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论篇 3
第1章 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简史 3
1.1 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初创 3
1.2 初创时期新闻传播教育的代表院系——燕京大学新闻系 6
1.3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新闻传播教育 8
1.4 复旦大学新闻系的创办及发展 10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新闻传播教育的调整、发展 14
1.6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的创办及意义 17
1.7 新闻传播教育的灾难时期 20
1.8 改革开放与新闻传播教育的复苏与初步繁荣 24
1.9 世纪跨越与新闻传播教育的万紫千红 29
1.9.1 制定新标准、树立新目标 29
1.9.2 通才教育的倡导、科技知识的强化和人文精神的注入 30
1.9.3 国际化特征鲜明 32
1.9.4 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史学会成立 34
1.9.5 省部共建模式的出现 35
1.9.6 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的经验与教训 36
第2章 不同类别院校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综述 39
2.1 我国外语外贸院校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综述 39
2.1.1 我国外语外贸院校新闻传播教育发展历程 39
2.1.2 我国外语外贸院校新闻传播教育的基本特征 43
2.2 民族院校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综述 47
2.2.1 民族院校新闻传播教育产生之背景 47
2.2.2 民族院校新闻传播教育发展历程 50
2.2.3 民族院校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特点 58
2.3 工科院校新闻传播教育发展巡礼 59
2.3.1 第一梯队 59
2.3.2 第二梯队 62
2.3.3 第三梯队 63
2.4 体育院校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综述 65
2.4.1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体育新闻教育的初创 65
2.4.2 渐进发展,彰显特色:体育新闻教育发展阶段及特征 66
2.4.3 体育新闻教育现状 71
2.4.4 体育新闻教育代表性院校及特色 73
2.5 师范院校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综述 77
2.5.1 师范院校新闻传播教育在全国的分布 77
2.5.2 师范院校新闻传播院系专业设置情况 82
2.5.3 师范院校新闻传播教育质量工程建设 87
2.5.4 师范院校新闻传播学学科建设情况 90
2.5.5 结论 96
2.6 农林院校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综述 97
2.6.1 农林院校新闻传播教育的办学现状 97
2.6.2 农林院校新闻传播类专业的代表院校 99
2.6.3 结语 102
2.7 独立学院和民办学院的新闻传播教育 103
2.7.1 独立学院和民办学院的概念与区别 103
2.7.2 独立学院和民办学院新闻传播教育教学的特点 104
2.7.3 独立学院和民办学院新闻传播教育师资队伍来源和培养 108
2.7.4 独立学院和民办学院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 109
2.7.5 独立学院和民办学院新闻传播教育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11
2.8 军事院校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综述 113
2.8.1 军事新闻教育发展阶段 113
2.8.2 军事新闻传播教育主要成绩 115
2.8.3 军事新闻传播教育主要办学经验 118
2.9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院校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综述 121
2.9.1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院校新闻传播教育发展历程 121
2.9.2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院校新闻传播教育教学探索与改革 123
2.9.3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院校新闻传播教育师资建设与科研成果 125
2.9.4 结语 126
二、平台与人物篇 129
第3章 新闻传播教育界行业组织 129
3.1 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 129
3.1.1 机构概况 129
3.1.2 主要活动 130
3.2 全国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 131
3.2.1 机构概况 131
3.2.2 主要活动 132
3.2.3 人员构成 133
3.3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 134
3.3.1 机构概况 134
3.3.2 主要活动 135
3.3.3 人员构成 135
3.4 中国新闻史学会 135
3.4.1 中国新闻史学会筹备与创办 136
3.4.2 中国新闻史学会第一届理事会(1989—1998) 138
3.4.3 中国新闻史学会第二届理事会(1998—2004) 139
3.4.4 中国新闻史学会第三届理事会(2004—2009) 143
3.4.5 中国新闻史学会第四届理事会(2009—2014) 148
3.4.6 中国新闻史学会第五届理事会(2014—2019) 152
3.5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 155
3.5.1 机构概况 155
3.5.2 主要活动 155
3.5.3 人员构成 156
3.6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广告教育专业委员会 157
3.6.1 历史沿革 157
3.6.2 宗旨 159
3.6.3 理事会名单 159
3.6.4 已开展工作情况 159
3.7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公共关系教育专业委员会 165
3.7.1 机构概况 165
3.7.2 主要活动 167
3.7.3 近期规划 169
3.8 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传播学分会 171
3.8.1 机构概况 171
3.8.2 主要活动 171
3.8.3 人员组成 172
3.9 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传播教育史研究委员会 173
3.9.1 历史沿革 174
3.9.2 主要工作 176
3.9.3 未来规划 180
第4章 新闻院系巡礼 182
4.1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182
4.1.1 学院简介 182
4.1.2 历史沿革 183
4.1.3 现任主要领导人 183
4.1.4 师资情况 184
4.1.5 机构设置 184
4.1.6 培养理念 185
4.1.7 专业设置 187
4.1.8 学科建设 188
4.2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 193
4.2.1 院系历史沿革 193
4.2.2 机构设置及相关部门负责人 194
4.2.3 办学规模 194
4.2.4 专业设置 195
4.2.5 学科建设 195
4.2.6 教学成果 196
4.2.7 科研成果 196
4.2.8 国际新闻传播硕士人才培养 200
4.2.9 部校共建 201
4.2.10 社会服务工作 201
4.2.11 国际化办学 202
4.2.12 “半夏的纪念”北京国际大学生影像展 202
4.3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203
4.3.1 学院介绍 203
4.3.2 改革开放时期的复旦新闻教育 205
4.3.3 复旦新闻学院的人才培养 207
4.3.4 适应融合时代的教育改革 209
4.4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213
4.4.1 历史沿革 213
4.4.2 现任主要领导人 213
4.4.3 办学理念 213
4.4.4 办学规模 214
4.4.5 机构设置 214
4.4.6 专业设置 214
4.4.7 专业特色 214
4.4.8 科研改革 215
4.4.9 学科建设 216
4.5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217
4.5.1 学院介绍 217
4.5.2 组织架构 219
4.5.3 人才培养目标与理念 220
4.5.4 教学特色 221
4.5.5 教学成果 222
4.5.6 科学研究 224
4.5.7 海外交流与合作 226
4.5.8 继续教育 227
4.6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228
4.6.1 历史沿革 228
4.6.2 人员机构 230
4.6.3 机构设置 231
4.6.4 人才培养 232
4.6.5 学科建设 234
4.6.6 教学成果 235
4.6.7 科研成果 236
4.7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240
4.7.1 新闻传播学科概况及发展历程 240
4.7.2 教育 242
4.7.3 科研情况 245
4.7.4 结语:共建迎来新机遇 248
4.8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249
4.8.1 学院现任领导及历任领导 249
4.8.2 学院教师(副高级以上) 250
4.8.3 机构设置情况及相关部门负责人 251
4.8.4 专业设置及所开课程 253
4.8.5 所承担的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课题 253
4.8.6 硕士点和博士点的设置、招生情况 253
4.8.7 新闻传播学刊物及学术网站 254
4.8.8 博士后流动站情况 255
4.8.9 国际学术交流情况 255
4.9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256
4.9.1 历史沿革 256
4.9.2 办学理念和规模 259
4.9.3 机构设置 259
4.9.4 专业设置和特色 262
4.9.5 学科建设和改革举措 266
4.10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 268
4.11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 270
4.11.1 上海科技大学时期的新闻传播教育 271
4.11.2 上海大学时期的新闻传播教育 271
4.11.3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72
4.11.4 对外交流与合作 273
4.11.5 学术研究及其成果 273
4.12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275
4.12.1 历史沿革 275
4.12.2 主要领导人 275
4.12.3 办学理念 276
4.12.4 办学规模 276
4.12.5 机构设置 277
4.12.6 专业设置 280
4.12.7 专业特色 280
4.12.8 改革举措 280
4.12.9 学科建设 281
4.13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282
4.13.1 历史沿革 282
4.13.2 办学理念 283
4.13.3 办学规模 283
4.13.4 机构设置 283
4.13.5 专业设置 284
4.13.6 专业特色 285
4.13.7 改革举措 285
4.13.8 学科建设 286
4.14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287
4.14.1 学院概况 287
4.14.2 历史沿革 288
4.14.3 主要领导 288
4.14.4 主要教学与研究机构 289
4.15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292
4.15.1 发展概述 292
4.15.2 学科建设 293
4.15.3 人才培养 297
第5章 研究生教育与博士后流动站 299
5.1 硕士生教育 299
5.1.1 新闻与传播硕士学术学位教育综述(2011—2015) 299
5.1.2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综述(2011—2015) 311
5.2 博士生教育 328
5.2.1 综述 328
5.2.2 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点(16个) 334
5.2.3 新闻传播学二级学科博士点(3个) 350
5.2.4 新闻传播学与其他学科交叉博士点(2个) 353
5.2.5 新闻院系挂靠其他学科的博士点(15个) 354
5.3 博士后流动站 362
5.3.1 中国新闻传播学博士后培养总体概述 362
5.3.2 新闻传播学博士后培养的目标与要求 363
第6章 教育家研究系列 366
6.1 新闻教育家研究 366
6.1.1 “记者之师”——著名新闻教育家陈望道研究 366
6.1.2 中国现代新闻教育家谢六逸 375
6.1.3 新中国理论新闻学奠基人王中 385
6.1.4 罗列的新闻教育实践及思想 395
6.1.5 安岗的新闻教育实践与思想 401
6.1.6 顾执中与民治新闻专科学校 408
6.1.7 马星野新闻教育思想与实践 415
6.2 院长自述或口述史研究 423
6.2.1 何梓华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教育 423
6.2.2 赵玉明的新闻教育改革理念与实践 432
6.2.3 刘树田与兰州大学新闻教育 445
6.2.4 吴文虎与暨南大学新闻教育 453
6.2.5 曹璐与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教育 459
6.2.6 吴高福与初创期的武汉大学新闻教育 467
6.2.7 邱沛篁与四川大学新闻教育 478
6.2.8 童兵与复旦大学新闻传播教育 488
6.2.9 罗以澄与武汉大学新闻传播教育 498
6.2.10 复旦大学李良荣教授访谈录 503
6.2.11 程世寿与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传播教育 512
第7章 新闻传播学教授名录 517
万晓红 517
王仕勇 517
王立昌 518
王振铎 518
文然 518
方晓红 519
尹鸿 519
石义彬 520
白贵 520
吕新雨 521
朱剑飞 521
任文京 522
刘卫东 522
刘开骅 523
刘亚 523
刘海贵 524
刘家林 524
刘鹤文 525
孙瑞祥 525
何志武 525
芮必峰 526
严三九 526
苏宏元 527
杜骏飞 527
李文 528
李秀云 528
李良荣 529
李杰 529
李岩 530
李建伟 530
李艳红 530
李曦珍 531
杨小彦 531
杨秀国 532
杨海军 532
杨魁 533
吴飞 533
吴兵 533
吴建 534
吴信训 535
吴敏娟 535
余琦 536
汪振军 536
宋玉书 536
宋应离 537
张昆 537
张宁 538
张华 538
张如法 538
张志安 539
张贤平 539
张征 540
张晓锋 540
张铭清 541
张德胜 541
陆绍阳 542
陈刚 542
陈志强 542
陈昌凤 543
陈信凌 543
陈先红 544
陈堂发 545
邵培仁 545
武志勇 546
范以锦 546
林如鹏 547
欧阳宏生 547
金冠军 548
周云倩 548
周德仓 549
於贤德 549
郑亚楠 550
郑岩 550
郑涵 550
郑智斌 551
单波 551
孟建 552
赵晓春 552
胡远珍 553
胡泳 553
胡翼青 554
段淳林 554
侯迎忠 555
钟瑛 555
姜红 556
袁爱中 556
顾理平 556
倪延年 557
殷俊 557
卿志军 558
高卫华 558
郭光华 558
郭镇之 559
涂光晋 559
黄瑚 560
黄合水 560
阎立峰 561
董广安 561
董伟建 562
蒋建国 562
蒋晓丽 563
韩丛耀 563
韩立新 564
程丽红 564
程曼丽 565
童兵 566
曾建雄 566
强月新 567
雷启立 567
蔡尚伟 568
蔡敏 568
廖声武 569
熊澄宇 569
樊亚平 570
戴元光 570
三、成果与政策 575
第8章 专业、课程、教材与实验室建设 575
8.1 专业建设(国家级特色专业) 575
8.1.1 综述与相关文件 575
8.1.2 特色专业列表 580
8.1.3 特色专业介绍 581
8.2 课程建设 609
8.2.1 综述与相关文件 609
8.2.2 国家级精品课程 620
8.2.3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622
8.2.4 国家视频公开课程 623
8.3 教材建设 626
8.3.1 综述与相关文件 626
8.3.2 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工程教材 629
8.3.3 “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国家级) 630
8.4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637
8.4.1 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实验教学中心 638
8.4.2 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与新媒体实验教学中心 639
8.4.3 华南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639
8.4.4 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实验教学中心 640
8.4.5 东北师范大学传媒实验教学中心 640
8.4.6 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实验教学中心 641
8.4.7 暨南大学媒体实验教学中心 641
8.4.8 陕西师范大学数字传媒技术实验教学中心 642
8.4.9 南京大学传媒实验教学中心 642
8.4.10 上海理工大学现代出版印刷实验教学中心 643
8.4.11 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实验中心 643
8.4.12 浙江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实验教学中心 644
8.4.13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实验中心 644
8.4.14 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实验教学中心 645
8.4.15 深圳大学传媒实验教学中心 645
8.4.16 云南大学新闻传播实验教学中心 646
8.4.17 上海外国语大学媒体融合实验教学中心 646
8.4.18 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媒体实验教学中心 647
8.4.19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传媒与艺术实验中心 647
8.5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005—2014) 648
8.6 国家教学名师奖 649
8.7 清华大学范敬宜奖 651
8.7.1 范敬宜新闻教育基金 651
8.7.2 范敬宜新闻教育基金理事会理事名单 652
8.7.3 第一届范敬宜新闻教育奖评奖结果公告 652
8.7.4 第二届范敬宜新闻教育奖获奖者名单 655
8.7.5 第三届范敬宜新闻教育奖获奖者名单 658
第9章 学生竞赛 661
9.1 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2011—2015) 661
9.2 中国大学生计算机大赛(2010—2015) 667
9.3 中国大学生公共关系策划大赛(2011—2015) 688
第10章 专业与学科评估 694
10.1 新闻传播教育本科专业评估报告 694
10.1.1 新闻传播教育本科专业评估工作的历史沿革 694
10.1.2 新闻传播教育本科专业评估的工作形式与主要范围 696
10.1.3 新闻传播教育本科专业评估的主要结果及存在的问题 697
10.1.4 新闻传播教育本科专业评估继续进行 698
10.2 专业硕士评估 699
10.3 博士点建设评估 701
10.4 一级学科评估 702
第11章 科学研究与交流 708
11.1 概述 708
11.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709
11.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750
11.4 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总局科研项目 787
11.5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800
11.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奖 801
11.7 新闻传播教育著述 806
11.7.1 新闻传播教育著作 806
11.7.2 新闻传播教育期刊论文 819
11.8 新闻传播教育会议综述 865
11.8.1 2013年 865
11.8.2 2014年 871
11.8.3 2015年 876
附录1 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885
附录2 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简介及“硕、博士学位要求” 894
附录3 全国新闻传播学类本科专业点分布情况 905
附录4 新闻传播学院基本数据统计表 944
附录5 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大事记(2015) 963