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大同盆地和大同湖 1
第二章 旧石器时代 2
第三章 新石器时代 6
第四章 传说时代和夏商时代 8
第五章 西周时代 9
第六章 春秋时代 10
第一节 晋文公伐戎 10
第二节 魏绛和戎 10
第七章 战国时代 12
第一节 北狄与代国 12
第二节 赵襄子灭代 12
第三节 楼烦人的活动 13
第四节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14
第五节 李牧守边退匈奴 15
第六节 赵国开发朔地 16
第七节 战国文化 16
第八节 秦灭赵占朔州 18
第八章 秦代 20
第一节 政区 20
第二节 蒙恬筑马邑 20
第三节 班氏畜牧起家 21
第四节 秦始皇与马邑 22
第九章 西汉时代 24
第一节 政区变化和人口 24
第二节 代国的复与灭 25
第三节 韩王信都马邑叛汉 25
第四节 刘邦北征与周勃屠马邑 27
第五节 马邑之谋 27
第六节 王莽改制对马邑之影响 28
第七节 经济 29
第八节 文化 30
第九节 女诗人班婕妤 32
第十章 东汉时代 37
第一节 政区人口 37
第二节 卢芳之乱对马邑之影响 37
第三节 南匈奴入居塞内 38
第四节 北族三强和乌桓入居塞内 39
第五节 东汉与南匈奴马邑大战 39
第六节 鲜卑檀石槐的入侵 40
第七节 东汉与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 41
第十一章 三国曹魏时代 44
第一节 政区变化 44
第二节 边塞雁门郡与马邑 44
第三节 牵招修治故上馆城 45
第四节 牵招马邑救田豫 46
第五节 曹魏名将张辽 47
第六节 步度根与轲比能死于非命 48
第七节 魏司马氏掌权时之朔地 49
第十二章 西晋时代 51
第一节 政区变化 51
第二节 沙漠汗冤死塞南 51
第三节 拓跋猗卢进据马邑大地 53
第四节 猗卢代国的建立 54
第十三章 十六国时代 56
第一节 代国内乱及衰落 56
第二节 后赵与马邑 57
第三节 佛教的传入 58
第四节 前燕与马邑 59
第五节 代国的复兴与灭亡 60
第六节 前秦与马邑 63
第七节 后燕与马邑 64
第十四章 北魏时代(上) 67
第一节 政区、人口与政权机构 67
第二节 拓跋珪的灾难童年 69
第三节 拓跋珪复代建魏与都平城 70
第四节 道武帝与庾岳弟兄 70
第五节 马邑划归京畿后的各项建设 72
第六节 道武帝昏乱诛庾岳 74
第七节 拓跋氏社会制度的迅速转化 75
第八节 恒肆大地震的影响 76
第十五章 北魏时代(下) 78
第一节 斛律洛阳反于桑干西 78
第二节 世居北秀容的尔朱氏 79
第三节 尔朱氏畜牧起家 81
第四节 尔朱荣起兵 82
第五节 尔朱荣与北秀容军事集团 84
第六节 北秀容军事集团称霸北朝 85
第七节 尔朱荣之死 87
第八节 尔朱兆攻陷洛阳与尔朱家族的矛盾 88
第九节 北秀容军事集团的内讧 90
第十节 北秀容军事集团的消亡与北魏分裂 92
第十一节 尔朱氏融入汉族 94
第十二节 民族大融合 96
第十三节 经济 98
第十四节 文化 100
第十六章 东魏时代 105
第一节 政区 105
第二节 东魏与柔然通好 106
第三节 高欢下馆城迎亲 107
第十七章 北齐时代 108
第一节 政区 108
第二节 高洋安置柔然于马邑川 108
第三节 北朔州为北齐之重镇 110
第四节 朔州道行台高思好反叛 110
第五节 后主欲据北朔州与周对抗 111
第六节 高绍义于北朔州起兵抗周 113
第十八章 北周时代 115
第一节 政区 115
第二节 北周突厥联兵与突厥大掠朔州 115
第三节 北周讨灭稽胡刘没铎 116
第四节 宇文神举冤死马邑 117
第五节 周隋更代与尉迟谊被执 118
第十九章 隋代 120
第一节 政区、人口与政权机构 120
第二节 隋初的朔州总管府 122
第三节 隋初扭转受突厥摆布的局面 123
第四节 加强对突厥入侵的防御 124
第五节 朔州总管杨(尉迟)义臣 126
第六节 隋炀帝的三次北巡 128
第七节 雁门之变 131
第八节 李渊与王仁恭马邑抗突厥 132
第九节 经济 134
第十节 文化 135
第十一节 刘武周马邑起义 136
第十二节 刘武周马邑称帝 137
第十三节 刘武周起义与称帝之影响 138
第十四节 刘武周任尉迟恭为偏将 139
第二十章 唐代(上) 140
第一节 政区、人口与政权机构 140
第二节 刘武周与李唐争天下 142
第三节 武德年间的“中顿”(一) 149
第四节 武德年间的“中顿”(二) 151
第五节 李靖出马邑破突厥与东突厥汗国的灭亡 153
第六节 十万突厥人安置塞下 155
第七节 朔州刺史张俭的政绩 156
第八节 李勣大破薛延陀 156
第九节 开国元勋尉迟敬德 158
第十节 裴行俭朔州破突厥 162
第十一节 程务梃、黑齿常之大破骨咄禄 163
第十二节 后突厥与朔州 164
第十三节 漠北诸族安置于大武军北 165
第十四节 郭子仪静边大捷和公孙琼岩攻克马邑 166
第二十一章 唐代(下) 168
第一节 朱耶执宜入居云、朔 168
第二节 石雄出马邑大破回鹘 169
第三节 李克用诞生神武川之新城 170
第四节 李国昌、李克用父子建金城 172
第五节 李国昌、李克用父子反唐 173
第六节 李国昌、李克用父子败逃鞑靼部 175
第七节 李克用归唐破黄巢 176
第八节 李克用出镇太原称雄河朔 177
第九节 李克用夺云州战神堆 178
第十节 李克用入关勤王晋爵晋王 179
第十一节 李克用与耶律阿保机会盟 180
第十二节 李克用临终托后事 182
第十三节 民族大融合 182
第十四节 唐代朔州经济 184
第十五节 唐代朔州文化 187
第二十二章 五代 196
第一节 五代更替与朔州政区 196
第二节 后唐与朔州 197
第三节 后晋与朔州 204
第四节 后汉与朔州 210
第五节 沙陀族融入汉族 213
第二十三章 辽代 215
第一节 辽的建立和对朔州的占领 215
第二节 辽在朔的政区 216
第三节 辽对朔州的统治 216
第四节 辽对北汉的支援 218
第五节 辽对宋的战与和 218
第六节 辽对西夏的战与和 219
第七节 辽宋经济文化交流 220
第八节 金军南下亡辽于朔州 220
第九节 辽代朔州经济 222
第十节 辽代朔州文化 223
第二十四章 北宋时代 225
第一节 朔州为辽宋对峙之地 225
第二节 雍熙北伐 225
第三节 金沙滩大战 226
第四节 宋金争执朔州与孙翊抗金 228
第五节 父子状元安德裕与安守亮 230
第二十五章 金代 233
第一节 政区、人口 233
第二节 粘罕集团的暴政 233
第三节 推行汉官制度 234
第四节 金代朔州经济 236
第五节 金代朔州文化 237
第六节 吴僧哥和杨沃衍的抗蒙斗争 239
第二十六章 元代 243
第一节 政区 243
第二节 “以汉治汉”和世官世侯制 243
第三节 蒙元朔州地方政权的巩固 244
第四节 元代朔州的经济 246
第五节 民族交融的朔州地方文化 249
第六节 元朝在朔统治的结束 252
第二十七章 明代 256
第一节 政区、人口 256
第二节 李文忠马邑败元军 257
第三节 明军剿灭朔州的残元势力 258
第四节 明代朔州卫所 259
第五节 首任朔州卫镇抚尹兴 260
第六节 明代朔州屯田 265
第七节 明代朔州筑城建堡备战 267
第八节 明初朔州移民 269
第九节 明代朔州长城 270
第十节 明代朔州要塞 272
第十一节 晋商崛起的大舞台 273
第十二节 瓦剌犯朔州 276
第十三节 郭登栲栳山救朔民 277
第十四节 鞑靼犯朔州 279
第十五节 明武宗与朔州 281
第十六节 明代朔州经济 282
第十七节 明代朔州文化 286
第十八节 明代朔州自然生态的变化 300
第十九节 后金侵扰朔州 306
第二十节 李自成义军占朔州 309
第二十八章 清代 311
第一节 政区、人口 311
第二节 清军占领朔州 312
第三节 抗粮反薙发斗争 313
第四节 蒋家峪等村的起义 313
第五节 响应大同姜瓖反清的起义 314
第六节 康熙平叛准噶尔过朔州 316
第七节 鸦片传入及危害 318
第八节 清代朔州经济 320
第九节 清代朔州文化 326
第十节 丁戊大旱灾 328
第十一节 熊振德起义 330
第十二节 洋教的传入及活动 333
第十三节 义和团运动 334
第十四节 慈禧流亡过朔州 338
第十五节 走西口 340
第十六节 辛亥革命与朔州 343
朔城区历史沿革 353
附录一 《朔城区历史》中疑难问题的考证 370
附录二 朔城区历史大事简表 384
后记 396
跋 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