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双向对话 3
小说创作中的预设和意外 3
一种现时性写作 9
徐海蛟创作的多样性 15
寄托情怀的心中邮路——《心邮》对话 24
寻找:余余小说的内在本色 35
朱和风的优势:新闻素材转化为小说素材 43
小说人物灵魂的反复与纠结 52
他试图歌唱着,不去回忆 61
俞永富小说中形象的轻与重 70
樵夫散文的乡村物语和乡村哲学 80
80后:成长的迷茫和烦恼 92
心中珍藏的这盏灯照亮了我的叙述 100
钱利娜:扒开童年的烙印,纵身而入 109
用细节重建我们的村庄 120
我常常用美术的视角看待世界 129
我的脑海始终亮着航标灯 140
我就是一只断了尾巴的蜥蝎 149
第二辑 单向对话 163
此心可鉴 163
战争的声音诗学——评《买办的女儿》 169
徐海蛟散文的方向感:观念或意象 175
雷默小说的创作力学 181
童遵森梦想的分量 187
当我们读赵淑萍的小小说时我们读出些什么 193
关于花镇的三个关系或启示——评彭素虹《花镇红颜》 201
每个小孩子都是小天使——读钱利娜长篇纪实文学《一个都不放弃》有感 205
树、河或花园、虫叫及其他——漫谈西维小说表现特色 210
苏平小小说的感觉 218
陪着燮钧一起跑 221
中国故事中国梦:《我们》的文学表达特色 226
《深蓝》的别样意味:父亲的形象 233
跋 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