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性研究 3
第1章 绪言 3
1.1 工程概况及研究目标 3
1.2 研究技术路线 4
第2章 洞室群围岩基础地质条件研究 7
2.1 地形地貌 7
2.2 地质概况 8
2.3 地层岩性特征 9
2.4 围岩岩体(石)和结构面的强度与变形特征 10
2.5 岩体结构总体特征 13
2.6 水文地质条件 17
2.7 地震 19
2.8 构造体系及构造应力场基本特征 20
第3章 洞室群围岩岩体结构 23
3.1 结构面的类型和调查方法 23
3.2 层间错动带的工程地质特征 25
3.3 层内错动带的工程地质特征 26
3.4 基体结构面研究 43
3.5 围岩岩体结构类型的工程地质分段 49
3.6 本章小结 52
第4章 基于勘探平洞的洞室群围岩工程地质分类 54
4.1 概述 54
4.2 洞室围岩工程地质分段 55
4.3 岩体质量分类指标的选取 55
4.4 围岩质量分类结果 57
4.5 各分类系统间的相关性分析 74
4.6 本章小结 75
第5章 坝区地应力场测试成果分析及数值模拟拟合 77
5.1 概述 77
5.2 坝区地应力场演化 77
5.3 坝区地应力场已有研究成果简介 79
5.4 坝区地应力场测试数据的统计分析 79
5.5 坝区地应力场三维弹性有限元(3D-σ)模拟与拟合 99
5.6 坝区地应力场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模拟与拟合 121
5.7 本章小结 156
第6章 洞室群围岩块体稳定性分析 161
6.1 概述 161
6.2 块体稳定性分析 161
6.3 顶拱层间错动带安全埋高研究与计算 176
6.4 边(隔)墙围岩稳定性SMR分析 196
6.5 本章小结 199
第7章 洞室群围岩稳定性数值模拟 200
7.1 左岸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性评价 200
7.2 右岸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性评价 224
7.3 本章小结 246
第8章 洞室群围岩稳定性分类及围岩支护 248
8.1 概述 248
8.2 洞室群围岩稳定性分类指标与分类体系 248
8.3 地下洞室群的围岩稳定性分类结果 255
8.4 围岩的处理措施建议 257
8.5 本章小结 264
第9章 结论和今后工作建议 266
9.1 结论和认识 266
9.2 今后工作建议 269
第10章 研究成果的施工验证 271
10.1 岩体结构特征 271
10.2 地应力场 272
10.3 围岩工程地质分类 272
10.4 围岩稳定性 272
10.5 支护处理 275
第二篇 黄河拉西瓦水电站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性研究 279
第1章 绪言 279
1.1 工程概况 279
1.2 研究目标 280
1.3 技术路线 280
1.4 主要研究成果 281
第2章 研究区工程地质条件概况 284
2.1 区域地质概况 284
2.2 坝区地形地貌 285
2.3 坝址区地层岩性特征 285
2.4 坝址区地质构造 288
2.5 岩石物理力学性质 289
2.6 水文地质条件 290
2.7 地震 291
2.8 新构造运动及河谷高边坡发育史 292
第3章 洞室群围岩岩体结构特征 294
3.1 概述 294
3.2 结构面类型及其调查方法 294
3.3 岩体结构总体特征 297
3.4 各勘探平洞岩体结构特征 299
3.5 优势方位结构面基本特征 304
3.6 岩体结构形成和演化历史 308
3.7 本章小结 312
第4章 地下厂房区结构面工程地质特性研究 313
4.1 结构面工程地质分级 313
4.2 结构面工程类型划分方案 316
4.3 Ⅰ级结构面工程地质特性研究 318
4.4 Ⅱ级结构面工程地质特性研究 321
4.5 Ⅲ级结构面工程地质特性研究 325
4.6 结构面抗剪强度参数确定方法 356
4.7 地下厂房区主要结构面提取 358
4.8 本章小结 362
第5章 地下厂房洞室群围岩岩体质量分类 364
5.1 概述 364
5.2 岩体分类指标的选取 364
5.3 沿洞身岩体结构分段 367
5.4 岩体质量分类结果 371
5.5 各分类系统间相关性分析 371
5.6 本章小结 382
第6章 坝区应力场三维数值模拟 384
6.1 坝区地应力测试概况 384
6.2 坝区地应力测试结果分析 386
6.3 坝区地应力场的三维数值模拟拟合 389
6.4 坝区地应力场的空间分布特征 405
6.5 本章小结 411
第7章 洞室群围岩稳定性数值模拟 413
7.1 模型简介 413
7.2 二次应力场的模拟结果及分析 416
7.3 位移场的模拟结果及分析 451
7.4 破坏区的模拟结果及分析 470
7.5 本章小结 481
第8章 地下厂房洞室群岩爆预测与防治建议 485
8.1 概述 485
8.2 岩爆形成的基本地质条件 486
8.3 岩爆预测预报方法综述 488
8.4 地下厂房洞室群岩爆趋势预测及其强度分级 491
8.5 岩爆防治措施初步建议 497
8.6 本章小结 499
第9章 洞室群围岩块体稳定性分析 500
9.1 概述 500
9.2 块体稳定性分析 500
9.3 洞室轴线方向优选 509
9.4 本章小结 510
第10章 洞室群围岩稳定性分类及不稳定围岩支护处理建议 517
10.1 洞室群围岩稳定性分类指标与分类体系 517
10.2 洞室群围岩稳定性分类 521
10.3 地下洞室群不稳定围岩支护建议 521
10.4 本章小结 525
第11章 研究结论和建议 527
11.1 地下厂房洞室群赋存基本地质环境 527
11.2 地下厂房洞室群围岩岩体结构特征 527
11.3 地下厂房洞室群岩体结构形成演化历史 528
11.4 厂房区结构面工程地质特性 528
11.5 地下厂房洞室群围岩岩体质量分类 529
11.6 坝区地应力场三维数值模拟 530
11.7 洞室群围岩稳定性数值模拟 530
11.8 洞室群岩爆预测与防治建议 532
11.9 洞室群围岩块体稳定性 533
11.10 洞室轴线方向优化方案建议 533
11.11 围岩稳定性分类及不稳定围岩支护处理建议 534
第12章 研究成果的施工验证 535
12.1 岩体结构特征 535
12.2 围岩稳定性分类 535
12.3 围岩稳定性 536
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 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