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论 1
第一节 概述 1
第二节 中医学对传染病的认识和在防治方面的成就 2
第三节 感染与免疫 4
一、感染的概念 4
二、感染过程的表现 4
三、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 5
四、感染过程中机体免疫应答的作用 5
第四节 传染病的发病机制 8
一、传染病的发生和发展 8
二、组织损伤的机制 8
三、重要的病理生理变化 8
第五节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与预防 9
一、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9
二、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11
第六节 传染病的特征 11
一、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11
二、传染病的临床特点 12
第七节 传染病的诊断 14
一、流行病学资料 14
二、临床资料 15
三、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资料 15
第八节 传染病的治疗 16
一、治疗原则 16
二、治疗方法 16
第九节 传染病的预防 17
一、管理传染源 17
二、切断传播途径 18
三、保护易感人群 20
第十节 展望 21
第二章 病毒性肝炎 23
第一节 概述 23
一、病毒性肝炎的病因 23
二、病毒性肝炎的症状 26
三、病毒性肝炎的检查与诊断 28
四、鉴别诊断 30
五、病毒性肝炎的治疗 32
六、病毒性肝炎的预防 35
第二节 甲型病毒性肝炎 35
一、病原学 35
二、流行病学 36
三、发病机制与病理变化 38
四、临床表现 39
五、诊断标准 39
六、鉴别诊断 41
七、治疗 41
八、预防与调护 43
九、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43
第三节 乙型病毒性肝炎 45
一、病原学 46
二、流行病学 46
三、发病机制与病理变化 47
四、临床表现 51
五、诊断标准 54
六、鉴别诊断 54
七、治疗 55
八、预防与调护 57
九、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58
第四节 丙型病毒性肝炎 66
一、病原学 66
二、流行病学 67
三、发病机制与病理变化 68
四、临床表现 70
五、诊断标准 71
六、鉴别诊断 71
七、治疗 72
八、预防与调护 74
九、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74
第五节 其他病毒性肝炎 77
一、丁型病毒性肝炎 77
二、戊型病毒性肝炎 83
第三章 艾滋病 89
第一节 概述 89
一、病原学 89
二、流行病学 89
三、发病机制与病理变化 90
四、临床表现 91
五、实验室检查 93
六、诊断标准 94
七、治疗 96
第二节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时机 99
第三节 成人艾滋病中西医结合治疗总论 100
一、成人/青少年抗病毒治疗方案 100
二、机会性感染治疗 100
三、常见机会性感染预防用药 100
四、艾滋病(成人)中医诊疗方案 100
第四节 艾滋病相关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103
一、肺孢子菌肺炎 103
二、肺结核 105
三、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106
四、艾滋病相关性贫血 109
五、艾滋病相关性腹泻 111
六、艾滋病免疫功能重建不良 113
第五节 艾滋病中西医治疗新进展 115
一、新药不断面世 115
二、功能性治愈 116
三、艾滋病疫苗 117
四、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 117
第六节 艾滋病的预防和调护 119
一、预防HIV感染 119
二、艾滋病患者饮食及生活调护 119
第四章 结核病 122
第一节 病原学 122
第二节 流行病学 123
一、传染源 123
二、传播途径 123
三、易感人群 123
四、流行现状 123
第三节 发病机制与病理变化 124
一、发病机制 124
二、中医病因病机 126
第四节 临床表现 126
一、分类 126
二、症状与体征 127
第五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128
一、中医诊断及鉴别诊断 128
二、西医诊断及鉴别诊断 129
第六节 治疗 132
一、治疗原则 132
二、西医治疗方法 132
三、中医辨证论治 137
第七节 预防 138
一、控制传染源 138
二、卡介苗接种 138
三、化学预防 139
四、切断传播途径 139
第八节 中西医治疗进展 139
一、化学药物的治疗 139
二、中医药的治疗 141
三、中西医结合的治疗 141
四、小结 141
第五章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143
第一节 病原学 143
第二节 流行病学 143
一、流行病学特征 143
二、传染源 143
三、传播途径 143
四、易感人群 144
第三节 发病机制与病理变化 144
第四节 临床表现 144
一、潜伏期 144
二、实验室检查 144
第五节 诊断 145
一、西医诊断 145
二、中医诊断 145
第六节 鉴别诊断 146
第七节 治疗 146
一、西医治疗 146
二、中医治疗 147
第八节 预防 147
一、检测及控制传染源 147
二、切断传染途径 148
三、保护易感人群 148
四、注意饮食卫生 148
第九节 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148
一、抗病毒治疗 148
二、免疫调节 149
三、中医治疗 149
第六章 登革热 152
第一节 概述 152
第二节 病原学 152
第三节 流行病学 152
一、传染源 152
二、传播媒介 153
三、传播途径 153
四、易感人群 153
五、流行特征 153
第四节 发病机制与病理改变 153
一、发病机制 153
二、病理改变 153
第五节 临床表现 154
一、分期 154
二、类型 154
三、并发症 154
第六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155
一、诊断依据 155
二、重症登革热诊断 156
三、鉴别诊断 156
第七节 治疗 157
一、一般治疗 157
二、对症治疗 157
三、重症登革热的治疗 157
四、中医辨证治疗 157
第八节 预防与调护 159
一、预防 159
二、调护 159
第九节 中西医治疗新进展 159
一、特异性免疫治疗 159
二、抗病毒治疗 160
三、疫苗研究 160
四、中西医结合治疗 161
第七章 手足口病 163
第一节 病原学 163
第二节 流行病学 164
一、国外流行概况 164
二、国内流行概况 164
三、流行环节 164
四、危险因素研究 164
第三节 发病机制与病理变化 165
第四节 临床表现 165
第五节 诊断标准 166
第六节 鉴别诊断 166
第七节 治疗 167
一、治疗原则 167
二、西医治疗 167
三、中医治疗 167
第八节 预防与调护 169
一、预防 169
二、调护 169
第九节 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170
一、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170
二、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