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县史述要 1
第一章 自然概况 1
一、地理位置 1
二、地形·气候 2
三、主要资源 2
四、县史分期 2
第二章 置县前的人类活动 3
一、史前文化遗迹 3
二、巴国经济掠影 3
三、秦汉之际的生产力 3
四、南北朝的短期偏安 4
五、唐宋的安定繁荣 4
六、朱元璋的“禁山”政策 5
七、巴山流民的定居和起义 5
八、置县缘由 6
第三章 明清时的山区开发 6
一、置县初期的人口 6
二、落后的刀耕火种 6
三、“茶马制”促进了茶叶生产 6
四、明代的教育状况 7
五、明末清初的大战乱 7
六、南方移民对紫阳山区的开发 7
七、商业与航运的兴盛 8
八、清代中期的教育和文化 8
九、有识之士的作为 8
十、“棚民”的境遇 9
十一、地主阶级的巧取豪夺 9
十二、白连教大起义 10
第四章 民国年间的战乱与建设 10
一、哥老会反清起义 10
二、民生凋敝的三等县 10
三、兵连祸接,民无宁日 10
四、地方武装割据 11
五、红军的活动和国民党的“围剿” 12
六、农村经济枯竭 12
七、烟毒为患30年 12
八、平定地方武装 13
九、救亡运动 13
十、抗战期间的经济建设 13
十一、稍有成效的禁烟 14
十二、流亡知识分子对振兴紫阳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贡献 14
十三、节衣缩食,支援抗战 15
十四、民国末年的阶级关系和腐败政治 15
第五章 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与徘徊 16
一、人民解放军进驻紫阳 16
二、获得解放的生产力 16
三、人民行使民主权利 17
四、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 17
五、1958年以后的徘徊 17
六、“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后果 18
七、襄渝铁路建设及其对紫阳经济的促进 19
八、三中全会以后的蓬勃生机 20
九、全面增长的城乡经济 20
十、科教文化事业欣欣向荣 21
十一、38年的巨大成就 22
十二、摆脱贫困面貌为当务之急 22
卷二 大事记 61
卷三 行政建置志 61
第一章 置县沿革 61
第一节 置县考 61
第二节 沿革表 63
第二章 疆域·政区 66
第一节 疆域 66
第二节 政区 67
第三章 区乡·要地 80
第一节 区镇概况 80
第二节 要地释名 87
卷四 地质地貌志 93
第一章 地质 93
第一节 地层 93
第二节 构造 96
第三节 岩石 102
第二章 地貌 103
第一节 山岳 105
第二节 水系 106
第三节 地貌特征 108
第三章 风景名胜 111
第一节 擂鼓台风景区 111
第二节 瀑布·泉 116
第三节 洞穴 119
第四节 岛屿 122
卷五 自然资源志 123
第一章 土地资源 123
第一节 土地利用状况和结构 124
第二节 土壤资源 124
第二章 水资源 124
第一节 径流 125
第二节 水能 125
第三节 水质 126
第三章 气候资源 126
第一节 四季 127
第二节 气温 128
第三节 日照 132
第四节 降水 134
第五节 物候 138
第四章 植物资源 141
第一节 农业栽培植物 141
第二节 药用植物 147
第三节 用材树种〈含薪炭林〉 149
第四节 特用经济树种 151
第五节 观赏植物 155
第六节 饲用植物 157
第七节 其它植物 158
第五章 动物资源 159
第一节 饲养动物 159
第二节 野生动物 160
第三节 水生动物 162
第四节 昆虫及其它 163
第六章 矿物资源 164
第一节 黑色金属矿 164
第二节 有色金属矿 165
第三节 冶金辅助材料矿 165
第四节 化工原料矿 166
第五节 建筑材料及其它非金属矿 166
第六节 能源矿 166
第七节 其它矿物 167
卷六 自然灾异志 169
第一章 自然灾害 169
第一节 明清时期(1512~1911) 170
第二节 民国时期(1912~1949) 172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1985) 174
第四节 历代救灾纪略 177
第二章 异常现象 179
第一节 地震 179
第二节 天象 180
第三节 大气光象 181
第四节 地物、生物、气候异常 182
卷七 人口志 186
第一章 人口源流 186
第二章 人口构成 191
第一节 年龄·性别 191
第二节 民族 193
第三节 文化程度 193
第四节 农业与非农业人口 197
第五节 人口分布 198
第三章 人口变动 199
第一节 自然变动 199
第二节 机械变动 200
第四章 人口控制 202
第一节 组织措施 202
第二节 晚婚晚育 203
第三节 节育措施 204
第四节 政策·奖惩 205
第五章 人口登记管理与调查 207
第一节 人口登记管理 207
第二节 人口调查 208
第六章 婚姻家庭 209
第一节 婚姻 210
第二节 家庭 211
第七章 氏族 212
第一节 姓、名 212
第二节 氏族及居民祖籍考 214
第三节 族谱著录 217
卷八 农业志 220
第一章 种植业 220
第一节 粮油菜种植 220
第二节 耕作制度 223
第三节 耕作技术 224
第二章 畜牧业·渔业 225
第一节 畜禽结构与饲养 225
第二节 畜病防治 227
第三节 渔业 227
第三章 林业 228
第一节 林业资源 228
第二节 植树造林 229
第三节 林业管理 229
第四节 林业生产 231
第四章 植物保护 232
第一节 病虫害 232
第二节 病虫害防治 235
第五章 农田水利与水土保持 236
第一节 农田水利建设 236
第二节 水土保持 238
第六章 生产工具 239
第一节 手工工具 239
第二节 农业机械 240
第七章 农业生产关系 240
第一节 解放前农业生产关系 241
第二节 土地改革时期 242
第三节 农业合作化时期 242
第四节 人民公社化时期 243
第五节 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 245
卷九 茶业志 248
第一章 茶叶生产 248
第一节 植茶史 249
第二节 茶区分布 252
第三节 茶园培育 255
第四节 茶叶加工 257
第二章 茶叶经营 258
第一节 茶马制对紫阳茶的影响 259
第二节 茶叶经营方式 262
第三节 集散地 265
第四节 运销地域 268
第三章 茶叶在本县经济中的地位 271
第一节 茶叶与人民生活 271
第二节 茶叶与财政税收 272
第三节 茶叶价格和成本 273
第四节 紫阳茶的化学成分和药用价值 277
卷十 工业志 283
第一章 食品及饮料制造业 283
第一节 制茶 283
第二节 粮、油加工 284
第三节 酿酒及其它饮料制造 284
第四节 罐头制造 285
第五节 糕点、糖果、酱醋加工 285
第二章 矿业 285
第一节 煤炭开采 286
第二节 锰矿开采 287
第三节 淘金 287
第三章 建材业 288
第一节 石灰、砖、瓦制造 288
第二节 水泥制造 289
第三节 石材加工 289
第四章 农业机具修造业 289
第五章 水力发电业 290
第一节 电站建设 291
第二节 供电、用电与管理 293
第六章 缝纫、印刷、制陶业 294
第七章 管理 296
第一节 行政管理 296
第二节 企业管理 299
卷十一 交通志 303
第一章 交通设施 303
第一节 道路 305
第二节 桥梁 312
第三节 渡口 319
第四节 道路建设 322
第二章 运输 326
第一节 运输工具 327
第二节 运输量 329
第三节 运输企业 330
第三章 交通管理 331
第四章 邮政 332
第一节 邮路 332
第二节 业务和设备 333
第五章 电信 334
第一节 线路和用户 335
第二节 业务和设备 336
第六章 交通事故 337
第一节 水运、渡口事故 337
第二节 公路交通事故 340
卷十二 商业志 343
第一章 个体商业 343
第一节 商行、商户 344
第二节 商品贸易 345
第三节 个商管理 346
第二章 供销合作商业 346
第一节 商品购进 347
第二节 商品销售 349
第三章 国营商业 352
第一节 商品机构 352
第二节 商品购销 353
第四章 粮食商业 355
第一节 机构 355
第二节 收购 356
第三节 供应 357
第四节 仓储 358
第五章 集市贸易 359
第一节 市集 359
第二节 市场管理 360
卷十三 城乡建设志 363
第一章 县城建设 363
第一节 旧县城沿革 364
第二节 街道 365
第三节 供水 367
第四节 供电 367
第五节 环境卫生 368
第六节 公房管理 369
第七节 主要建筑 370
第二章 集镇建设 374
第一节 汉江沿岸集镇 374
第二节 任河沿岸集镇 376
第三节 其它集镇 378
第三章 乡村建设 381
第一节 乡村格局 382
第二节 农舍 383
第三节 厕所 384
第四节 畜圈 385
第四章 建工与建材 385
第一节 建筑设计队伍 385
第二节 建材 387
第五章 库区移民迁建 389
卷十四 财政金融志 391
第一章 财政 391
第一节 体制 392
第二节 收入 392
第三节 支出 394
第二章 税收 396
第一节 农业税(附地方附加) 396
第二节 工商税 399
第三节 征收与管理 406
第三章 金融 409
第一节 货币 410
第二节 信贷 412
第三节 储蓄 415
第四节 公债·国库券 416
第五节 保险 417
卷十五 经济综合管理志 419
第一章 计划统计·审计 419
第一节 计划 420
第二节 统计 424
第三节 审计 427
第二章 劳动人事管理 428
第一节 人事管理 428
第二节 劳动就业 430
第三节 工资 431
第四节 退职退休和离职休养 433
第三章 工商行政管理 434
第一节 工商登记 434
第二节 商品管理 436
第三节 经济合同监督 438
第四节 打击投机倒把 438
第四章 物资管理 439
第一节 经营管理 440
第二节 物资购销 440
第五章 物价管理 440
第一节 市场物价 441
第二节 物价调整 443
第三节 物价检查、监督 447
第六章 计量管理 447
第一节 计量器具 447
第二节 计量检查监督及量值传递 448
第七章 农民家庭经济抽样调查 449
卷十六 政治志 451
第一章 政权机构 451
第一节 明清时期 451
第二节 中华民国时期 452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454
第四节 选举 458
第二章 政党·政协·群团 465
第一节 国民党组织 465
第二节 共产党组织 467
第三节 人民政协 472
第四节 群众团体 474
第三章 公安 483
第一节 公安机构沿革 483
第二节 社会治安 484
第三节 剿匪与镇压反革命 488
第四节 取缔反动会道门 491
第五节 禁赌 493
第四章 司法 494
第一节 审判 494
第二节 检察 497
第三节 司法行政 498
第四节 案例 500
第五章 民政 505
第一节 社会救济 505
第二节 救灾 506
第三节 优抚 507
第四节 信访 508
第六章 重大政治事件 509
第一节 哥老会反清起义纪实 509
第二节 鸦片烟毒兴亡纪实 509
第三节 两县长接连被逐记 514
第四节 地方武装投诚记 516
第五节 紫阳解放记 517
第六节 “巴山反共救国军”覆灭记 518
第七章 “文化大革命”运动 521
第一节 学“语录”和破“四旧” 521
第二节 派性和武斗 522
第三节 清理阶级队伍和“一打三反” 524
第四节 农村“整顿” 525
第五节 动乱之结束 526
卷十七 军事志 527
第一章 兵防 527
第一节 军事机构 528
第二节 县属常备武装 529
第三节 防务·战备 532
第四节 地要 533
第二章 驻军·兵役 534
第一节 驻军 535
第二节 兵役 536
第三章 农民起义 538
第一节 蓝廷瑞 鄢本恕 廖惠 538
第三节 李三 539
第四节 何勉 539
第四节 明末农民起义军 540
第五节 武大定 孙守法 孙守金 王嘉祚 许不惑 “故明宜川王朱宜鑃” 540
第六节 白莲教 541
第七节 太平天国西征军 川滇农民起义军 545
第八节 周蛮刀 546
第四章 地方武装 546
第一节 外来武装 551
第二节 本县武装 551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事斗争 555
第一节 川东起义军吴治部 555
第二节 红四方面军在紫阳的活动 556
第三节 安康起义部队 557
卷十八 科学技术志 559
第一章 科学研究 559
第一节 主要科学研究活动 560
第二节 论著存目 564
第二章 科学技术推广·普及 566
第一节 农业 567
第二节 林业与特产 568
第三章 科技队伍 569
第一节 人才现状 569
第二节 人才待遇 570
第四章 科技机构与管理 571
第一节 机构 571
第二节 科技管理 573
卷十九 教育志 578
第一章 初等教育 578
第一节 幼儿教育 578
第二节 小学教育 579
第二章 中等教育 581
第一节 普通中学 581
第二节 职业中学 583
第三章 职业技术教育 583
第四章 成人教育 584
第一节 扫盲教育 584
第二节 职工业余教育 585
第三节 干部教育 586
第四节 成人高等及中等专业教育 586
第五章 教师队伍 587
第一节 教师培训 588
第二节 生活待遇 588
第六章 教育经费及管理机构 589
第一节 教育经费 589
第二节 管理机构 590
卷二十 文化志 593
第一章 群众文化 593
第一节 群众文化生活 593
第二节 文化团体及设施 594
第三节 电影 595
第四节 电视及音像 596
第二章 民间文艺 596
第一节 民间舞蹈 596
第二节 传说·故事·民谣 599
第三节 民间美术 600
第四节 器乐曲 602
第五节 紫阳民歌 603
第六节 民间文艺的搜集与整理 605
第三章 新闻宣传 606
第一节 报纸 606
第二节 有线广播 608
第四章 戏剧 610
第一节 百年来各地戏剧活动 610
第二节 县汉剧团 613
第三节 紫阳民歌剧 614
第五章 文艺创作 614
第一节 创作概况 615
第二节 主要期刊 616
第六章 图书·档案 617
第一节 图书发行 617
第二节 图书室 617
第三节 档案 618
第四节 地方志编纂 619
第七章 体育 621
第一节 民国以前体育活动概述 621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体育活动 621
第三节 体育设施 622
第八章 文物 629
第一节 古文化遗址 629
第二节 古栈道 630
第三节 古建筑 630
第四节 古墓葬 631
第五节 石刻 632
第六节 馆藏文物 634
第七节 革命文物 635
第八节 文物发掘与保护 637
第九章 宗教 639
第一节 佛教 639
第二节 道教 641
第三节 伊斯兰教 642
第四节 天主教 643
卷二十一 卫生志 646
第一章 疾病防治 646
第一节 传染病防治 647
第二节 地方病防治 650
第三节 三年严重自然灾害期间的干瘦浮肿病 653
第四节 医药机构 655
第二章 民间医药 663
第一节 中医 663
第二节 草医 664
第三节 庙医 665
第四节 药铺 665
第三章 卫生防疫与保健 666
第一节 卫生防疫 666
第二节 爱国卫生运动 670
第三节 妇幼保健 671
第四节 公费医疗管理 672
第四章 药材生产与加工 673
第一节 药材生产 673
第二节 产地收购与集散 674
第三节 成药制售 675
卷二十二 民俗志 678
第一章 社会民俗 678
第一节 年节 678
第二节 交际 684
第二章 家庭生活民俗 687
第一节 嫁娶 687
第二节 生育 693
第三节 丧葬 695
第三章 经济民俗 698
第一节 农业 698
第二节 饲养 700
第三节 修房造屋 701
第四节 饮食 702
第五节 服饰·器物 703
第六节 其它行业 704
第四章 信仰民俗 705
第一节 祭祀 705
第二节 祈雨 706
第三节 巫医 707
第四节 忌讳 708
卷二十三 方言志 711
第一章 紫阳方言分区 711
第一节 中区 711
第二节 南区 711
第三节 东北区 713
第二章 语音 714
第一节 声韵调 714
第二节 声韵调的配合关系 716
第三节 文白异读和特殊读音 725
第四节 语音比较和推广普通话 727
第三章 词语 729
第四章 语法特点 748
第一节 重叠 748
第二节 后缀 749
第三节 动词“没”与副词“没” 750
第五章 谚语 750
卷二十四 人物志 759
第一章 人物传 759
第一节 古代人物 761
东明禅师 761
雉脚仙 761
窦崇真 762
左天皇 762
陈天元 762
杨大脚 762
梁氏 763
万氏 763
王朝栋 763
张存福 763
张滁根 763
陈国平 764
庞交赞 764
杨景泰 764
杨家坤 764
雷存德 764
孙良栋 764
第二节 近代人物 765
曹学易 765
刘昌华 765
侯一位 765
余我泰 765
王大德 765
陈氏 765
沙世芳 765
张鹏翥 766
宋锡龄 766
汤倬 766
刘肇 766
姜泰祥 766
曾星辉 766
黄肇良·黄肇龄 767
陈远安 767
马金山 767
庄教礼 767
陈勋 767
李克全 767
来大华 767
雷兆霖 768
李长儒 768
第三节 现代人物 768
陈树发 768
张宝麟 769
刘兰田 772
曹霄龙 772
张英山 773
夏析藩 773
徐贯之 773
文子仪 774
周华堂 775
钟又可 777
阙治安 777
胡宝安 778
吴毅丞 779
袁仲溪 780
聂敏章 780
李静山·邹达三 781
王怀都 782
汪彩凤 782
杨安荣 783
龚安庭 783
李玉成 783
田梓桂 783
储茂章 784
姜子清 784
贺天星 784
王世凤 785
朱茂青 785
郭抵 787
胡琛 788
宋更新 789
蒋文年 789
王启夏 790
姚宜民 791
黄文彬·陈世贞 791
张晓棂 792
张治安 793
曹孔青 794
程春波 795
戴斌武 796
兰野樵 796
胡华兰 797
闵安申 797
武道胜 797
柯昌贵 797
吴英群 798
黄林才 798
赵绍祝 798
黄国强 798
王天敏 798
张尔第 799
饶辉 799
熊义吉 800
常群 800
龚德芳 801
朱少安 801
第二章 英烈名录 802
(一)鸦片战争 802
(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802
(三)解放战争 802
(四)县内剿匪 802
(五)国内剿匪 804
(六)抗美援朝 804
(七)青藏平叛 806
(八)中印边境中卫反击战 808
(九)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 808
第三章 因公牺牲人员表 808
襄渝铁路建设期间死难人员统计表 809
本籍在外牺牲人员表 810
铁道兵牺牲人员表 811
死难民工表 818
西安学生死难人员表 824
卷二十五 文献辑要 825
一、公文 825
复毕中丞禀 825
劝谕广种红苕晒丝备荒示 826
重谕紫阳采访邑志事实诸绅士文 827
募修紫阳炉子滩疏 827
观风告示 828
光绪十年楷正粮票碑示章程 829
陕西省紫阳县过去田赋概况调查表 831
紫阳县政府呈文(民国三十六年) 833
二、策论·论文 834
救荒十策 834
紫阳茶之产销 837
试议紫阳农业的发展战略 844
三、碑记 852
重修城垣碑记 852
三河平贼记 853
干沟平贼记 853
重修儒学碑记 854
紫阳元帝庙碑记 854
建修仙峰书院碑记 855
鸡公滩义学记 855
紫阳邑侯邓公去思碑记 856
邑侯陈公去思碑记 856
长滩子平息记 857
禁耳山石碑文 857
四、县志序言录 858
紫阳县志旧序(一) 858
紫阳县志旧序(二) 859
重修紫阳县志序(一) 860
重修紫阳县志序(二) 860
纂修紫阳县志序 861
续修紫阳县志序 862
紫阳县志弁言 863
续修紫阳县志序 864
重修紫阳县志序 865
新志初稿序 866
五、诗文 869
紫阳县赋并序 869
述征绝句·循韵三十首十七 870
山城即事 871
山纤行 872
劝输济荒 872
紫阳书事三十二韵 872
劝民种苕备荒六十韵 873
和张小溪广文喜雨韵 874
蝗尽后示邑中诸绅士用东坡次韵章传道喜雨诗韵 874
棚民叹 875
过紫阳县 875
菜花 876
紫阳竹枝词(二十四首选十二) 876
留别广城士民(四首选一) 877
紫阳署即事 877
吟洪水 877
紫阳城记 878
六、民谣 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