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延安》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袁军编著
  • 出 版 社: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224108323
  • 页数:400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黄土地上的大美延安 1

一、悠久灿烂的历史 7

历史沿革 7

杰出人物 8

二、享誉天下的名胜古迹 15

华夏龙脉——黄帝陵 15

“民族魂”象征——壶口瀑布 15

“第二敦煌”——钟山石窟 16

延安革命圣地的标志——宝塔山 16

延安第一名胜——清凉山 17

延安城屯兵重地——凤凰山 17

黄河道天下第一湾——乾坤湾 17

木兰故里——万花山 18

世界上最早的“高速公路”——秦直道 18

世界第一塬——洛川塬 19

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延长油田 19

三、重要革命旧址 21

毛泽东延安落脚第一站——凤凰山革命旧址 21

延安的“中南海”——杨家岭革命旧址 22

“五大书记”的办公地——枣园革命旧址 22

红色武装的“大脑”——王家坪革命旧址 23

新中国通信事业的发祥地——军委三局旧址 24

陕北的好江南——南泥湾革命旧址 25

新中国政权的雏形——陕甘宁边区政府旧址 26

中共中央最早的一座高规格烈士寝地——“四八”烈士陵园 26

四、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28

陕北民居瑰宝——窑洞 28

黄土文化的典型——秧歌、腰鼓 29

美得撩人的说唱艺术——陕北民歌 30

“地上文物”——延安剪纸 31

第二章 圣地延安“圣”在哪里 33

一、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地 39

国民党的报纸改变了中央红军的命运 39

我们终于到家了! 41

直罗镇战役,党中央把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奠基礼” 41

西北根据地挽救了党,党也挽救了西北根据地 42

二、中国革命战争的指导地 45

延安,抗战的指导中心 45

瓦窑堡会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制定 47

洛川会议,全面抗战路线的制定 48

《论持久战》,抗日战争战略指导思想的提出 49

陕甘宁边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 51

“马背中央”,转战陕北 53

三、新民主主义中国的试验地 56

民主政治的模范区 56

新民主主义经济的试验田 62

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的一面旗帜 65

四、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形成地 68

从遵义会议到延安整风,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初步形成 68

从延安整风到党的七大,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正式形成 70

五、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地 7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74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系统形成 75

王稼祥,提出“毛泽东思想”科学概念第一人 78

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79

六、延安精神的发祥地 82

抗大精神 82

延安整风精神 83

南泥湾精神 83

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 84

白求恩、张思德精神 85

七、延安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之最 87

第三章 延安时期的日常生活写真 91

一、人与环境 95

时间没有准头儿 95

狼与虱子成了“侵略者”和“革命虫” 97

“二流子”成为改造对象 101

别样浪漫的革命爱情 101

二、生活保障 103

货币与物价多变不稳 103

技术人员的工资待遇比领袖干部的高 105

艰难困苦下的衣、食、住 108

新鲜牛奶成为高级特供品 112

文化人靠稿费赚取“外快” 113

稳定的社会治安 114

三、业余文化 117

读书形成一种风尚 117

歌声就像空气和阳光 119

晚会、舞会、秧歌是主要娱乐生活 121

红色体育活动遍地开花 123

第四章 延安革命的熔炉火最红 127

一、干部教育,延安城宛如一座“大学城” 133

“窑洞大学”满山遍野 133

延安的大学不一样 139

“全世界恐怕就只有这么一家” 141

一面学习、一面劳动、一面作战 143

抗大、陕公、鲁艺:“窑洞大学”的典范 145

很有成就的在职教育 149

二、社会教育,黄土地变为一片新天地 151

推行新文字运动 151

发展边区的职业教育 152

解决乡下人的识字问题 153

注重从娃娃抓起 154

三、民族教育,团结和培植一切革命力量 156

振兴边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使之成为抗战的重要力量 156

创办延安日本战俘学校,变“日本鬼子”为“日本八路” 157

创办朝鲜革命军政学校,铸造“朝鲜革命础石” 159

第五章 流金岁月中的延安革命故事 161

一、伟人伟事毛泽东 165

“延安的窑洞里有马列主义” 165

“教条主义狗屎不如” 166

“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为民兴利除弊” 167

“我们决不可成为特殊的公民” 169

“困难,并不是不可征服的怪物” 170

“我们能跳出历史周期律” 171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172

最欣赏的人和最看不起的人 173

“为甚雷公不打死毛泽东” 174

送子上“劳动大学” 177

“斤斤计较”的伙食标准 179

给老农祝寿 180

给学员“送礼” 181

会见白求恩 182

悼念张思德 183

为刘胡兰题词 185

千古绝唱——《沁园春·雪》 186

“用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 187

二、周恩来与西安事变 189

三、忠孝楷模朱德 193

四、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195

五、“人民的骆驼”任弼时 198

六、“延安五老”读书轶事 200

七、陈云为共产党员“画像” 203

八、张闻天“出发归来记” 205

九、李富春与大生产 207

十、习仲勋在陕北 209

十一、彭德怀二三事 211

十二、举国哀悼“四八烈士” 214

十三、只见公仆不见官 216

十四、“豆子”投出来的真民主 218

十五、“爬也要爬到延安城” 221

十六、延安的“福尔摩斯” 225

第六章 党的几代领导人的延安情结 229

一、毛泽东的延安时期 233

转战陕北,数移居址 233

十三载春秋,诗一样年华 235

深情复电,祝福延安 243

二、邓小平四次回延安 244

第一次回延安,拥护毛泽东的领袖地位 244

第二次回延安,取得事业和家庭双丰收 245

第三次回延安,拉开“刘邓大军”序幕 246

第四次回延安,深情回忆战斗过的地方 247

三、江泽民三次延安行 248

第一次到延安,总书记的首次出京调研 248

第二次到延安,让黄河为中华民族造福 249

第三次到延安,情注生态和党组织建设 250

四、胡锦涛两次到延安 252

第一次到延安,同老区人民一起过大年 252

第二次到延安,亲临联系点调研指导 254

五、习近平的七年延安往事 255

撰文《我是黄土地的儿子》 255

收录《福建博士风采》的“自述” 266

凤凰网的独家走访报导 268

第七章 第三只眼看延安 277

一、中外记者眼中的延安 281

一群老外把延安推向世界 281

冲破封锁的国统区“大笔杆子” 285

二、爱国民主人士眼中的延安 289

梁漱溟:“这不是一种成功吗?” 289

李公朴:“我这个浪子此时此刻才找到了自己的家。” 291

陈嘉庚:“中国的希望在延安!” 292

黄炎培:“如坐春风中。” 294

三、“美军观察组”眼中的延安 296

四、国民党政要眼中的延安 299

蒋介石:被毛泽东的窑洞震惊 299

邓宝珊:“我们交朋友就要交到底。” 300

马占山:“我生平中之新型国家,已建设起来。” 302

卫立煌:“要想战胜日本,救我中国,恐怕只有学习延安才行。” 304

张治中:“你们将来写历史的时候,不要忘记‘张治中三到延安’这一笔。” 305

五、外国共产党领导眼中的延安 308

日共中央主席冈野进:延安——“革命的天国” 308

越共中央主席胡志明:“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发源地。” 310

印尼共产党领导人阿里阿罕:“共产党真了不起,吃小米饭,啃《资本论》。” 311

六、“延安热”持续升温风靡世界 313

海外学术机构和学者对延安的研究 313

国内学术界研究延安精神概略 315

中外专家学者对延安精神的解读 317

第八章 在延安战斗过的国际友人 323

一、外国医生在延安救死扶伤 327

第一个到延安的医学博士——马海德 327

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 328

印度“五华”留下的足迹 329

“五大书记”和政治局委员的唯一保健医生——阿洛夫 331

二、外国专家用技术援助边区建设 333

为八路军培养无线电人才——班威廉 333

让世界听到延安的声音——林迈克 334

让穷山沟兴起了工业化——路易·艾黎 335

美国大兵成为延安英语专家——李敦白 337

三、与中共并肩战斗的外国革命者 339

唯一被授予中国将军军衔的外国人——洪水 339

谱写《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郑律成 341

斯大林的特使——孙平 342

人民军队炮兵之父——武亭 343

第九章 当代军人延安归来话延安 347

一、凝聚中国力量的营养宝库 349

陕北黄土地的分量 349

延安 延安人 351

来了就不应该忘记 353

奉献的真谛在这儿找到 356

延安,放飞中国梦的地方 357

二、强军路上的精神氧吧 361

人,还是要有点精神 361

奋斗的生命,平凡也伟大 363

延安之行,改变了我的人生态度 364

我那被唤起的信仰 366

延安,更加坚定了我的从军路 368

我找到了“通信兵精神”之源 369

三、培育“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的鲜活课堂 372

追求引发的思考 372

理想之光再次点亮 373

“窑洞大学”前的沉思 375

我为这样的“选择”点赞 377

有感于白求恩同志的“遗憾” 378

烈士墓前思选择 380

四、锤炼“三严三实”作风的最佳练兵场 382

窑洞,带给我们的启示 382

延安,教会我如何坚定信仰 384

党员干部应该从延安“追寻”什么 385

在原点上领悟“整风精神” 387

延安精神,清除思想雾霾的一剂良方 388

用“延安作风”整治“四风” 390

附录:延安归来的感言集锦 392

主要参考文献 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