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1
凡例 1
概述 1
第一编 机构 队伍 3
第一章 县级机构 3
第一节 国营拖拉机站 3
第二节 农机发展中心 4
第三节 农机科研所 6
第四节 农业机械学会 6
第二章 内设机构 9
第一节 行政机构 9
第二节 业务机构 9
第三章 乡镇机构 16
第一节 公社拖拉机站 16
第二节 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 17
第四章 村级机构 21
第一节 管理服务组织 21
第二节 安全监督组织 24
第五章 直属企业 29
第一节 农机修造厂 29
第二节 农机公司 30
第三节 农机服务站 32
第六章 管理队伍 33
第一节 职工总数 33
第二节 科技队伍 36
第三节 监理队伍 38
第四节 经营管理队伍 40
第五节 推广队伍 41
第六节 培训队伍 41
第七章 生产人员 43
第一节 集体单位生产人员 43
第二节 农机户生产人员 43
第三节 驾驶员 操作手 44
第八章 党组织 45
第一节 国营站党支部 党总支 45
第二节 农机系统党总支 45
第三节 农机系统党支部 46
第四节 组织建设 50
第五节 思想建设 52
第六节 廉政建设 54
第九章 工会 55
第一节 系统工会 55
第二节 基层工会 55
第十章 协会 57
第一节 农机专业户协会 57
第二节 驾驶员协会 58
第三节 农机协会 59
第二编 基本建设 63
第一章 县级单位建设 63
第一节 机关大院 63
第二节 培训大楼 65
第三节 培训学校 67
第四节 农机修造厂 68
第五节 农机公司 70
第六节 农机村(家属区) 73
第二章 基层单位建设 75
第一节 汾阳岭服务站 75
第二节 塔儿山服务站 76
第三编 经营管理 79
第一章 农机拥有量 79
第一节 农机总动力 79
第二节 拖拉机 80
第三节 耕整机械 90
第四节 施肥播种机械 96
第五节 中耕与植保机械 99
第六节 场上农具及收获机械 103
第七节 设施农业机械 107
第八节 保护性耕作机械 107
第九节 农田基本建设机械 108
第十节 运输机械 111
第十一节 农副产品加工机械 116
第十二节 牧业机械 121
第十三节 排灌提水机械 125
第十四节 固定动力机械 129
第十五节 农机拥有量原值 137
第十六节 农机普查 139
第二章 经营形式 141
第一节 国营拖拉机站 141
第二节 国营集体交替变革 143
第三节 社办拖拉机站 148
第四节 队办机耕队 156
第五节 农民自主经营 161
第六节 县直农机站 166
第七节 农机大户 167
第三章 农机化投入 171
第一节 农机事业费 171
第二节 建国营站投资 173
第三节 试点投资 173
第四节 支援人民公社投资 178
第五节 专项资金 178
第六节 机具补贴 182
第七节 贷款 186
第八节 农民个体投入 190
第四章 农机化水平 191
第一节 总作业量 191
第二节 机耕机耙 193
第三节 机收机脱 199
第四节 机械播种 203
第五节 农田建设 207
第六节 保护性耕作 208
第七节 农机运输 210
第八节 机电灌溉 212
第九节 机械植保 214
第十节 机械铺膜 215
第十一节 农副产品加工 216
第五章 油料管理 217
第一节 耗油总量 217
第二节 优待政策 219
第三节 定量包干 220
第四节 计划供应 221
第五节 指标分配 224
第六节 抗旱救灾 228
第七节 “粮油挂钩” 229
第八节 高转平 自采油 231
第九节 优惠补贴 231
第十节 节约用油 232
第六章 “南征北战” 235
第一节 全县会战 235
第二节 跨区作战 241
第三节 出省征战 243
第七章 经营效益 251
第一节 农机经营总效益 251
第二节 农机户经营效益 252
第四编 监理 培训 259
第一章 队伍 装备 259
第一节 监理队伍 259
第二节 监理装备 259
第二章 牌证发放 263
第一节 拖拉机牌照 263
第二节 其他农机号牌 266
第三节 行驶证 269
第四节 驾驶证 安全考核证 269
第五节 驾驶员考核 272
第三章 年检年审 273
第一节 拖拉机年检 273
第二节 收获机械年检 278
第三节 驾驶员审验 280
第四节 收费标准 281
第四章 档案管理 285
第一节 文书档案 285
第二节 机车档案 285
第三节 驾驶员档案 285
第四节 档案移交 286
第五章 田检路查 287
第一节 田检 287
第二节 路查 287
第三节 执法证件发放 288
第四节 路查职责 289
第五节 处罚文书 290
第六章 农机事故 291
第一节 事故案例 291
第二节 事故鉴定 293
第三节 事故处理 294
第七章 农机培训 295
第一节 培训基地 295
第二节 培训设施 295
第三节 驾驶员培训 296
第四节 管理干部培训 298
第五节 学生实习 298
第八章 农机保险 299
第一节 参保 299
第二节 理赔 300
第五编 科研推广 303
第一章 农机科研 303
第一节 技术革新 303
第二节 机具研制 306
第三节 科研成果 307
第二章 新技术推广 311
第一节 国家项目 311
第二节 省级项目 317
第六编 修造 供应 325
第一章 农机维修 325
第一节 大修 325
第二节 维修 329
第三节 包修 331
第四节 网点管理 335
第二章 农机修造 339
第一节 国营农机修造厂 339
第二节 民营农机修造厂 344
第三章 农机供应 345
第一节 农机公司 345
第二节 国营网点 348
第三节 个体网点 350
第七编 农机化宣传 357
第一章 订阅报刊 357
第一节 组织订阅 357
第二节 订阅份数 359
第三节 学用报刊 362
第二章 通讯报道 364
第一节 通联组织 364
第二节 新闻报道 365
第三节 激励机制 366
第四节 新闻发布 367
第五节 编印简报 368
第三章 法规宣传 369
第一节 法规颁布 369
第二节 宣传活动 370
第四章 科普宣传 377
第一节 机耕技术 377
第二节 机播技术 377
第三节 机收技术 378
第四节 旱作农业技术 379
第五节 保护性耕作技术 379
第五章 文艺宣传 381
第一节 电视专题片 381
第二节 大型晚会 381
第三节 文学创作 382
第八编 人物 389
第一章 人物传 389
王一平 389
吕斌 390
侯风林 390
高顺成 391
宋澜 391
段连新 392
张耀东 393
郭秀山 393
刘齐家 394
张裕民 394
韩春山 395
王素芳 396
李喜胜 396
第二章 人物录 397
王曰顺 397
张恩弟 398
李社稷 398
苏华 399
赵祖鼎 400
刘茂盛 401
李玉祥 401
刘武经 402
陈洪秀 403
吴创基 403
王焕莲 405
张安国 405
席世泰 406
高甫士 406
王福瑞 407
张锁柱 408
李宝善 409
孙宝德 410
沈盛煜 411
张彦平 411
李彦清 412
苏连升 412
马云龙 413
赖建华 414
刘银发 415
郭福安 415
郑留根 416
陶新玉 417
杜新成 417
徐春生 418
田同兴 418
刘欢迎 420
柴福良 421
吕九锁 422
张来顺 422
赵文彪 423
乔凤鸣 424
张爱民 425
王志祥 426
邢正管 426
任跃辉 427
张逢虎 427
崔怀玲 428
柴新民 428
蒋泽民 429
李引兰 429
贾宝记 430
陈杰芳 430
王强 431
附: 431
外县籍人士录 431
1979年—2007年先进集体荣誉录 432
1987年—2006年先进个人荣誉录 437
第九编 机具图谱 443
第一章 古代农器具 443
第一节 旧石器 443
第二节 新石器 444
第三节 铁木农具 445
第二章 传统农器具 446
第一节 耕整农具 446
第二节 播种农具 449
第三节 中耕农具 450
第四节 灌溉农具 451
第五节 收获农具 452
第六节 场上用具 453
第七节 运输工具 457
第八节 车马輓具 460
第九节 加工工具 461
第十节 农村衡具 465
第十一节 畜牧工具 466
第十二节 其它农具 467
第三章 半化机具 468
第一节 耕地机具 468
第二节 播种 移苗器具 468
第三节 追肥机具 469
第四节 中耕 铺膜机 469
第五节 植保器具 470
第六节 运输机具 471
第七节 加工机具 471
第四章 机械化机具 472
第一节 固定动力机械 472
第二节 国外型拖拉机 473
第三节 国产小型拖拉机 474
第四节 国产大中型拖拉机 476
第五节 耕整机械 480
第六节 施肥播种机械 482
第七节 保护性耕作机械 484
第八节 收获机械 486
第九节 运输机械 489
第十节 牧业机械 490
第十一节 农田建设机械 492
第十二节 排灌机械 494
第十三节 植保机械 495
第十四节 加工机械 495
第十五节 其他机械 498
附录 499
一、领导讲话 501
二、规定 意见 504
三、条例 方案 509
四、通告 通知 519
五、标准解释 523
大事记 525
限外辑要 551
修志始末 559
跋 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