过程中法制建设需坚持的两个原则 231

结语 232

落实创新驱动重大战略构建东莞智能芯片产业集群研究 235

一、我市芯片产业发展现状——芯片产业发展基础 235

二、我市芯片产业主要短板 236

(一)产业支持力度不够,缺少市级的产业扶持政策 236

(二)人才吸引力不足,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缺乏 236

(三)产业链对接不够,未能发挥产业联动优势 236

(四)融资渠道不多,难以有效解决资金困境 237

三、我市构建智能芯片产业集群的对策建议 237

(一)政策支持强保障 237

(二)基金扶持引发展 238

(三)人才支撑夯基础 238

(四)产业平台促集群 238

后记 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