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1
第一篇地震事件与地震构造 8
第一章 地震事件 8
第一节 构造地震活动 8
第二节 诱发地震和人工地震活动 32
第三节 邻省(区)地震影响 37
第四节 历史地震考证 40
第二章 地震构造 46
第一节 地质构造特征 46
第二节 活动断裂 47
第二篇 防震减灾事业发展部署与规划 56
第一章 重要工作部署会议 56
第一节 1996年全省防震减灾工作会议 56
第二节 2000年全省防震减灾工作会议 56
第三节 2005年全省防震减灾工作会议 57
第四节 2010年全省防震减灾工作会议 58
第二章 发展规划 60
第一节 防震减灾事业发展规划历程 60
第二节 防震减灾“九五”计划和2010年长远规划 61
第三节 防震减灾“十五”计划和2015年规划思路 65
第四节 防震减灾“十一五”规划 68
第五节 防震减灾“十二五”专项规划 74
第三章 重点项目 77
第一节 防震减灾“九五”重点项目 77
第二节 防震减灾“十五”重点项目 78
第三节 防震减灾“十一五”与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 81
第四节 防震减灾“十二五”重点项目 84
第三篇地震监测预报 90
第一章 地震监测管理 90
第一节 管理体制沿革 90
第二节 监测质量管理 91
第三节 监测设施与观测环境保护 95
第二章 地震监测台站 97
第一节 台站优化改造 97
第二节 专业地震台站 98
第三节 地震台站撤并 108
第三章 地震监测台网 110
第一节 测震台网 110
第二节 强震动台网 123
第三节 前兆台网 129
第四节 GNSS台网 134
第五节 流动监测网 138
第六节 其他监测台网 145
第四章 地震信息服务网络 146
第一节 地震无线通信网络 146
第二节 地震通信网络 147
第三节 数字化地震信息网络 148
第四节 地震信息服务系统的完善 151
第五章 地震预测预报 155
第一节 地震预测预报管理 155
第二节 地震预测预报技术系统 156
第三节 地震预测预报探索 156
第四篇地震灾害防御 170
第一章 抗震设防要求管理 170
第一节 抗震设防要求监管 170
第二节 地震安全性评价 172
第二章 震害防御基础工作 181
第一节 震害预测研究 181
第二节 城市活断层探测 183
第三节 地震区划及城市地震小区划 190
第四节 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 196
第三章 农村地震安全民居建设和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 200
第一节 地震安全农居建设 200
第二节 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 204
第四章 防震减灾宣传 206
第一节 组织与管理 206
第二节 科普宣传场馆及宣传产品 210
第三节 日常科普宣传教育 213
第四节 重要防震减灾宣传活动 214
第五章 防震减灾示范创建工作 219
第一节 防震减灾示范创建探索 219
第二节 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 220
第三节 防震减灾示范社区 221
第六章 地震群测群防体系建设 223
第一节 群测群防工作发展 223
第二节 群测群防工作现状 225
第五篇地震应急救援 228
第一章 地震应急管理 228
第一节 地震应急管理机构 228
第二节 地震应急管理制度 228
第二章 地震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232
第一节 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建设 232
第二节 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235
第三节 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建设 239
第四节 地震应急演练 242
第五节 应急避难场所建设 245
第三章 地震事件紧急应对 249
第一节 陕西境内地震应对 249
第二节 邻省(自治区)较大地震应对 252
第三节 地震谣言处置 254
第六篇地震科学技术研究与服务 258
第一章 科技工作 258
第一节 科研管理 258
第二节 科研项目 259
第二章 科研成果 270
第一节 科技成果 270
第二节 学术著作 284
第三节 科技论文 287
第三章 科技交流 299
第一节 国际合作交流与培训 299
第二节 重要科技合作研究 305
第三节 重大学术活动 307
第四节 学术团体和组织 309
第四节 期刊 313
第四章 科技服务 315
第一节 地震安全保障 315
第二节 地震科技服务 316
第三节 科技服务成果 319
第五章 滑坡管理工作 320
第一节 防滑减灾工作发展历程 320
第二节 防滑减灾主要工作 321
第三节 主要地质灾害 323
第七篇地震工作机构和队伍 332
第一章 省防震减灾工作机构 332
第一节 省级地震工作领导机构 332
第二节 省地震局机构沿革 334
第三节 省地震局职责、内设机构及人员编制 335
第四节 市县地震工作机构 342
第二章 省地震工作队伍 348
第一节 管理干部队伍 348
第二节 专业技术队伍 351
第三节 专业人员职称和学历 352
第四节 地震人物与集体 352
第八篇 防震减灾法制工作 366
第一章 防震减灾立法与执法 366
第一节 防震减灾立法 366
第二节 地方标准建设 367
第三节 防震减灾法制宣传 368
第四节 防震减灾执法 370
第二章 防震减灾法制监督 377
第一节 国家防震减灾工作检查 377
第二节 省级防震减灾工作检查 377
第三节 省人大代表议案、省政协委员提案 382
第九篇汶川特大地震及应对 384
第一章 汶川特大地震基本参数 384
第一节 震中与宏观震中 384
第二节 地震破裂过程 385
第三节 汶川特大地震烈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布 389
第四节 陕西境内地震烈度分布 390
第五节 余震活动在陕西的分布和影响 395
第二章 汶川特大地震地质构造 400
第一节 地质构造背景 400
第二节 龙门山的大地构造位置 401
第三节 汶川特大地震地表破裂带 403
第四节 汶川特大地震发震构造模型 404
第五节 汶川特大地震对汉中盆地相关构造的影响 406
第三章 陕西境内灾害损失 408
第一节 人员伤亡 408
第二节 地震破坏 409
第四章 紧急处置 414
第一节 地震信息速报 414
第二节 地震应急响应 414
第三节 应急决策服务 416
第四节 地震监测工作 416
第五节 震后趋势判定 420
第六节 地震紧急救援 425
第七节 指导与关怀 426
第八节 其他紧急处置工作 427
第五章 地震现场工作 429
第一节 汶川8.0级特大地震现场应急 429
第二节 汶川特大地震强余震现场应急 432
第三节 震灾损失评估与科学考察 434
第四节 宏观异常调查 435
第六章 社会服务工作 440
第一节 应急宣传与平息地震谣传 440
第二节 强余震预报意见应对 443
第三节 灾区恢复重建抗震设防标准 445
第四节 参与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工作 446
第五节 灾区恢复重建工作 447
大事记 450
附录 472
索引 500
参考文献 504
编后记 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