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体育专科函授教材 运动生物化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爱芳主编;曹建民,刘丽萍,林珊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564403836
  • 页数:296 页
图书介绍:本书针对高等院校体育专业函授教学特点的目标,讲授运动生物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基础应用。

第一篇 运动与人体基础生物分子 1

绪论 1

一、面授内容 1

(一)运动生物化学的涵义 1

(二)运动生物化学的研究任务 2

1.研究运动对人体化学组成成分影响的特点和规律 2

2.研究运动对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影响的特点和规律 2

3.研究提高运动能力的方法和措施 2

4.为全民健身提供理论依据 3

(三)运动生物化学的学习方法 3

二、自学内容 4

(一)运动生物化学的研究历史 4

(二)运动生物化学的发展概况 5

三、思考题 6

第一章 糖类、脂类、蛋白质的生物化学 8

一、面授内容 8

(一)糖类 8

1.糖类概述 8

2.运动时糖的生物学功能 10

(二)脂类 10

1.脂类概述 10

2.运动时脂肪的生物学功能 12

(三)蛋白质 14

1.蛋白质概况 14

2.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15

3.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15

二、自学内容 16

(一)糖类 16

1.多糖 16

2.运动时糖的生物学功能 17

(二)脂类 18

1.复合脂 18

2.胆固醇 19

(三)蛋白质结构 20

1.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20

2.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20

三、思考题 21

第二章 水、无机盐、维生素的生物化学 23

一、面授内容 23

(一)水 23

1.水的生物学功能 24

2.水的摄入、排出和动态平衡 26

3.运动对水平衡的影响 26

4.运动员补液与运动饮料 27

(二)无机盐 30

1.无机盐概述 30

2.无机盐的生物学功能 30

3.无机盐的摄入和排出 31

(三)维生素 31

1.维生素概念 31

2.维生素分类 31

3.维生素来源与功能 31

二、自学内容 32

(一)几种重要无机盐与运动 32

1.钙与运动 32

2.铁与运动 35

3.锌与运动 39

4.钠、氯与运动 42

5.钾与运动 44

(二)无机盐与酸碱平衡 45

1.体内酸性和碱性物质的来源 46

2.体内酸碱平衡的调节 46

3.运动对酸碱平衡的影响 47

4.补充碱性物质对酸碱平衡的影响 47

(三)水溶性维生素 48

1.维生素B1 48

2.维生素B2 49

3.维生素B6 50

4.维生素B12 50

5.维生素PP 51

6.维生素C 52

(四)脂溶性维生素 53

1.维生素A 53

2.维生素D 54

3.维生素E 55

4.维生素K 55

第三章 酶与运动 59

一、面授内容 59

(一)酶概述 59

1.酶的概念 59

2.酶催化反应的特点 60

(二)酶的化学组成 60

(三)酶催化反应速度及影响因素 62

1.酶浓度的影响 62

2.底物浓度的影响 62

3.温度的影响 63

4.pH值的影响 64

5.激活剂的影响 65

6.抑制剂的影响 65

7.反应产物对酶反应速度的影响 65

二、自学内容 65

(一)运动与组织酶的适应 65

1.酶催化功能的适应 65

2.酶含量的适应 66

3.不同训练类型对酶适应的影响 66

(二)运动与血清酶 67

1.血清酶的来源 67

2.运动对血清酶的影响 67

3.运动引起血清酶活性升高的机理 67

4.测定血清酶的意义 68

三、思考题 68

第二篇 运动与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70

第四章 运动时物质代谢、能量代谢过程及供能能力 70

一、面授内容 70

(一)肌肉收缩的直接能源物质——ATP 70

1.ATP的分子结构和水解供能 71

2.细胞内ATP储量与供能能力 72

(二)ATP的合成途径 72

1.磷酸肌酸分解途径 73

2.糖酵解途径 74

3.有氧化途径 75

二、自学内容 78

(一)人体内的能量储备 79

(二)运动时各供能系统的相互关系 79

三、思考题 81

第五章 磷酸原与运动 82

一、面授内容 82

(一)ATP与运动 82

1.运动中ATP含量变化 82

2.运动训练对ATP供能能力的影响 83

3.补充ATP与供能能力 83

(二)CP与运动 84

1.体内肌酸和磷酸肌酸代谢 84

2.运动中CP的消耗 85

3.CP消耗后的恢复 85

4.运动训练对CP供能的影响 86

5.补充肌酸与运动 86

二、自学内容 89

(一)ATP的治疗作用 89

(二)CP恢复的时机 89

三、思考题 90

第六章 糖与运动 91

一、面授内容 91

(一)概述 91

1.运动时糖供能特点 91

2.体内各部位糖被动用时的流向 92

(二)肌糖原与运动 93

1.影响运动时肌糖原利用的因素 93

2.影响肌糖原储备的因素 98

3.提高肌糖原储备的方法 98

4.运动后肌糖原恢复 99

(三)血糖与运动 101

1.血糖概述 101

2.骨骼肌对血糖的摄取和利用 102

(四)肝糖原与运动 104

1.肝糖原储量及影响因素 104

2.肝脏释放葡萄糖 104

3.运动后肝糖原的恢复 105

(五)补糖与运动 105

1.运动员补糖的重要性 105

2.运动员补糖方法 106

(六)运动与乳酸代谢 112

1.乳酸生成 112

2.乳酸消除 116

二、自学内容 117

(一)肌糖原储备与运动能力的关系 117

1.肌糖原储量与有氧运动能力 117

2.肌糖原储量与无氧代谢能力 118

(二)运动后糖原恢复的组织差异性 118

(三)运动时血糖浓度变化规律 118

1.1~2分钟运动 118

2.4~10分钟运动 119

3.5~30分钟运动 119

4.1~2小时运动 119

5.2~3小时运动 119

四)影响运动时肝脏释放葡萄糖的因素 120

1.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 120

2.饮食 121

3.运动训练 121

(五)运动员碳水化合物推荐摄入量计算表 122

三、思考题 126

第七章 脂肪与运动 127

一、面授内容 127

(一)概述 127

1.运动时参与供能脂肪的来源 127

2.运动时脂肪参与供能的形式 128

(二)运动时脂肪组织内甘油三酯的供能 128

1.脂肪动员 128

2.脂肪酸在血液中的运输 132

3.脂肪酸的跨膜转运 135

4.长时间运动时血浆FFA的变化规律 135

5.运动时血浆FFA的供能作用 136

(三)运动时血浆脂蛋白中甘油三酯供能 138

1.血浆脂蛋白 138

2.血浆脂蛋白中甘油三酯的分解 138

3.运动时血浆脂蛋白中甘油三酯的供能作用 138

(四)运动时骨骼肌内甘油三酯的供能 139

1.骨骼肌内甘油三酯的分布及含量 139

2.骨骼肌内甘油三酯分解 139

3.运动时骨骼肌内甘油三酯的供能作用 139

(五)影响运动时脂肪供能的因素 139

1.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 139

2.耐力训练 140

(六)提高脂肪供能的营养措施 142

1.甘油三酯 142

2.丙酮酸盐 144

3.卵磷脂 144

4.咖啡因 144

5.肉碱 145

二、自学内容 145

(一)咖啡因与运动概述 145

1.咖啡因的补充方法和剂量 145

2.过量补充咖啡因的副作用 147

(二)肉碱与运动概述 147

1.人体肉碱来源 147

2.运动对体内肉碱含量的影响 148

3.肉碱的补充 148

(三)运动与酮体代谢 149

1.运动时酮体代谢及其意义 149

2.运动后酮症 150

3.影响运动性酮症的因素 151

三、思考题 154

第八章 蛋白质与运动 155

一、面授内容 155

(一)运动与蛋白质代谢 155

1.运动时蛋白质净降解 155

2.运动后蛋白质净合成 156

3.骨骼肌蛋白质代谢对训练的适应 157

(二)运动与氨基酸代谢 157

1.运动时氨基酸氧化供能 157

2.运动时氨基酸的糖异生 158

(四)蛋白质需要量 159

1.正常人对蛋白质的生理需要量 159

2.运动员对蛋白质的需要量 160

3.运动员摄取蛋白质时的注意事项 161

4.运动员蛋白质摄取不足的危害 161

5.运动员过量补充蛋白质的危害 162

二、自学内容 162

(一)人体游离氨基酸库 162

1.骨骼肌游离氨基酸 162

2.血浆游离氨基酸 163

3.肝脏游离氨基酸 163

(二)运动与氨代谢 163

1.氨的来源与去路 163

2.运动时骨骼肌氨代谢 164

3.运动与血氨 165

4.氨代谢与尿素生成 166

(三)蛋白质、氨基酸类运动营养品推荐 166

1.乳清蛋白 166

2.大豆蛋白 166

3.支链氨基酸 167

4.谷氨酰胺 168

5.半胱氨酸 168

6.牛磺酸 168

7.精氨酸 169

8.肌酸 169

三、思考题 170

第三篇 运动训练的生物化学分析 172

第九章 体能训练的生物化学分析 172

一、面授内容 172

(一)体能训练的生物化学基本原理 172

1.制定运动训练计划应遵循生化适应原则 173

2.制定训练计划的基本程序 174

(二)提高代谢能力的训练方法 177

1.提高磷酸原代谢能力的训练 177

2.提高糖酵解代谢能力的训练 180

3.提高有氧代谢能力的训练 183

二、自学内容 188

(一)无氧阈测定方法 188

(二)训练效果的生物化学基本原理 189

1.训练适应 189

2.力量训练效果的生物化学基础 189

3.速度训练效果的生物化学基础 192

4.耐力训练效果的生物化学基础 193

5.停训的生物化学基础 194

6.过度训练的生物化学基础 197

三、思考题 199

第十章 运动性疲劳的生物化学 200

一、面授内容 200

(一)运动性疲劳概述 200

1.运动性疲劳概念 200

2.运动性疲劳特点 201

3.运动性疲劳分类 202

(二)运动性疲劳的生物化学机制 202

1.运动性疲劳的中枢机制 202

2.运动性疲劳的外周机制 206

二、自学内容 210

(一)运动性疲劳的生物化学指标诊断 210

(二)抗运动性疲劳的营养措施 214

1.补充支链氨基酸与中枢疲劳 214

2.补充糖与中枢疲劳 214

3.补充抗氧化剂与运动性疲劳 214

三、思考题 215

第十一章 运动员身体机能的生物化学评定 217

一、面授内容 217

(一)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概述 217

1.机能评定的概念和意义 217

2.机能评定的应用 217

(二)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评定常用的生化指标 219

1.血乳酸 219

2.血红蛋白 220

3.血尿素 223

5.血清睾酮/皮质醇比值 227

6.尿蛋白 228

7.尿肌酐 231

二、自学内容 233

(一)血氨 233

1.血氨来源和正常值 233

2.运动时血氨变化 233

3.运动引起血氨升高的机制 233

4.血氨指标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 233

(二)尿酮体 234

1.酮体产生和正常值 234

2.酮体与身体机能评定 234

(三)尿胆原 234

1.尿胆原产生和含量 234

2.影响尿胆原排泄量的因素 234

3.尿胆原与身体机能评定 235

三、思考题 236

第四篇 体育锻炼的生物化学分析 238

第十二章 儿童少年的生物化学特点与运动 238

一、面授内容 238

(一)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特点与运动 238

1.儿童少年运动系统特点与运动 239

2.儿童少年的心血管系统特点与运动 240

3.儿童少年的呼吸系统特点与运动 241

4.儿童少年的神经系统特点与运动 241

5.儿童少年的内分泌特点与运动 241

(二)儿童少年的物质代谢特点与运动 242

1.儿童少年无氧代谢特点与运动 242

2.儿童少年有氧代谢特点与运动 245

二、自学内容 248

(一)儿童少年的营养特点与运动 248

1.儿童少年营养需求特点 248

2.儿童少年运动员的营养需求特点 250

(二)体育锻炼对儿童少年身体机能的影响 252

1.急性运动对儿童少年身体机能的影响 252

2.长期运动对儿童少年身体机能的影响 253

三、思考题 255

第十三章 女子的生物化学特点与体育锻炼 256

一、面授内容 256

(一)女子身体发育特点与运动 257

1.女子运动系统特点 257

2.女子心血管系统特点 258

3.女子呼吸系统特点 259

4.女子基本形态和机能指标特点 260

(二)女子物质代谢特点与运动 261

1.磷酸原供能系统 261

2.糖酵解供能系统 261

3.有氧代谢供能系统 262

(三)女子特殊生理期生化特点与体育锻炼 263

1.女子月经周期生化特点与体育锻炼 263

2.孕期生化特点与体育锻炼 265

3.产后女子的生化特点与体育锻炼 270

4.更年期女子的生化特点与体育锻炼 271

二、自学内容 272

(一)运动性月经失调 272

1.初潮推迟 273

2.月经量增多 273

3.继发性闭经 273

(二)女子的营养特点与运动 274

1.能量摄入不足 274

2.脂肪摄入过少或过多 274

3.糖补充不足 275

4.维生素摄入不足 275

5.铁元素摄入不足 275

6.钙元素摄入不足 276

三、思考题 278

第十四章 中老年人的生物化学特点与体育锻炼 279

一、面授内容 279

(一)中老年人机体化学组成与代谢特点 280

1.化学组成变化特点 280

2.物质代谢特点 280

(二)中老年人各系统机能的变化 281

1.运动系统的变化 282

2.神经系统的变化 282

3.内分泌系统的变化 282

4.心血管系统的变化 283

5.呼吸系统的变化 283

6.免疫系统的变化 284

(三)中老年人常见疾病的生化特点与体育锻炼 286

1.高脂血症 286

2.肥胖症 286

3.糖尿病 287

4.骨质疏松症 287

5.痛风 288

(四)中老年人体育锻炼时应遵循的原则 289

1.循序渐进原则 289

2.持之以恒原则 289

3.区别对待原则 290

4.制定锻炼计划的原则 290

二、自学内容 292

(一)衰老机制的主要学说 292

1.基因控制学说 292

2.自由基学说 292

3.脂褐素学说 293

4.免疫学说 293

(二)体育锻炼的抗衰老作用 294

1.衰老是生命过程的基本规律 294

2.体育锻炼抗衰老作用的主要生化表现 294

三、思考题 295

主要参考书 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